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向我開炮!」90歲老兵的英雄往事

「向我開炮!」90歲老兵的英雄往事

原標題:「向我開炮!」90歲老兵的英雄往事


消瘦的面龐、深刻的皺紋……這是一位看起來極為普通的老人,可當你凝視他的雙眼時,會發現,那是一雙多麼堅韌睿智的眼睛啊!讓你立刻感到,他並不普通,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很多人都看過電影《英雄兒女》,銀幕上,那個大喊「向我開炮」的王成,既是父輩也是當代青年心目中的英雄。沒錯,前面提及的那位老人就是「王成」的原型之一蔣慶泉,今年已經90歲高齡了。

14年前,76歲的蔣慶泉越發感懷當年的崢嶸歲月,越發想念曾經的親密戰友。於是,這位只上過一年半學的老兵拿起筆,一邊回憶一邊學習一邊記錄,讓當年的戰鬥故事從筆端流出躍然紙上。這一寫就是整整14年,漸漸地,他寫的故事從白山黑水傳到了天涯海角,從東海之濱傳到了西北高原,被大家稱為傳播紅色基因的「活教材」。


因被俘經歷不願提及過去


筆者第一次見到蔣慶泉,他正站在自己的農家小院門前,雖消瘦黝黑,但腰板挺直,聲音洪亮,一點也不像90歲高齡的老人。


1949年4月,21歲的蔣慶泉走出遼寧錦州的大嶺村,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蔣慶泉隨23軍入朝作戰,被分配在23軍67師201團5連擔任步話機員。1953年4月18日,蔣慶泉參加了石峴洞北山守衛戰,戰鬥慘烈,連長、排長、班長都陣亡了,165人的加強連最後只剩下十幾人。

眼看美軍就要攻上來了,孤立無援的絕境中,蔣慶泉對著步話機大喊:「向我開炮!」由於彈藥供給出現問題,我軍最終沒有向蔣慶泉的陣地開炮,他卻被敵軍的彈片擊中了肚子,還有一塊彈片「飛」進眼睛。之後,敵人的一枚瓦斯彈襲來,蔣慶泉失去了知覺。醒來後,他發現自己躺在醫院,成了俘虜。


被俘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蔣慶泉始終沒有屈服。敵人要給他的胳膊刺上「反共」字樣,蔣慶泉挺直腰板大喊:「那你把我的兩個胳膊砍去,如果不砍硬給我刺,我就咬舌自盡!」蔣慶泉歸國後,在家鄉「隱居」半個多世紀,絕口不提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事情。蔣慶泉說:「很多戰友都犧牲在戰場上,而我還活著,還有過那段被俘的經歷,我不想給戰友們抹黑。」


讓蔣慶泉打開心結,萌生把自己的戰鬥經歷寫出來的,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作家洪爐曾是23軍《戰地報》記者,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他將蔣慶泉的故事寫成戰地通訊《頑強的聲音》。後來,這篇文章被電影《英雄兒女》的編劇和導演看到,他們又結合其他幾位英雄的事迹,在銀幕上塑造了王成的形象。從戰場回來後,洪爐一直尋找著蔣慶泉的下落,但原23軍幾經改編,沒有留下蔣慶泉的資料。


從2000年開始,洪爐以《呼喚「王成」:你在哪裡?》《「向我開炮」英雄故事後面的故事》《王成原型是蔣慶泉》為題,在各大媒體展開尋找。直到那時,人們才知道,抗美援朝戰爭中著名的英雄形象、電影《英雄兒女》里王成的原型,就是在朝鮮戰場第一個喊出「向我開炮」的步話機員蔣慶泉。


經媒體披露,蔣慶泉的英雄事迹為世人所知,來自全國各地的拜訪者絡繹不絕,這讓蔣慶泉萌生了把自己親歷的戰鬥故事寫出來,以便更好地激勵下一代的想法。

解開心結後用筆繼續戰鬥


聽說蔣慶泉要寫書,家裡人都有點不敢相信。因為那一年蔣慶泉已經76歲了,而且小時候只上過一年半的學,後來雖說在部隊學了些文化,可也只能是勉強讀懂報紙。


但一股倔勁上來的蔣慶泉是八匹馬也拉不回,他說寫就寫。不認識的字,老人家就學著查《新華字典》,遇到實在不懂的詞,就問家人和鄰居家的孩子,有時好不容易寫了幾百字,感覺不對,又重新再寫。


寫了一段時間,家裡人發現,蔣慶泉寫的都是關於戰鬥的「對仗句」,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且所用「稿紙」也是五花八門,有煙盒、報紙、信紙,還有舊掛曆、孩子用過的作業本,甚至廢舊的硬紙殼。蔣慶泉的兒子趕緊給父親買了厚厚一摞稿紙,還託人把原40軍軍史辦的同志請來,教蔣慶泉如何寫回憶錄。


很快,蔣慶泉又從頭干起。因為上了年紀,手總是發抖,蔣慶泉每寫一個字都極其困難,寫一會兒就得歇一會兒。時間一長,由於勞累,他的雙眼視力直線下降,曾受過傷的右眼幾乎失明。家人勸他別寫了,可他總是說:「再難,還有打仗難?無論如何,我得在有生之年把那段戰鬥經歷寫下來。」於是,他從入伍寫到參加解放戰爭,又從抗美援朝,寫到被俘和最終回國。

寫作時,蔣慶泉極為投入,有時寫著寫著就激動起來。當他寫到在抗美援朝參加石峴洞北山戰役,對著步話機大喊「向我開炮」那段故事時,曾一連好多天激動得渾身發抖,寫一段就偷著抹眼淚哭一會兒。


就這樣,邊回憶邊寫,一直寫了14年,蔣慶泉終於完成了19萬字的自傳體戰鬥故事《從戰俘營走來》。


傳播紅色基因的「活教材」


「戰爭非常慘烈,整座山都被炮火轟了個底兒朝天,因為持續作戰,戰士手中的槍打不響了,很多人脫掉衣服裹在槍上,誓與敵人同歸於盡……」日前,一位少校軍官在遼寧省錦州軍分區搭建的「紅色小講堂」上,講述蔣慶泉的戰鬥故事,引起台下雷鳴般的掌聲。連日來,登上這個講堂的6名軍官,共講述了20多個戰鬥故事,其中多數都來自蔣慶泉的戰鬥故事集。

「聽蔣慶泉的戰鬥故事,就是最好的政治教育課。」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幹事趙銳感慨地說,「蔣老英雄,就是我心中的楷模。」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蔣慶泉在內的所有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動力。」錦州軍分區司令員張樹忠介紹,每年新兵入伍前,錦州軍分區都以區縣為單位,專門拿出時間,請蔣慶泉老英雄給新兵們上課,激勵新兵苦練本領。


而像錦州軍分區這樣,把蔣慶泉的戰鬥故事作為教材的還有不少單位。


「運用好蔣慶泉這個『活教材』,對傳承紅色基因,塑造新時代革命軍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董存瑞生前所在某炮兵旅政委汪占軍說,通過現場近距離聆聽蔣慶泉老英雄的戰鬥故事,並在區域網上宣傳蔣慶泉的先進事迹,如今全旅官兵幾乎人人都能講上幾段蔣慶泉的戰鬥故事,蔣老可是官兵心中的偶像啊!


「實現強軍夢,需要從紅色基因中汲取智慧營養,用紅色基因培育塑造官兵。」今年準備應徵入伍的大學生王一涵告訴筆者,「一聲『向我開炮』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但蔣慶泉老前輩那一代人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我們後輩的心中永遠鮮活,也必將激勵我們年輕人奮發有為,在新的崗位續寫新的人生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沒啥難的!女代表教你做女神
元宵節,兵哥哥為親們送出最長情的告白!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