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有一特殊的標誌,僅僅用過一次,至今已保留了300多年

清朝有一特殊的標誌,僅僅用過一次,至今已保留了300多年

「正大光明」在如今看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成語,但是它的出處其實並不簡單。北京的故宮,應該很多人都參觀遊覽過,其中有一個地方是大家必去的,那就是——乾清宮!其中在殿堂正中高懸著一塊金字大匾——正大光明!關於這塊匾,很多影視劇也對它進行了一定的渲染,再加它特殊的歷史意義,使得這塊寫有「正大光明」的匾額更添了諸多神秘色彩。

我們知道這塊匾是出自順治皇帝之手,而這塊匾曾經還和秘密立儲有關,這塊匾雖然只是簡單的四個字,但保留至今也有三百多年了,可謂是歷經了滄桑,見證了歷史,最重要的點它有有著清朝秘密立儲之典故。那麼,這塊匾額是有什麼意義呢?這四個字又源自哪裡?清代皇帝,通過「正大光明」匾秘密立儲又有幾個呢?

乾清宮從建成延續至今,一直以來都沒有改過宮名,明清16位皇帝都把乾清宮作為正宮,雖然從雍正帝登極後理政及居住改在了養心殿,但乾清宮一直都作為皇帝正宮。

「正大光明」這四個字,在「十三經」並沒有記錄,在先秦典籍也也沒有相關的記載。那麼,這四個字源自哪裡呢?

其實這四個字是出自兩處拼接整合而成的。「正大」這兩個字,是出現於《易·壯·彖》,而「光明」是出自於《易·履·彖》,其實那裡的卦辭經解釋的話就變成了哲理書,是有關於道德學問的,組合成的「正大光明」,也就是做人做事,不管你是從商從學,亦是從政為寬官,都要正大光明,到了今天我們中華民族對於「正大光明」的理念也是不變的。雖然在封建時代帝王君主還做不到表裡一致,但是把「正大光明」作為一種從政理念也是智慧之舉。

當然了,這塊匾之所以引起這麼高的關注度,並不是因為這四個字的含義,而是因為有秘密立儲匣放在匾的後面。因為放置過秘密立儲匣,因此很多歷史傳奇故事也因此由滋生了。說到立儲,我們先來看看,明清兩代皇帝繼位有啥不同?

明朝:有10位採用的是嫡長制——父死子繼,有3位是兄終弟及,有2位是通過政變取得皇權。

清朝總的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由貴族通過會議來推選的,選出來的一般都是英雄豪傑,有傑出才能的,即太祖、太宗兩朝,也稱之為貴族公推制。

第二時期:此舉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選擇威望高,權勢重之人繼承皇位,不過也只實行了兩代,此制度稱之為皇帝遺命制。

第三時期:這制度的實行是從雍正帝繼位後開始改的,即生前確定後繼承人,但秘密不公開,為皇帝「暗箱操作」,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充滿著神秘之色彩,也稱之為秘密立儲制。

第四時期:這個是從慈禧太后開啟的,慈禧改變祖制,即是慈禧太后「一人懿旨」,她一個人說了算,這個方式的皇帝即為載湉和溥儀,這一時期稱之為懿旨定儲制。

那麼,清朝的秘密立儲是有哪幾個朝呢?

關於這樣立儲是幾朝,有人說是四朝,但實際上只有雍正、道光兩朝。此番立儲方式,也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缺少商討性,唯皇帝一人操作,雖然皇帝是天子,但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也容易產生一些弊病,也會選錯人。

其實,關於立儲匣放於「正大光明」匾後的,僅有一次!即乾隆帝繼位時取用過!

在清代,翻看史記記載,我們就會看到,很多皇帝的上位都不是秘密立儲的。嘉慶帝繼位,在史書的記載是乾隆帝當眾面授;道光帝繼位,在史上也有記載,在其匾後並沒有找到秘密立儲匣,而是在一個太監身上發現的;咸豐帝繼位,也不是通過秘密立儲匣,而在先帝病危時通過大臣宣示諭書立的;同治帝繼位,就比較沒有什麼懸念了,因為他是獨子。而到了光緒帝和宣統帝已經改變了繼承製,那麼,這充滿著傳奇色彩的「正大光明」匾後的秘密立儲匣,其實僅用過一次!並非影視劇中那般誇大其詞。

歷史雖然充滿著諸多的神秘色彩,但是其實很多事情也都是有根有據的。一些充滿著離奇的傳說,有一些雖然現在科學還沒有辦法完全解釋,但有一些確實是人為渲染的,缺少依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藍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有多奢靡?生前鋪張浪費,死後還叮囑:這兩件寶貝必須隨葬
700多年前,中國有一能臣,被殺後,在場近萬百姓無不流淚惋惜

TAG:深藍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