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敘利亞哭泣!誰動了安全的乳酪?

敘利亞哭泣!誰動了安全的乳酪?

思響哥有話說: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3日晚宣布,已下令美軍聯合英國、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進行「精準打擊」。據俄媒報道,美國及其盟友向敘利亞發射了逾100枚導彈,空襲已造成至少6名平民受傷。

1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秘魯首都利馬錶示,美國政府已經做好再次軍事打擊敘利亞的準備,並將應對敘利亞及其盟國可能採取的報復行動。當日,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中以3個投贊成票,8個反對,4個棄權,未能通過由俄羅斯起草的旨在譴責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的決議草案。

七年曠日持久的連綿戰火,讓敘利亞城市滿目瘡痍,萬千生靈塗炭。針對本次美英法空襲敘利亞事件,各方觀點如何?當前國際安全形勢如何?有哪些特點?隨思響哥一起來看!

來源 | 人民論壇網微信(rmltwz)

特朗普宣布對敘進行精準軍事打擊

美國總統特朗普13日晚宣布,美國已聯合英國和法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實施精準打擊。美國防部表示,這是一場持續的行動,當敘利亞政權停止使用化學武器時,打擊才將正式結束。

俄羅斯總統普京就美英法對敘利亞「精準軍事打擊」發表聲明:

這是一次侵略的行動,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任何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證據,這一行為會對中東局勢造成嚴重影響。

俄羅斯將會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由於美英法聯合軍事行動造成的後果。

聯合國秘書長:安理會對維護國際和平安全負主要責任

紐約當地時間14日凌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新聞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安理會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他呼籲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使局勢升級和加劇敘利亞人民痛苦的行為。

敘利亞外交部:敘政府強烈譴責美國、英國和法國對敘發動導彈襲擊

敘利亞外交部14日發表聲明說,敘政府強烈譴責美國、英國和法國對敘發動導彈襲擊,這一襲擊再次表明美英法對國際法的蔑視,此舉將加劇世界緊張局勢、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敘政府還敦促國際社會譴責美英法對敘的此次襲擊。

中方態度:敦促有關方面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我們一貫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任何繞開安理會採取的單邊軍事行動都有悖《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基本準則,也將給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增添新的複雜因素。中方敦促有關方面回到國際法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中方認為,應對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事件進行全面、公正、客觀調查,得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可靠結論。在此之前,各方不能預斷結果。

中方認為,政治解決是敘利亞問題唯一現實出路。國際社會有關各方應繼續支持聯合國斡旋主渠道作用,共同為推動敘問題最終得到妥善解決付出不懈努力。

中國政府高度關注在敘公民的安危,駐敘使館同他們保持密切聯繫。目前,他們都安全。

當前國際安全形勢有哪些特點?

國際關係學院副校長、教授孫志明曾在人民論壇雜誌刊文,文章稱,當前國際安全形勢呈現兩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一、全球局部衝突持續不斷,造成嚴重動蕩

從全球範圍看,當前國家間特別是大國之間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較低,基本上處於和平狀態。但一些地區和國家內部的武裝衝突持續不斷,甚至逐漸升級擴大。

2011年以來,西亞北非局勢不斷惡化。阿富汗、伊拉克到敘利亞、利比亞,中東多個國家陷入長期的政治動蕩,甚至是戰爭,民眾對國家的安定以及未來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各種危險的環境使得民眾不得不選擇逃離。

在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國內形成了武裝割據的態勢,外部勢力的軍事介入更是進一步加劇了敘利亞的緊張局勢,現今,敘利亞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難民流出國。

在伊拉克,自2011年美軍撤離後,極端宗教武裝與政府間的戰爭演變成「拉鋸戰」。在利比亞,群雄割據,各種地方勢力崛起,包括「伊斯蘭國」在內的極端組織軍事行動不斷。

在阿富汗,雖然美國在2011年6月宣布撤軍方案,但在2015年又宣布延緩從阿富汗撤軍。經歷了15年反恐戰爭的阿富汗在美國的干預下,其國內的安全形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不斷惡化。同時,「伊斯蘭國」、「基地」組織等恐怖勢力對阿富汗安全穩定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由此不難看出,局部戰爭、內戰、暴力衝突、恐怖主義已經成為當前國際安全的主要威脅。

二、全球性挑戰增多,有效治理乏力

當前,國際安全領域的議題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核安全、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網路犯罪等全球性安全問題愈加突出,各種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工業化進程與後工業化時代面臨的挑戰相互影響,多國發展面臨嚴重的瓶頸制約,安全領域威脅層出不窮,人類面臨著許多共同挑戰,國際安全形勢呈現出新的特點,在網路化、信息化時代,安全問題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加強。

在追求安全的過程中,人們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安全觀,有什麼樣的安全觀就有什麼樣的安全治理。但是,在漫長的實踐進程中,人們為了追求自身安全、絕對安全,導致了許多戰爭和動蕩,使得人們很長時間裡都生活在不安全的狀態之中。片面追求自身安全、絕對安全,本身就是許多安全問題產生的根源。

正如習近平主席強調的,「安全問題是雙向的、聯動的,只顧一個國家安全而罔顧其他國家安全,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的所謂絕對安全,不僅是不可取的,而且最終會貽害自己」。

當前國際安全治理面臨著嚴峻考驗,傳統安全觀固有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球安全治理的創新和實效。國際社會雖然總體和平但並不安全;時代雖然不斷進步但發展並不均衡;國家間相互依存日益增強,但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極端思想、好戰情緒、暴力傾向還在不時地衝擊著人類共同的價值理念,和平、安全、發展仍然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實現的理想目標。

要改善全球安全治理,就必須改變對抗性、競爭性的安全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不僅是中國智慧、中國貢獻的體現,也是解決全球安全治理重大問題的有效途徑。國際社會理應攜手同行,共同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國際秩序,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綜合人民論壇雜誌、人民日報、外交部網站、新華社、央視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論壇網 的精彩文章:

1000億美元唬誰呢?特朗普終於撕下這四大假面!
葉小文:辦好中國的事情,這兩個字極其關鍵!

TAG:人民論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