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人突然走路不穩怎麼回事

老人突然走路不穩怎麼回事

文章目錄一、老人突然走路不穩怎麼回事二、老人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三、老人飲食的注意事項老人突然走路不穩怎麼回事

1、老人突然走路不穩的原因是有頸椎病和腦部疾病

1.1、有頸椎病:老年人走路不穩有頸椎病,供血不足,震顫麻痹等因素,需要增加營養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易消化易吸收飲食。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就能很好地預防這些疾病了。

1.2、腦部疾病:老年人走路不穩常見於腦部疾病。也存在小腦病變可能,如腦部梗塞、佔位等,應該做一下腦部影像學檢查,如做一下顱腦磁共振檢查等,進一步明確病變,積極治療。

2、老人突然走路不穩的原因是其他疾病和缺乏維B12

2.1、其他疾病:原因很多,如帕金森綜合症、小腦萎縮、重症肌無力、頸椎病、腰椎病等。不都是骨科疾病,還可能是內科疾病,因此需要到醫院詳細檢查,找到具體原因,才能對症治療。對於骨科疾病來說,如果是嚴重的頸椎病或者腰椎病,都需要手術治療才能解決問題。

2.2、缺乏維B12:缺乏維B12不僅會造成貧血,更會造成脊柱變形等脊髓疾病,從而出現雙下肢無力、走路不穩等癥狀。很多老年人常由於不恰當的飲食習慣而引起維B12缺乏,例如飲食過於清淡,或者不吃葷腥,喜歡素食等。

3、老人突然走路不穩的原因是缺鉀和腦梗死

3.1、缺鉀:低血鉀更突出的表現就是四肢酸軟無力,下肢更明顯。豆類、蔬菜、水果吃得少,夏天大量出汗都容易引起缺鉀。

3.2、腦梗死:不少人認為腦梗死就會出現偏癱、手腳不靈活。其實,走路不穩、常常頭暈也是腦梗的前期癥狀。專家建議平常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人,出現走路不穩的現象,更好能去神經內科就診檢查,及早發現及早診斷才能及早治療。老人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1、忌過分仰脖:老人往往樂意坐沙發上看電視、與人交談,時間一長易壓迫頸部動脈使血流不暢,易感到頭暈、噁心,甚至能得半身不遂。

2、忌猛然回頭: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聽到異常聲響,極易猛然回頭。但因老人多有頸部骨質增生,頸骨急扭很易壓迫血管,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出現眼黑摔倒。

3、忌褲帶過緊:老人褲帶最好用鬆緊帶,不然褲帶太緊,易使下身血流不暢,尤其是肛門,因毛細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瘡。

4、忌說話快速:老年人說話莫要高聲大嗓、頻率過快。應保持穩定的情緒,否則易使血壓升高,也使心臟加重負擔。

5、忌吃飯過快: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輕時狼吞虎咽的進食習慣,不要忘記食物需細嚼才能有助消化,飯吃得急,還易噎著。

6、忌站著穿褲:老人站著穿褲,這很危險。因老人骨質已疏鬆,一旦站不穩摔倒了,後果很糟。

7、忌用力排便:老人常有便秘症。應按時排便,排便不順時,應藉助藥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時血壓易升高,過分用力,會暈倒休克以至腦溢血,甚至還有生命危險。老人飲食的注意事項

1、飯菜要香:老年人味覺、食慾較差,吃東西常覺得缺滋少味。

2、質量要好:老年人體內代謝以分解代謝為主,需用較多的蛋白質來補償組織蛋白的消耗。

3、數量要少:研究表明,過分飽食對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應以八成飽為宜,尤其是晚餐。

4、蔬菜要多:新鮮蔬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

5、食物要雜: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為平衡吸收營養保持身體 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

6、味道要淡:下鹽吃多了會給心臟、腎臟增加負擔,易引起血壓增高。

7、飯菜要爛:老年人牙齒常有鬆動和脫落,咀嚼肌變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減少,胃腸消化功能降低。

8、水果要吃:各種水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營養成分對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9、飲食要熱:老年人對寒冷的抵抗力差,如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縮供血減少,並反射引起其他內臟血循環量減少不利於健康。

10、吃時要慢:應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促進消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