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周關鍵詞:外交部&台積電&三星&LG&智能音箱&手機回收

每周關鍵詞:外交部&台積電&三星&LG&智能音箱&手機回收

翔述上周關鍵詞

【中國外交部回應特朗普稱擬再對華1000億美元商品徵稅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6日晚就美方考慮再對中國1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加征關稅答記者問。

陸慷說,看來美方嚴重錯判了形勢,採取了極其錯誤的行動。美方此舉終將損害自己的利益。中方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如果美國公布新增1000億美元徵稅產品清單,我們將毫不猶豫、立刻進行大力度反擊。美方不應心存僥倖。

同時陸慷表示這場貿易戰的實質是美方以單邊主義對抗多邊主義之爭,以保護主義對抗自由貿易之爭。如果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受到威脅,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遭到破壞,整個世界經濟復甦都會受到嚴重威脅,這有損中國的切身利益,更有損全球的共同利益。面臨這樣的重大問題,中國必須堅決鬥爭。

記者問到如果美方進一步採取升級行動,中國會如何應對?陸慷回答說,中國商務部已表明,我們已經做好了應對美方進一步採取升級行動的準備,並已經擬定十分具體的反制措施。我們說過,中方不會挑事,但也不會任人挑事,定會堅決應對。中國人辦事歷來說到做到。

資料來源:新華社

【傳海思麒麟980本季度量產,採用台積電7nm製程】

業界最新傳出,台積電7nm製程獲得華為海思麒麟980肥單,本季開始量產;海思內部則對此一傳言不予證實。

業界人士分析,三星在7nm製程直接進展到極紫光(EUV)版本,由於是業界首度採用EUV機台,在設備調教及製程研發上須花較多時間,導致三星進度不順。 反觀台積電選擇先推無EUV的7nm製程,原先市場認為三星以較為先進版本超車,但現在各大客戶對EUV製程抱持保守態度,讓台積電搶下更多訂單。

先前供應鏈曾傳出,華為的智能手機今年將擴大採用旗下IC設計廠海思晶元,以利衝刺手機出貨量。 台積電與海思自28nm製程就開始合作,並陸續推進到12nm、7nm等先進位程,業界傳出,繼海思麒麟970後,華為第2代人工智慧晶元海思麒麟980,將持續在台積電代工生產。

台積電7nm領先在今年第1季正式量產,預估全年約可貢獻營收1成比重。 根據內部規劃,7+nm將在明年導入使用EUV,5nm在2020年正式導入並使用EUV。 目前台積電5nm測試晶元已開始投片,預估2019年第一季風險試產,2020年開始量產。 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估約105億美元到110億美元,與去年新高大致持平。

資料來源:集微網

【三星2018財年Q1業績公布 利潤同比增長58%】

最近三星公布了2018財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這份報告顯示,2018財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為15.6萬億韓元,摺合大約147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了58%。報告還寫道,公司第一財季合併營收為60萬億韓元,摺合為564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了19%左右。三星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潤表現已經超出了此前的預期。此前他們預計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為14.5億韓元。

不過這部分報告只是大概狀況,並沒有公布各個部門的詳細情況,正式的財報將於今年四月底正式發布,屆時將會有更詳細和精準的數據。今年三星整體狀況不錯,電子部分有很好的表現,而三星電子佔據了整個集團很大的比重,收益營收情況對整體有著極大影響。

資料來源:集微網

【LG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將達10億美元 創9年來最高】

LG電子4月6日表示,公司第一季度營業利潤預計將同比增長20%,創下9年來最高,並超出市場預期。

LG公布的第一季度初步業績顯示,營業利潤為1.1萬億韓元(約合10億美元),超出預期。接受湯森路透StarMine SmartEstimate調查的16位分析師平均預計,LG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為9350億韓元。這將是LG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取得的最高季度營業利潤。

LG並未公布業績細節,但是分析師稱,OLED電視和高端家用電器的強勁銷售很可能抵消了手機部門的疲軟。分析師稱,OLED電視的強勁銷售與廉價液晶面板成本的降低,提高了LG電視部門的利潤。

分析師稱,儘管上一季度虧損額度不高,但是由於競爭激烈,LG手機部門預計將遭遇連續第四個虧損季度。

在第一季度業績展望發布後,LG股價在周五收盤上漲5.7%,好於大盤韓國股市綜合股價指數0.3%的跌幅。

資料來源:鳳凰科技

【賽諾手機回收市場報告:2014~2017廢舊手機再利用價值超6000億】

日前,國內知名調研機構賽諾發布了《2017年手機回收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9月,中國手機用戶總數已經達到13.9億,每年閑置廢舊手機高達數億台,舊手機回收市場是一座數千億的巨大礦山。預估2014~2017年存量廢舊手機再利用潛在價值超過6000億人民幣。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9月底,我國手機用戶數達13.9億戶,手機用戶普及率達到100.5部/百人,滲透率超過100%。賽諾表示,2017年四季度手機均價突破2000元,未來中高端廢舊手機增量可期。目前用戶換機周期為兩年,理論上兩年將產生近14億部舊手機,利好回收市場。

資料來源:集微網

【2021年全球語音識別市場近16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43.64%】

人工智慧(AI)目前相關技術的應用發展主要圍繞著「語音識別」與「影像識別」等兩大主軸。根據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預估,到2021年全球語音識別的產值將達到159.7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43.64%。

亞馬遜(Amazon)的智能音箱Echo已連續幾年成為最熱賣的科技商品,其背後的語音助理Alexa,持續與更多廠商的各式智能產品連結,建構出龐大的「智能生活」生態系與產業鏈。

這也吸引愈來愈多競爭對手加入,谷歌早就推出Google Home智能音箱、Google Assistant數字助理與亞馬遜競爭;微軟也積極發展Cortana;而蘋果除了很早就推出數字助理Siri,今年也正式加入智能音箱戰局,選擇在美、英、澳洲等英語系國家搶先推出HomePod。

拓墣產業分析師林貞妤表示,各式語音識別產品百花齊放,將帶動全球語音識別產值三級跳。其次在影像識別方面,近年來自駕車的議題發燒,包括福特、寶馬(BMW) 、日產(Nissan)、現代等許多傳統車廠,以及特斯拉(Tesla) 、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等後起之秀,都積極發展自駕車技術。

另外像是恩智浦(NXP)、英偉達(Nvidia)、Mobileye、Delphi等自駕車系統與核心硬體廠商,也紛紛推出自駕應用產品,都將帶動影像識別的商機起飛。

資料來源:集微網

【日本開發出光通信高速片上石墨烯黑體發射器】

近日,來自日本科學技術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高速、高度集成的基於石墨烯的硅基晶元發射器。這些發射體工作在近紅外區域,包括電信波長(約1550nm)。研究團隊表示,新型發射器「比傳統化合物半導體發射器具有更大的優勢」。

儘管此前基於石墨烯的黑體發射體已經在穩態條件或相對較慢的調製頻率(100kHz)下被證實,但是這些發射體在高速調製下的瞬態特性迄今尚未報道。 此外,石墨烯基發射體的光學通信從未被證實過。

該研究團隊首次在包括電信波長的近紅外區域中證明了基於石墨烯的集成、高速片上黑體發射器。該發射器有著約為100ps的快速響應時間,比先前的石墨烯發射器響應時間快了約105倍,該響應時間已經在單層和少層石墨烯上被證實。器件的響應時間取決於石墨烯層的數量,可以通過石墨烯與襯底接觸來控制發射響應。

研究人員總結道:「我們展示了實時光通信、高度集成的二維陣列發射器,可在空氣中操作的、能夠將光纖直接耦合到發射器的帶帽發射器。該發射器可以為實現高度集成的光電子和硅光子晶體管,小尺寸和高速發射器開闢新的路徑。

資料來源:集微網

【美科學家新研究讓有機鋰離子電池向商業化邁步】

擁有高能量密度與高工作電壓的鋰離子電池是各家首選儲能配備,智能手機、電動車到大型儲能發電廠都會出會它的身影,但乍看無所不能的電池其實有致命缺點,鋰金屬在過充或多次循環使用後容易生成枝晶,進而刺穿隔離層導致自爆。 ·

為了解決電池短路自爆風險,科家與各大廠商不斷尋找解決方案,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機械與工業工程助理教授 Reza Shahbazian-Yassar 表示,雖然有機電解液可以提升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但非均質(heterogeneous)鋰金屬在多次充放電之後,鋰表面容易沉積不均勻並長出枝晶,因此目前尚未成功研發可商業化的有機電解液鋰離子電池。

團隊研發一種可噴在電池玻璃纖維分離層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納米層片 ,這些材料能讓鋰離子順利流動,同時也可減緩並控制離子與電子結合變成中性原子的速度。該塗料讓原子沉積不會像針(needles)一樣不平均,而是在底部形成平坦表面。

氧化石墨烯也可增加電池循環壽命,與其他電池的 120 次循環壽命相比,該電池可以達到 160 穩定循環。

該氧化石墨烯可藉由便宜實惠的噴塗來達成,但由於塗料很薄,要確定位置是個挑戰,Balbuena 表示,實驗中也無法從微觀層面上確定塗層在哪,該塗料非常薄,所以不太需要精確定位其位置。

他們也通過電腦模型探討氧化石墨烯噴塗方式,想要了解與電流收集器(current collector)平行還是垂直比較好,最終團隊發現兩者都有效,但如果想讓鋰平行沉積,材料需要足夠的間隙。Balbuena 表示,電腦模擬結果讓團隊與合作者知道離子如何通過塗層轉移,藉由這些研究,未來可能會朝向不同厚度與材料研究。目前該成果已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資料來源:集微網

太平洋電子團隊介紹

劉翔 首席分析師

浙江大學學士、中科院碩士,4年實業工作經驗、7年證券研究經驗。曾先後任職於聯發科、第一創業證券、國信證券,參與過北斗衛星規劃與設計、數字電視主晶元及手機基帶晶元的核心研發;主持設計的DisplayPort晶元年出貨量位居全球龍頭;2013年新財富第3名,2014年新財富第5名。現為太平洋證券研究院院長助理兼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

劉尚 分析師

廈門大學工學學士,武漢大學金融碩士。曾就職於長江證券,2017年7月加入太平洋證券電子團隊。

劉宇轍 分析師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學博士,2年實業工作經驗,參與過物聯網晶元、數字電視接收晶元、射頻開關、功率放大器設計,參與多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研究;2年買方工作經驗,管理的賬戶投資收益率內部排名第一,2017年10月加入太平洋證券。

張益敏 分析師

覆蓋PCB、汽車電子板塊。上海交通大學工學碩士。2018年3月加入太平洋證券電子團隊。渴望與各位投資者朋友一起拔掉雜草,澆灌鮮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翔電子研究 的精彩文章:

終極顯示技術的衝擊:Micro LED空間測算
一周風向標:智能新機發布供應鏈回暖&COB專題研究

TAG:劉翔電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