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輕盈的三月,遇見詩意的春天

在輕盈的三月,遇見詩意的春天

在輕盈的三月,遇見詩意的春天

——記2018年春河南師大附中餘映潮名師工作室第一次活動

盼望著,盼望著,「潮哥」來了,詩意的春天到了。

——題記

余光中先生在《春來半島》中說:「每個細膩的人,都可能是詩人。」餘映潮老師及其課堂,不僅細膩豐盈,而且精緻優雅。人如其課,課如其人。如此看來,余老師定算得上個詩意的師者,更是位春意的使者。

一、春意盎然百花競,衛濱桃李始盛開

三月,河南師大附中,迎來了別樣的一番春意。花園裡,紅似火的桃花、粉如霞的杏花、白若雪的梨花,趕趟兒似的,次第開放,花枝招展,爭奇鬥豔,好不熱鬧。當你走過,滿園春色直逼眼帘,花香四溢芬芳襲人,令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在另一個地方,同樣上演著春天的故事。

2018年3月21~22日,河南師大附中餘映潮名師工作室第一次活動如約而至。本次培訓主題:一是語文教師閱讀教學素養觀察;二是有效、高效閱讀教學理念的建立和教材的研讀與利用(教材處理的基本方法)。兩天之內,工作室學員共有六節展示課,分別是《老王》《台階》《雨霖鈴》《祝福》《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合歡樹》。這六節課,學段分明,樣式豐富,版本貼合實際,有初中,有高中;有古詩,有古詞;有散文,有小說;有教讀課文,也有自讀課文;有部編版教材,亦有語文版教材。

第一節,王慧慧講《老王》。王慧慧老師設計了四個活動,即「學一組字詞,說一種感受,品一處細節,析一個句子」,很好地把課堂貫穿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在「學一組字詞」活動中,她通過「字音字形」、「詞意解釋」和「隨文讀詞」三個方面把課文中需要積累的字詞進行了梳理和落實,學生邊讀邊記,基礎知識得以強化。在「說一種感受」活動中,她採用設置話題「我從課文……中感受到……」的形式,引導學生讀一段自己感觸較深的課文,結合具體事件或關鍵詞,說說對文中人物的感受,這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學生朗讀圈畫紛紛發言,老師點評小結。在「品一處細節」活動中,組織學生精讀課文「老王」來送香油雞蛋部分(8-16段)又設置話題「這個細節寫得好,它寫出了……,表達了……」。此刻,學生靜讀,與剛才的朗讀形成鮮明對比,一動一靜,交相輝映。學生批註發言,老師用對話式的方法進行小結。在「析一個句子」活動中,再次設置話題,指導學生「從情感、描寫、用詞、結構、人性六個角度任選一個對最後一句進行品析」。課文小結,收束教學。

我的收穫之一:教學思路十分清晰,教學板塊貫通完整,教學重點比較突出,教學活動組織有序,教學語言簡潔準確,課堂一氣呵成,流暢自然,彰顯出一位善於「上大課」的老師的氣勢和實力。

第二節,王凌峰講《台階》。直接導入,開門見山;作者簡介,字詞積累;概括情節,初識父親;探究文本,走近父親;品味結尾,讀懂父親。每個板塊,都設置了學生活動,並有相應的提示。比如「概括情節,初識父親」板塊,學生活動是「圍繞『台階』,用一句話來概括故事內容」,也給出了具體的指導「用『人物+事件』的方法」。課文較長,但卻準確抓住了重點段落(第10-16段)進行「選點品析」。自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既組織學生進行了圈畫批註,又給出時間寫「內容簡要」,真正做到了讀寫結合。

我的收穫之二:教學板塊要清晰,抓住重點細講透。活動任務巧設計,提示點撥明要求。課文類型要考慮,讀寫結合同步走。時間長短把握好,定能更上一層樓。

第三節,吳甜甜講《雨霖鈴》。直接導入,三個板塊——積累、誦讀、賞析。積累部分,進行了作者介紹、字詞圈畫和術語解釋,學生了解了「慢詞」、「一字逗」專業術語的概念,為下面的誦讀做了較好的鋪墊。誦讀部分,首先介紹了《雨霖鈴》詞牌的來歷和《雨霖鈴》詞調「悲愴低回,哀怨欲絕」的特點,然後指導學生進行了多次朗讀訓練。賞析部分,先出示有關詞語解釋,點出詞中「意象」,再由學生從不同角度自由賞析,最後老師進行總結,突出情感。

我的收穫之三:初高課文不一樣,教師思維要更新。長詞短教精設計,板塊分明重訓練。基礎積累不可少,誦讀鑒賞拔層次。詩詞動口且動手,知識技能雙豐收。

第四節,段來正講《祝福》。預習檢測,按照時間順序試著用四字短語概括祥林嫂的主要人生經歷和形象特點。導入正課,小說環境賞析課。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一、品一品魯鎮的「景」;二、說一說魯鎮的「人」。在活動一中,段老師事先點示了小說的四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和主旨。明確任務,學生找出對「祝福」場景的描寫,並說出場景描寫的作用。緊接著,展示自己找出的「第一處祝福之景」,給出具體示例。然後再讓學生去讀、去找、去分析、去發言。最後,教師總結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側重自然環境,學生作批註。同樣的,活動二也是按照上述流程進行,教師總結魯鎮「眾生相」,側重社會環境。最後,遷移拓展,「從魯鎮走進未庄,讀《阿Q正傳》,分析阿Q生活的環境」。

我的收穫之四:高中課文長又難,長文短教勢必行。研讀精思是前提,提煉分析是重點。捋順思路是關鍵,點撥總結是智慧。教師示範很重要,學生跟著榜樣走。

第五節,王青山講《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出示課題,直接導入。了解作者,補充資料。活動一,詩文譯讀。教師補充注釋,學生朗讀、批註,並自讀自譯詩歌。活動二,朗讀詩歌。教師通過五讀指導朗誦:一讀,集體朗讀;二讀,讀出節奏;三讀,讀出重音;四讀,讀出心情;五讀,再次齊讀。活動三,作品賞讀。賞析美點:景物描寫之美、修辭手法之美、鍊字鍊句之美、情感抒發之美、章法層次之美。展示賞讀角度,給學生以提示;呈現賞讀示例,給學生以示範;明確賞讀要求,給學生以訓練。一讀一寫,讀寫結合。動口動手,內心豐盈。教師小結:一曲讚美洞庭湖秋水的千古名唱,一篇不失身份的委婉求薦之詩。

我的收穫之五:詩歌教學重朗讀,技巧點撥要到位。一讀二讀三四讀,節奏重音情感出。集體訓練是法寶,讀寫結合相促進。鋪墊充分小結妙,深入淺出大收穫。

第六節,史亞楠講《合歡樹》。一句話入課,介紹作家、作品,認讀生字詞,順勢處理多音字、形近字和難解詞,學生批註。本課圍繞一個主活動「說說『變化』」展開,「變化」成為教學線索。教師首先對課文第一、二段進行簡說和指導,不僅僅引領串讀,而且提供了示例,為學生品析文中「變化」作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分析,教師總結課文中的變化:時間的變化、空間的變化、身體的變化、心理的變化、環境的變化、語言的變化、性格的變化……然後,點出「反差」手法及其作用。最後,以2002年華語文學傳媒獎頒獎詞收尾。

我的收穫之六:散文教學點紛繁,研讀提煉是關鍵。立足形散神不散,抓住核心重點講。課文解讀是難點,學生活動來幫忙。板塊教學串成串,主問設計暗中藏。

這六節課,形式不同,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各有亮點。於講者,是挑戰;於聽者,是學習。春意盎然百花競,衛濱桃李始盛開。針對這六節課,余老師提出的六點深度思考更值得細細品味:(1)關注每一個課的訓練標高;(2)文學作品中術語的有效運用;(3)朗讀教學基本上是我們的一個教學短板;(4)不能缺失了專題的文學欣賞課;(5)容量是高效教學的一種評價角度,質量也是高效教學的一種評價角度;(6)課堂對話表現著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問背景。

二、春風十里不如你,醍醐灌頂沁人心

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四

據「語文潮」網站顯示,「餘映潮工作室」有著非常務實的培訓要求。一般而言,在三年時間內,進行六次教學技能與研究方法的專題培訓。每個學期一次,每次兩天,每次進行一至兩個專題的培訓。每次的培訓活動,都由余映潮老師於一兩個月之前擬出活動的計劃。培訓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在餘映潮老師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演練、說課、教案設計、說課稿寫作、教學論文寫作、專項微型課題研究、聽餘映潮老師講課、評課、講座等。每次的培訓,都有本校本地參訓教師的講課或說課,都有餘映潮老師的講課,都有餘映潮老師的評課與專題學術講座。每個學期培訓的兩天活動之中,工作室所在地方的語文教師全員參與。每次培訓之先,都由余映潮老師布置一定數量的書面作業,工作室參訓成員必須完成作業,餘映潮老師親自簡評每位學員的作業。

余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這是真實的寫照,而且是以實際行動為代價的。在聽評學員的課之後,余老師會現場親自授課,並進行專題講座。本次余老師帶來的兩節課是初一年級的《驛路梨花》和高一年級的《熱愛生命》。

余老師講《驛路梨花》。點示「故事有美好的意蘊,文中有豐富的知識」,先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感知。介紹作者,了解背景,點示「雷鋒」和「雷鋒精神」,為學生理解課文主旨作鋪墊。解釋標題來歷,借用南宋陸遊《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詩中「驛路梨花處處開」一句,並順勢解釋「驛路」一詞。字詞積累,包括生字詞注音、數量詞短語、四字雅詞,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積累。本節作為小說閱讀賞析課,余老師從以下三個著眼點進行設計:立意手法欣賞、構思手法欣賞和精巧細節欣賞。在立意手法賞析板塊,他通過主問題「下面的人物分別與小茅屋有過什麼故事?誰是小茅屋的主人呢?」,把主要內容、人物形象和雋永意味三個方面引了出來,以「小小故事,宏大主題」作結。在構思手法欣賞板塊,圍繞「懸念」一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點示懸念和誤會的表達效果:形成波瀾,增加美感。在余老師的示例和引導下,學生紛紛發言,簡直一發不可收拾。「1.一晚和一早:濃縮10餘年故事。2.梨花和小屋:本文的兩條線索。3.老人與小孩:生動的插敘轉敘。4.懸念和誤會:情節的曲折生動。5.正面和側面:多彩的表現手法。6.實寫與虛寫:表現手法的魅力。7.承上與啟下:夢境描寫的魅力。8.起筆和收筆:首尾的呼應照應。」自然而然,「構思手法,豐美生動」。當大屏幕上呈現出這些內容時,難以想像很大一部分就是剛才從學生嘴裡說出來的。為什麼我們平時的課堂聽不到學生這樣的回答?為什麼眼前的學生突然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變得這麼聰明?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當時內心是震驚的,不是學生學不會,原來是自己不會教。在精巧細節欣賞板塊,緊扣有關「梨花」優美描寫的句段,組織學生品味賞析,最後得出「細節之美,一唱三嘆」的結論。

余老師講《熱愛生命》。這是一篇高中課文,帶有哲學意味的散文作品。第一印象就是這樣的課文虛無縹緲,猶如「鏡中花,水中月」,看似繽紛多彩,意蘊豐富,美麗無比,能扯的東西很多,但就是抓不住,講的時候真不知道如何下手。余老師來了,先睹為快吧!蒙田簡介,了解其人。隨筆簡介,了解其文。全文呈現,整體感知。理解詞意,疏通文意。接下來,余老師設計了三個訓練活動:趣味闡釋訓練、趣味積累訓練和趣味賞析訓練。趣味闡釋訓練,採用「說」的形式,給出話題「根據課文內容闡釋標題『熱愛生命』的作用含義」,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能夠比較容易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趣味積累訓練,採用「寫」的形式,「從課文中擷取、組合三個句子,擬標題,成為一篇微文,並背誦」,散文形散但神不散,這樣的排列、組合就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探析課文的內容,並且簡單易操作,化繁多為簡潔,化無形為有形,把課文內容清晰而又真切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趣味賞析訓練,更是把余老師「簡潔而不簡單,輕鬆而不放鬆」的特點展示得淋漓盡致,就分析「糊塗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託於來世」這句話的作用。最後,總結本課的學習思維方式:利用課文,增加知識,訓練能力。痛快!

專題講座方面,余老師進行了三場講座:《談評課》、《做優秀的學科教師(一)》和《高效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教材研讀及利用》。微型講座《談評課》,余老師從「評課議課的基本標準、評課的重點、實踐不同的評課形式」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對評課的認識。《做優秀的學科教師(一)》專題講座,余老師通過具體的課例,希望學員著力夯實自己的學問背景,苦練自己紮實的教學能力,克服教學中的弱點,關注教師教學藝術的修鍊,做本領高強的學科教師。《高效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教材研讀及利用》專題講座,余老師從「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教材研讀的基本方法、教材處理的基本角度」三個方面,通過大量的教學案例,讓我們認識到「利用課本資源訓練學生」的重要性,並寄語廣大教師「苦練本領,站穩講台,把事業的陽光播灑在美麗的校園中」。

我心如湖,而你如風。東風徐來,微波狂瀾。春風十里不如你,不是春風,勝似春風;如沐春風詠而歸,醍醐灌頂,沁人心脾。這個春天,有了「潮哥」,充滿詩意。

三、春雨潤物細無聲,金秋再掀語文潮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去年七月份,河南教師成長學院第二期培訓活動在長垣一中舉行,那是第一次與餘映潮老師近距離接觸,在此之前他只存在於書中和周楓琳老師的嘴邊和眼神里。餘映潮、黃厚江、賁友林、張齊華、閆學、管建剛,六位導師中,他是最長者;開學典禮發言時,他是最長者。在培訓的日子裡,他一次一次刷新著我對他的認識。難以想像,一位頭髮花白、身體瘦削的七十多歲老頭兒,身體內居然蘊含著如此大的能量。

每當有學員講課時,他總會提前到達,安靜地坐在最前排的位置,緩緩打開電腦包掏出筆記本放在桌子上,然後就猶如一尊佛像一動不動。但只要電腦一啟動,他的大腦和雙手也就同步啟動了,也許大腦早已啟動或者就從未停止運轉,只是我們看不見。學員講課了,他總是一會兒抬頭一會兒低頭,一邊看,一邊聽,還一邊迅速而認真地敲擊著鍵盤,寫著教程觀察。講課結束,一篇專業而細緻的教程觀察也落筆了。第一次見有人是這樣寫聽課記錄的,心中嘖嘖稱讚,真是神奇!余老師很「潮」!

對我而言,一節課聽完了,頂多也就是把講課老師的講課內容緊張地記錄了下來,至於哪裡好哪裡不好還要回過頭來看看再說,有時看了也不一定能說出個「象牙」來,更不要說課堂一結束就能準確地進行評價並且給出具體有效的建議了。但是,余老師可以,舉手投足洋溢著一種活力。余老師很「快」!

緊接著就是評課環節,他從容而淡定,從課堂中的每一個細節娓娓道來,條分縷析,嚴謹周密,有理有據,客觀中肯。余老師的語言別有特點,舒緩而有節奏,抑揚而又流暢。無論是自己課堂上的語言,還是評課時的話語,聽著都有一種古典韻味,一種舒適感,一種江南的精緻美。余老師很「美」!

余老師就是這樣一個集「潮」「快」「美」於一身的天人,真可謂「大神」!

今年三月份,餘映潮老師蒞臨工作室指導培訓,便又有了「親密接觸」的機會。他住得很近,方便來往;吃得很簡單,每次都是去學校食堂,並且也只點一兩個菜。跟周老師一塊陪余老師去食堂的路上,言語不多卻很有意思,更是感受到生活中余老師的幽默與風趣。講台之上,他是一座高峰,舉手投足間給老師與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引領和指導;講台之下,他是一位朋友,一言一語中給身邊的人以歡聲和笑語。亦師亦友,此可謂「大師」矣!

春雨潤物細無聲,金秋再掀語文潮。余老師說:「美好的語文課堂,是教師學問精深的課堂,是教師教藝高明的課堂,是學生受益面最大的課堂。」吾觀余老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新年新征程,元旦之際成長學院的導師們解開了成長的「密碼」,余老師的寄語是:深深紮根——深深紮根於教育理想,深深紮根於教學理念,深深紮根於自我訓練。深深紮根,堅持成長。九月份,河南師大附中,我們再見!

GIF

河南教師成長學院2017進行時

小萌鳥

文字森林院長

專治錯別字

如果您在本公眾號所發表的文章中發現有錯別字,請留言告訴小萌鳥院長。一經查實,將按照「1錯別字=1元」的標準進行獎勵。與人樂趣,與己督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老師教語文 的精彩文章:

TAG:譚老師教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