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於手機 AI 是否有用這件事,vivo 和高通是這麼說的

對於手機 AI 是否有用這件事,vivo 和高通是這麼說的

除了全面屏,今年智能手機的另一大看點就是人工智慧技術的落地,而 AI 這個詞,也基本可以確定會頻繁出現在之後的各種手機發布會中。

風口時期自然誰都不願錯過,在 4 月 10 號,高通和 vivo 便聯合舉辦了一場媒體溝通會,以 「從 AIE 到 Jovi」 為主題分享了一些關於 vivo X21 中手機 AI 的信息。

高通驍龍 660 和 660 AIE,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此前愛范兒的 vivo X21 評測中,我們已經對驍龍 660 AIE 這塊晶元進行了一些解析。簡單來說,這塊晶元在性能參數上它和原版驍龍 660 基本一致,但區別就在於 「AIE」 這部分,即高通的人工智慧引擎 AI Engine。

雖然架構沒有變化,但基於晶元中的 CPU、GPU 以及一系列 SDK ,高通選擇將 AI 應用中的任務分配給晶元中的不同部分,以有效幫助開發者對自己的 AI 程序進行優化。

我們在高通給出的合作品牌中也能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比如像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 Face++,而它們恰好都曾為 vivo 手機提供了人臉識別解鎖方案。

有了高通這套方案,哪怕去年的驍龍 835 和 660 這一批晶元均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協處理器,但現在第三方開發者和手機廠商都可以在這些晶元上運行 AI 應用了。

高通這種做法,對於 Android 開放生態來說更加取巧,也可以更靈活地處理多家手機品牌的彈性需求。

至於為什麼 要在本地實現 AI 處理運算任務,高通產品市場總監劉學徽在現場也表示:

「如今 AI 任務正在從雲端向終端產品(比如手機)上遷移,因為用戶對隱私有要求,還有對 AI 應用低延時和可靠性的考慮。」

以往一些機器學習任務往往需要走一趟雲端,比如實時 AR 濾鏡、語音交互等服務,但現在靠本地晶元就可以分擔和處理了。最起碼,這對於優化功耗和提升續航是有幫助的。

vivo 的人工智慧助手:依託數據打造場景,提供服務

當然,如果只是技術和運算性能說來說去,AI 就依然是一個噱頭賣點。AI 能做什麼?只是語音助手?還是提前預測?用戶更需要的是實際使用場景的問題。

從感知層面上說,誰能夠更早地將 AI 應用落地,誰就能更早得獲得體驗上的優勢。

我們已經在 vivo X21 上看到名為 「Jovi」 的人工智慧品牌,根據 vivo 人工智慧高級產品經理介紹,Jovi 的目的,就是希望依託海量數據進行細分場景區分,並具體應用到各個服務中。

正如我們之前評測所說,除了有遊戲模式、駕駛模式這些我們已經熟知的功能外,Jovi 的 「智慧識屏」 可以進行屏幕取字,自動識別其中的人物、快遞、景點地址、網址等關鍵信息:至於 「智慧場景」 則更能有效地將通勤時間、票務酒店預訂、步數、天氣等這些生活信息整合在負一屏進行展示,有車一族還可以自動導航進行找車,

另外,拍照體驗也是我們主要關心的一點,傳統單反相機還是在基於硬體配置進行發展,而如今依託 AI,手機攝像頭反而更看重軟硬結合。

以 X21 為例,根據不同場景給出優化方案,或者是在人臉識別上的應用,都是基於 AI 技術的考量。當然如果想像力夠豐富,AI 以後能做的事情就遠遠不止是現在 「人像美顏」 這麼簡單了。

AI 現在不是必須品,但卻是加分項

對於 AI,如果說高通現在解決的是技術層的問題,那麼 vivo 解決的則是應用層的問題。很多人說 AI 在手機上的應用還很早期,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慧技術會是手機產品的下一個風向標,這種來自底層技術的影響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會循序漸進發展的。

雖然目前能夠看到的 AI 使用場景還很有限,但出於 「秀肌肉」 層面的考慮,我們也能理解為何 vivo 要在 X21 中趕上 AI 這趟快車,這不僅關係到研發經驗的積累,也能為產品多加點技術分。相信在未來,在進一步優化軟硬體整合程度後,AI 還會帶來更多、更豐富的用戶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我們在 HTC Vive 的 Demo Day 中,發現了 3 個有趣的內容
中國出手還擊!對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奉陪到底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