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行業現狀「亂侃」

中藥行業現狀「亂侃」

本人大學期間學的是中藥專業,記得剛開始學的基礎課並不是什麼中藥鑒別、中藥化學等之類的學科,而是中醫藥理論基礎和藥用植物學。其實說這些是為了強調中藥離不開中醫以及中醫理論,而中醫理論的基礎之一又是辯證論治和整體觀念。就拿中藥處方來說,其處方並不是哪一味葯,而是「君臣佐使」的配伍葯,而中藥材又講究「道地性」。下面就是在下想「侃侃」的事情。

現在說起中醫處方葯或者中藥製劑,大家首先想到的日本的「漢方」,為什麼呢,因為日本「漢方」的治療效果確實好,作為「漢方」發源地的中國卻只有幾個能和日本「漢方」相媲美的製劑葯。以前也問過幾個做藥材出口的朋友,為什麼日本的「漢方」要比中國的療效好呢?他們的回答驚人的一致,一是日本的葯企用最好的、道地的中藥材,甚至在道地產地自己種植,二是日本的葯企在購買中藥材時對安全性指標(重金屬、農殘等)要求很嚴。

反觀國內,葯企為了追求利益往往打質量的擦邊球,中間商為了追求利益往往摻雜使假,種植戶為了追求利益往往濫用農藥、化肥和膨大素,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政績,往往盲目的、不加調研論證的擴種、引種中藥材,造成現在的中藥材品質逐漸下降,有些藥材更是因失去了「道地性」而性狀發生變化。

說實話,做中藥這個行業是個很苦的行業,不僅是體力苦,專業性也「苦」,因為中藥這塊不是在學校裡面學幾年就可以的,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驗才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人員。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有幾個年輕人願意花那麼多精力去守著它?所以現在專業的人才很缺少,特別是監管部門。

近幾年國家層面很重視中醫中藥這個傳統行業,制定、提高了太多的規範和標準,這不,2020版的《中國藥典》又擬增加微生物檢測(針對用於臨床治療的中藥飲片)。其實筆者認為,中藥材質量標準的制定和提高對行業的必要性不需多說,只是感覺不能脫離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而不是用哪幾個指標去判定它,畢竟傳承了幾千年的中醫藥定有其優越的地方,不然也不會經歷時間的沖洗而流傳到現在(古往今來中醫藥不分家)。

(原創信息,版權以法保護)

1、長按加入郭強的微信

2、長按加入藥材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藥材號 的精彩文章:

TAG:藥材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