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語文特級教師:孫雙金的示範課集錦,如何上出一堂好課?怎樣聽課?

語文特級教師:孫雙金的示範課集錦,如何上出一堂好課?怎樣聽課?

孫雙金:

情智教育創立者、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全國首屆十大明星校長。他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學與四小課堂」在全國廣有影響。

GIF

複製http://url.cn/5DTgX2S打開查看孫雙金書籍

如何上出一堂好課?

這是一個令很多老師頭疼的問題,年輕老師缺乏經驗,年長的老師沒有了激情,中年的老師也許太忙,沒有時間好好準備。對於特級教師、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孫雙今來說,年輕時候的他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困惑,但是如今30多年過去後,當他再回過頭時,發現只有一輩子去研究和準備,研究知識,研究課堂,研究學生,才能在45分鐘上出一堂好課。

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說明,要上好課,一要有紮實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設計,三要有真摯的情感。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為什麼我就上不出一堂好課?

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天,初出茅廬的我站在講台前對50多位教師進行「空試教」。漫長的40分鐘終於結束了,老師們的評價是:教學語言平淡,沒有起伏和高潮,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撥不動學生的心弦。

這次經歷逼著我靜下心來認真反思:優秀教師的語言應該充滿魅力,我行嗎?優秀教師應當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我深厚嗎?優秀教師應當有豐富的人文情懷,我擁有嗎?優秀教師應當具備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我具備嗎?

從此,寂靜的校園內出現了一位晨讀者,那就是我。伴著朝陽,聞著花的清香,我吟誦著唐詩宋詞,美文佳篇。我字正腔圓地讀,激情澎湃地誦,入情入境地吟。漸漸地,我的朗讀有感染力了,我的演講有吸引力了。我參加縣市級的演講比賽屢屢獲勝,自信心在漸漸增強。

我辦公室的黑板上也多了一塊練字欄。我臨柳體的金戈鐵骨,仿歐體的圓潤端莊。辦公室的老師都成了我的書法老師,一下課,我就拽著寫字好的陳老師、王老師給我的字「評頭論足」。

從此,我的辦公桌上、枕頭邊上出現了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教育名著。伴著名著,我逐漸登上教育的山巒,我結識了蘇霍姆林斯基,拜訪巴班斯基,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對話,與語文教育大師葉聖陶交流。我體會到什麼是教育的最大技巧、教育的最終目的和教育的最高境界。

要上好課,一要有紮實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設計,三要有真摯的情感

1985年秋季的一天,學校的大禮堂座無虛席,來自省內各市的教學骨幹正在聽我執教古詩《春望》。詩聖杜甫《春望》一詩集中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詩風。詩人為「國破」而見花落淚,聞鳥心驚。為了突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我補充了詩人「生平第一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我詳教《春望》,略帶《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悲一喜,一詳一略形成鮮明的對比,給學生以強烈的情感震撼。詩歌打動了聽課的教師,我的教學也同樣感染了聽眾。課畢,禮堂內響起熱烈的掌聲。

《春望》是我第一堂贏得廣泛聲譽的公開課。課畢,我靜坐反思,這堂課之所以成功,我認為歸功於以下幾點:

其一,為了深入地把握教材,我參閱了十幾本教學圖書,研究杜甫的詩歌風格,查閱了杜甫的生平事迹和時代背景,仔細閱讀了這首詩的分析文章,把握了這首詩的深刻內涵。為了吟好這首詩,我閉門練讀了兩天。

其二,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教學設計。對比式教學是大處著眼。而何處講解,何處設問,何處吟誦,何處留白是小處著手。這種策略為教學的成功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其三,入情入境的渲染、描述、吟誦也是這堂課成功的保證。「情感是詩歌的生命」,情感也是課堂教學的法寶,在課堂打動學生的是情,感染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依然是情!我彷彿領悟到了教學的「真諦」:要上好課,一要有紮實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設計,三要有真摯的情感。

又一次,在江蘇省舉辦的首屆青年語文教師大賽上,我作為鎮江市代表參加了比賽,執教的是課外讀物——著名童話作家嚴文井的童話《小溪流的歌》。面對斯霞等一批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評委,我沉著走上講台,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一行清秀的大字:小溪流的歌。返身問:「同學們,小溪流是什麼呀?你看到過嗎?」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我用黃筆在黑板上畫了幾座山峰,然後用藍筆畫了一條清澈的小溪流。隨著教學的推進,黑板上依次出現了枯樹樁、小村莊和小河、海洋。課程結束時,黑板上展現了一幅色彩鮮艷的小溪流從小到大的彩色圖畫及相關文字。我的課毫無爭議地獲得了一等獎。賽後,《江蘇教育》雜誌在封面上這樣評價我:「聽孫雙金老師的課是一種藝術享受。」

《小溪流的歌》產生的反響是權威刊物把我的課提升到藝術的高度。語文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語文教學也是一門永遠遺憾的藝術。它是一種美的享受,它促成我對人生的不懈追求。從此我走上了研究語文教學藝術的道路。我探索如何朗讀後留空白、設問後留空白、板書中留空白、作業中留空白。我研究教學設計藝術,強調教學設計應有主線貫穿始終,講究教學結構的張弛有度,訓練密度的疏密有間,追求先聲奪人的教學效果,營造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教學意境。我研究教學高潮的藝術,講究逐層遞進、講究眾星拱月、講究跌宕起伏。我研究教學細節的藝術,追求導入語、過渡語和結束語的優美動人和出人意料。

1989年11月,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研究會等聯合舉辦了全國首屆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比賽。我十分榮幸地代表江蘇省參賽,這次我執教的是袁鷹的散文《白楊》。我是最後一天參賽,憑藉自己對教材深入的把握和獨特的處理,贏得了教師們雷鳴般的掌聲。坐在我旁邊的北京教師熱情地向我祝賀:「小夥子,轉眼間你就成了全國有名的教學明星了。」我的課得到評委一致好評,榮獲一等獎。

一輩子的研究和準備,才能上出一堂好課

這之後,各地請我去上課的邀請函紛至沓來,我外出講學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但是不久我發現我的教學存在問題:同一篇課文我在此地上得很生動,而彼地則很沉悶。這是怎麼回事呢?有一陣,我謝絕了所有講學邀請,靜心反思,在課堂實踐中探索,在理論書籍上思索。

經過苦苦思索,我發現原來我關注的是自己的教學藝術,忽略了學生學習主體的研究。不去探究學生心中有什麼疑問,而去琢磨如何設計高明的問題;不去研究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去琢磨怎樣產生「先聲奪人」的效果……我走入了只研究教師、教材,忽視了學生主體的歧途。反省之後,我案頭多了學生主體研究的書籍,備課我再也不閉門造車,而是更多地走近學生……

1999年下半年,五年級一位教師對我說:「孫校長,有些傳統教材比較難教,您能上給我們看看嗎?」我問:「你認為哪篇課文比較難教?」她說:「《落花生》。」第二周的一個下午我在階梯教室借班連上兩節課,我採用的是問題教學法,結束課文前還以「現代社會,你是想做落花生式的人,還是想做蘋果式的人」為話題展開辯論,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情感的閘門不斷被開啟,學生智慧的火花不斷被點燃。

這一課就像在熱油鍋里撒了一把鹽——炸開了。開始提議我講《落花生》的老師問我:「孫校長,您在備課上花了多少時間?」我說:「真正備課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這讓我聯想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有一次蘇霍姆林斯基去聽一位歷史老師的課。聽課時他有一個習慣,記下執教老師的教學環節,課後點評。可那節課太吸引人了,直至下課他筆記本上也沒記下一個字。他問那位老師:「你備這堂課花了多長時間?」「直接時間是15分鐘,但我一輩子都在備這堂課。」

那位歷史老師的回答了給我極深的印象。多麼富有哲理的話語,正因為一輩子都在準備,所以短短的15分鐘才能備出如此精彩的課。優秀教師的「功夫在課外」,「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孫雙金:聽課的藝術

1

聽課,是老師最為常見的工作。

向名師學習要聽課,向同行學習要聽課,向專家學習更要聽講座。但是,我發現相當多的教師聽課只關注一項工作,那就是記筆記。因為記好筆記,可以回校向領導彙報,可以應付聽課節數的上級檢查,可以作為年底績效工資考核的工作實績。

可是,聽課到底為了什麼呢?是為了彙報?是為了檢查?是為了考核?我認為都不是!聽課是為學習別人優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藝術,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和教學能力。

怎麼聽課大有講究,大有藝術,值得一說。

2

如何聽名師的課、同行的課呢?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從年輕時開始聽別人的課,必定在課前做好三項功課:

其一,知其上課題目。聽課之前,我首先了解執教老師上的是什麼題目題材。是古詩,還是散文?是寓言,還是童話?了解教學內容和題材,可以就相關題材的教學做好研讀準備。

其二,研其上課文本。知道題目後,馬上找來教科書,對文本做深入研讀。一讀,了解內容;二讀,明確主旨;三讀,分析特色;四讀,欣賞語言。

其三,思考教學思路。細讀文本後,我就自己琢磨:假如我教這篇文章,會怎麼設計?有幾種處理方法?哪種設計更切合學生?哪種設計更獨具匠心?

以上三項「功課」做好後,我才有底氣走進別人的課堂,聆聽別人的教學。有了這樣的準備,我在聽課時關注的就不僅僅是人家的教學設計和流程了。我更關註:他對文章的解讀,哪裡比我深入?哪裡獨具慧眼?哪裡是我沒有發現的?他對教材的重點處理巧妙在哪裡?難點化解獨特在哪裡?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他是如何啟發、引導、點撥的?他的板書設計高妙在哪裡?作業布置為何如此與眾不同?我的整個聽課過程,都是在與我之前備課做比較、做分析,區別異同,分辨高下。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聽課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分析的過程。就是取其精華,剔去糟粕的過程。就是在內心裡把自己和別人做幾百次高下的比較過程。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在比較中,找到了別人的優勢,別人的長處,別人的智慧;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短板,自己的局限。當然,如果發現自己的設計超越別人,比別人更精彩,那也增強了自己的信心,增加了自己也來上一課的慾望。

說實話,我的好多公開課選文,都是在聽別人上課的過程中萌生的。因為我發現,我對文本的解讀與別人不一樣,似乎高人一籌;我對教材的處理和別人大相徑庭,好像更加貼近學生。例如:我執教的《泊船瓜洲》,就是在聽別的選手參加大賽時萌發的,因為對文本的解讀我有自己獨創的看法。我認為這首詩的「詩眼」是「還」字,詩歌前兩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是說船泊瓜洲渡口,對岸就是京口,再隔幾重山就是鐘山故居了。言外之意是「靠家近,應該還」。「春風又綠江南岸」是說又一個春天來到了,春風吹綠江南,桃紅柳綠。言外之意是「離家久,更該還。」「明月何時照我還」是說作者何時能在明月照耀下回到金陵故居呢?言外之意是「思家切,不能還。」我緊扣「還」字詩眼,牽一髮動全身,披文入情,走進了詩人的內心世界。此課一出,得到張田若、周一貫等語文名家的高度讚譽。何以如此,皆因聽課前做好三項功課使然!

3

如何聽專家的報告講座呢?我的體會是記其要點,思其疑點,取其新點。

記其要點。就是概要地記錄講座的要點,譬如大小標題,名言警句。這是整體上把握,舉其綱要。

思其疑點。就是對他講座中有疑問的地方,暫時搞不明白的地方,和別的專家講得不一致的地方,做好記錄,做些思考。一時解決不了,暫且存疑,留待報告後再做思考、檢索,直到解疑明了為止。

取其新點。專家報告不可能從頭到尾都是新理論、新概念、新方法,絕大部分內容都是熟知的,只有一小部分是新的思想、新的主張、新的策略。那麼這一小部分就是我最有收穫的地方,切莫疏忽放過。其實,聽一場報告,如能收穫一兩點新的見解,功莫大焉!這樣積少成多,聽十場,有十個新思想,你的收穫還少嗎?

聽課是學習,會聽課是善學習。善學者能以少勝多,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望老師們都能掌握聽課的藝術,在聽課中成長,在善學中進步。

孫雙金:普通教師與教育家,只有三步之遙

教育家最大的特質是什麼呢?孔子是舉世聞名的大教育家,他曾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嘗終日而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看來,好學、勤學、樂學是教育家的首要特徵啊!「學而不厭」,這是教育家區別教書匠的第一標誌。

認識你自己

教師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認識你自己!」——這是銘刻在希臘聖城德爾斐神殿上著名箴言,希臘和後來的哲學家都喜歡引用來規勸世人。可是要認識自己又是何其難也!周國平先生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每個人的天性中都蘊藏著大自然賦予的創造力。」「每個人在地球上都有一個最適宜自己的位置,每人要找到那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我追求的教育是「心心相印,情智共生的情智教育」。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是由一撇一捺組成的,「人」的一撇上應寫上五個大字:「高尚的情感」一捺上應寫上五個大字:「豐富的智慧」。這才是站立的大寫的「人」。

在當前唯知識化時代,唯科技化時代,唯電腦化時代,我們更應呼喚情感教育!因為唯有情感才是人的重要標誌。有知無情,崇知乏情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是所謂的「半個人」,這樣的人是可怕的。同樣有知無智的人,是純應試的人,是缺乏創造的,也是要被時代淘汰的人。

今天的教育,追求的是「情智共生,有情有智」。要破解錢學森之問,我個人認為,我們培養的人才要能達到古今皆通、文理皆通、中西皆通、情智皆通的境界!真正造就中國自己的傑出人才!這是我們教育人的使命,更是教育家的重任!

我思故我在

教師要有自己的思想

法國科學家,思想家帕斯卡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有一次,我和周德藩先生到南通去講學,周先生給我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他說:「我有一次給教師講座,一開始我說,『伸出你們的右手,摸一摸自己身體最上面的東西,那是什麼?』老師們回答:『是我的頭。』我接著發問:『那是你的頭嗎?如果說是你的頭,請問你說過幾句屬於自己的話呢?請不要把自己的腦袋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周先生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要成為教育家,很重要的一個標誌是有自己的思想,要成為教育的思考者。

不喜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是我的天性呢,還是後天在讀書中涵養成的,我就說不清楚了。我只記得這樣的性格陪伴了我幾十年。

學而時習之

老師應該讀哪些書?

第一,要讀本專業的書

專業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是自己的飯碗。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專業特長,要想立足社會,立足當代是比較困難的。我是教小學語文的,我心中有一個信念:我做語文老師,一定要做最好的語文老師!

因此,凡是語文教育上的好書籍,好文章,我盡量去學習,去揣摩,去實踐。像《葉聖陶語文教育文集》、《年輕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李吉林情境教育》等語文教育大家的書籍我不止讀了一遍。有的經典的文章就是反覆閱讀,反覆體悟,取其精髓,化為己有。

第二,要讀大教育的書籍

要想成為教育家,必然要有大的教育視野。「學愈博,思愈遠」,學問愈是博大,教育的視野就越發開闊、深遠。隨著自己水平的提升,我的讀書視野慢慢變得闊大了,中國教育家孔子、老子、孟子、朱子的著作納了我的範圍,外國教育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培根、盧梭成了我的好友。讀教育家的書籍把我帶到了教育的頂峰,讓我豁然開朗,視界廣大。

第三,要讀哲學書籍

周國平先生在《教育的七條箴言》中這樣說道:「何為教育,教育究竟何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古今中外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表了許多言論。我發現,關於教育中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很容易局限於經驗,或拘泥於心理學的細節,顯得膚淺,瑣碎和平庸。」哲學是一切學問的學問。哲學教人愛智慧、教人明人生、教人察人性。哲學是心靈的學問,它能讓人活得瀟洒,活得快樂,活得幸福,活得有價值,有意義。讀哲學,才能過上真正意義上的人生!

文章來源:《江蘇教育研究》

孫雙金:我的古詩教學觀

我的古詩教學觀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不求甚解,熟讀成誦,滾瓜爛熟。

先說不求甚解。

甚,過度,過分也。不求甚解,就是不追求過度的理解。

40歲以前,我相信葉老的觀點:「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豈難致?潛心會本文。」追求透徹的分析理解,恨不得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一股腦兒都告訴學生。事實告訴我,這一廂情願的努力,學生並不領情。

40歲以後,我逐步改信陶淵明。為什麼呢?

其一,「甚解」不可能。理解本身是沒有極限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誰能說「我對《紅樓夢》的理解就是『甚解』」?

其二,「甚解」往往是謬論。哲人告訴我們,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謬論。「甚解」就是真理再向前走了一步。

其三,「甚解」沒必要。12歲以前的兒童,知識儲備,認知發展,心理特徵,社會閱歷,都處在啟蒙階段。對蒙童談「甚解」,豈不是找錯了對象?人的學習成長是螺旋上升的,兒童對《靜夜思》的理解是兒童的理解,成人後再讀《靜夜思》有成人的感悟,遠離故土的老人對《靜夜思》則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你希望學生在兒童期就窮盡一生對《靜夜思》的理解嗎?

不求甚解,就是不努力求解嗎?錯了。小學古詩教學,我認為應當「不求甚解,只求適解」。只求適解,就是只追求適度的理解。

怎樣算適度?

一是適合兒童能理解的程度。我們常講目中有人,因學定教。這裡的人就是活生生的兒童,這裡的學就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什麼是兒童能理解的程度呢?就是兒童跳一跳、跳兩跳,能達到的高度,就是兒童的最近發展區。要避免兩種極端:一種是學生一伸手就能摘到蘋果,沒有挑戰,沒有提升,沒有發展。老師問題一出,馬上小手如林,學生想都不用想,這樣的問題沒有意義。另一種是把蘋果掛在雲彩上,雖然炫目,但學生跳無數次也摘不到蘋果。這樣的蘋果中看不中用,同樣沒有意義,時間一長,必然挫傷兒童的學習熱情。

二是適合文本的理解程度。有的文本平白如話,並無多少微言大義。譬如古詩《小池》:「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此詩文字淺近,沒有多少深邃思想好挖掘,不必挖到地下冒水才罷休。可是有的文本卻內涵深刻豐富,需要精品細研。譬如《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題就很值得玩味:值,遇到;不值,沒有遇到。詩人遊園沒有遇到園主人,沒能進入花園,沒能看到奼紫嫣紅的滿園春色,只看到一枝出牆的紅杏,好像很遺憾。但試想一下,如果詩人能順利進入花園,看到百花盛開爭奇鬥豔的情景,中國詩壇還能留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千古佳句嗎?教學有度,因文而異。

再說熟讀成誦。

古詩有三美:音美、意美、形美。音美,是指古詩詞的音韻之美,詩句講究平仄,講究押韻,講究節奏,講究琅琅上口。意美,是指詩歌意境之美,「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王國維語),情景交融,意境動人。形美,是指詩歌的語言形式之美,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或長短句,充滿形象美,建築美。

古詩有三美,所以古詩教學要熟讀成誦。

熟讀成誦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琅琅上口。朱熹先生說:「讀之,須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學生讀書大約經歷三個階段,其一為磕磕巴巴,連滾帶爬,其為不順,不通,不熟也;其二為正確流暢,毫無差錯;其三為琅琅上口,抑揚頓挫,和諧動聽。我們教學追求的是琅琅上口的境界。

第二重是口誦心惟。口誦心惟,即口裡朗誦,心裡思考。韓愈先生說過:「手披目視,口誦其言,心惟其義。」這就進入了讀思結合的階段。朱自清先生認為:「熟讀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誦與了解極有關係,是欣賞必經的步驟。吟誦時對於寫在紙上死的語言可以從聲音里得其意味,變成活的語氣。要能分辨語氣的輕重,使聲音有緩急,合於原文意思的發展。」葉聖陶先生也指出:「吟誦的時候,對於研究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

第三重是熟讀成誦。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要達到口熟、心熟、意熟,如出己口,如出己心。誦者,詠也,有感情地抑揚頓挫地朗誦、背誦。達此境界,乃為熟讀成誦。

最後講滾瓜爛熟。

上文已講過熟讀成誦,還需要再講滾瓜爛熟嗎?思之再三,仍覺必須。

何謂滾瓜爛熟?就是對文章背誦得十分流暢純熟,竹筒里倒豆子,沒有一點結巴停頓。這是背書的理想境界。

為什麼要強調滾瓜爛熟?

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江蘇著名特級教師高林生先生親口對我說,他有一次到赤壁遊玩,見石壁上用草書刻著蘇軾的《前赤壁賦》。因為是狂草,絕大多數遊客認不清楚。高老師就站在石頭上,朗聲把全文背誦下來。最後一個字音落地,四周遊客一片讚歎:「你看,那老先生多有文化啊!」什麼叫有文化?就是你隨時隨地能把經典詩文純熟地背誦下來。「腹有詩書氣自華」。高老師說,他之所以能滾瓜爛熟地背誦《赤壁賦》,要感謝做中學語文教師的父親,從小對他嚴格要求,每周背一篇《古文觀止》,背不出來要打手心。

朱自清先生也曾說過:與其讀一百部詩集,不如背誦一部詩集。讀了就忘了,仍然是人家的;背誦下來,才能成為自己的精神食糧。學生背得磕磕巴巴,沒幾天就遺忘了,又還給了人家;只有背得流暢純熟,背得滾瓜爛熟,方能終身不忘,成為帶得走的本領,帶得走的素質,帶得走的文化。

我們今天不是講核心素養嗎?把經典詩文背得滾瓜爛熟,就是語文的核心素養之一,是兒童學習語文的童子功,是一輩子都用得上的文化修養。

孫雙金:談談課外閱讀的三個問題

課外閱讀,我的理解是指課本之外的閱讀,它包括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閱讀,也包括學生個體自主的獨立閱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無須我說,大家都知道。今天我想談的是在課外閱讀中存在困惑的三個問題。

1

一、經典還是通俗

談到課外閱讀,首先遇到的問題是讓孩子閱讀經典讀物,還是閱讀通俗讀物。在這個問題上,有兩派觀點:一派是「經典派」,即應讓學生從經典起步。所謂經典,有三層含義:其一,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其二,具有典範性和權威性的著作;其三,經過時間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因為是經典,所以作品的思想性、文化性,語言的典範性、模仿性,作品的審美性、熏染性都達到很高的境界,值得學生學習、借鑒和模仿。而另一派「通俗派」則認為,小孩子閱讀起步應從興趣入手,讓孩子有興趣、喜歡是最重要的事,不能一起步就讓學生心中生畏,心生排斥。這兩派彷彿都有道理,一線教師如何取捨呢?我們不妨走進歷史,走近文化名人,聽聽他們的故事,可能會得到啟示。

我們來看看民國時期的文化名人、白話文的旗手胡適先生的故事吧。

胡適先生是大家公認的大師,他在《九年的家鄉教育》一文中詳細敘述了他在家鄉接受的小學教育:

我才三歲零幾個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的學堂里讀書了。……我念的第一部書是我父親自己編的一部四言韻文,叫《學為人詩》,這部書說的是做人的道理。……我念的第二部書也是我父親編的一部四言韻文,名叫《原學》,是一部略述哲理的書。……我念的第三部書叫《律詩六鈔》。……我念的第四部書以下,除了《詩經》,就都是散文了。我依誦讀的次序,把這些書名寫在下面:4.《孝經》。5.朱子的《小學》。江永集注本。6.《論語》。以下四書皆用朱子注本。7.《孟子》。8.《大學》與《中庸》。(《四書》皆連注文讀)9.《詩經》,朱子《集傳》本。(注文讀一部分)10.《書經》,蔡沈注本。(以下三書不讀注文)11.《易經》,朱子《本義》本。12.《禮記》,陳澔注本。

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講書(聽別人講書):「父親母親為我講方字,兩位先生為我講書。念古文而不講解,等於念了『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全無用處。

胡適9歲之後,開始涉獵大量古典小說。他讀的第一本小說是《三國演義》,接著讀《水滸傳》、《正德皇帝下江南》、《七劍十三俠》、《雙珠鳳》、《紅樓夢》、《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外國小說《經國美談》等30多部小說。他說:「我到離開家鄉時(14歲),還不能了解《紅樓夢》和《儒林外史》的好處。但這一大類都是白話小說,我在不知不覺中得了不少白話散文的訓練,在十幾年後於我很有用處。」

胡適十二三歲時,已能對本家姐妹們講聊齋故事了。他在文中寫道:「我們平常請王叔講故事時,忙著替他點火,裝旱煙,替他捶背。現在輪到我受人巴結了。我不用人裝煙捶背,他們聽我說完故事,總是泡炒米,或做蛋炒飯來請我吃。她們繡花做鞋,我講《風仙》《蓮香》《張鴻漸》《江城》。這樣的講書,逼我把古文的故事翻譯成績溪土話,使我更了解古文的文理。所以我14歲來上海開始作古文時,就能做很像樣的文字了。」

胡適在家鄉9年的小學教育給我們今天的啟示是什麼呢?

其一:起始階段讀什麼太重要了,這是人生白紙上畫的底色,這是種子文化,種子知識。播什麼種子就開什麼花,結什麼果。胡適小學階段播下的中華經典文化,《詩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些都是經典儒家文化,詩性文化。而我們今天的孩子讀的是什麼呢?有多少經典的東西呢?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種下的是非經典文化,怎麼能期望學生身上生長出經典文化呢?

其二:讀經典小說、講經典小說有利於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特別有利於豐富孩童的想像力和表達能力。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有限,想像無限啊!講故事恐怕也是胡適先生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鍛煉了表達,增長了自信,獲得了讀書的快樂。

那我們再回到文章前面的問題,讀經典還是讀通俗?我的回答是:

首先,學生課外閱讀應加大閱讀經典的比重。我們現在經典閱讀的量確實少了一些,但經典閱讀怎麼解決學生理解上的困難?怎麼解決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的經驗是,閱讀經典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序進行。教師的指導,包括挑選閱讀書目,內容應由淺入深,語言應由三言、四言,走向長短句。我校《12歲以前的語文》讀本,低年級精選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百家姓》,中年級精選了《道德經》《論語》《笠翁對韻》,高年級精選了《大學》《中庸》《孟子》節選。教師採用講解法、故事法、情境法、表演法、競賽法等多種教學手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興緻勃勃、興緻盎然地誦讀、吟唱、背誦、表演,在經典的涵泳中打好學生人生底色。

其次,對於通俗我們也採取包容的態度。今天優秀的通俗,有可能就是明天的經典。我們組織教師對當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作比較、篩選。曹文軒先生認為書分為兩種:一種是打底子的;一種是打實底子之後再看的。他認為:目前,中國的情況是本來用來打精神底子的書我們沒有看,而用那些本來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後再來看的書打底子。他舉了一本書叫《我的爺爺變成了幽靈》,他認為這就是打精神底子的書。我校《12歲以前的語文》讀本中精選了大量這樣打精神底子的優秀流行繪本,比如《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猜猜我有多愛你》《愛心樹》等。這類書的閱讀以學生獨立自主閱讀為主,教師畫龍點睛式講解為輔。當然,對於沉迷於低俗、好玩、搞笑的通俗讀物之中的學生,我們教師要加強引導,在不打擊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逐步把他們引導到閱讀有品位、有思想、有審美境界的好書當中去。

2

二、凝視還是掃視

解決了讀什麼書的問題後,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如何讀書的問題。怎麼閱讀書,曹文軒先生有一段講話頗為耐人尋味:

未經凝視的世界是毫無意義的。

我下去到處給同學們講一個道理。我說你的作文寫不好的原因不在於你還小,不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間還短。我總給他講一個道理,我說實際上你是這個世界上非常非常有財富的人。你寫作的最大的財富就是你自己。如果你的作文寫不好,那是因為有另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你沒有仔細地打量,仔細地揣摩這個世界。我說我們的世界非常奇妙,它的豐富之處,它的美妙之處,是要通過你的凝視然後才向你展示的。一雙眼睛一輩子就是兩個基本的動作。我還在小學的時候,我就學小學語文老師教學的那個方法,我就把那個動作做了一遍。我就用目光把全場掃了一遍,我問,這個動作叫什麼?孩子們說:掃視!我說:對!

然後我用眼睛盯著第一排的孩子看,小孩馬上心領神會,說:凝視!我說:對!你們作文為什麼寫不好,你只完成了第一個動作,你沒有完成或者乾脆就沒有想到去完成這第二個動作!

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曹文軒說:「未經凝視的世界是毫無意義的。」我這裡借用「凝視」和「掃視」來談談課外閱讀方法的問題。

「掃視」代表著快速閱讀,代表著大量閱讀,表示閱讀要追求數量。表達快速閱讀的詞有「瀏覽」「一目十行」「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囫圇吞棗」等等,顯然貶義色彩多了些。小學生要閱讀多少課外書比較合適?當下還沒有科學權威的意見。《語文課程標準》上提的是小學階段課外閱讀量大概為150萬字左右,這是面向全國的標準,有些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遠遠不止這些。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博覽群書」「學愈博思愈深」都提倡大量閱讀,這是毋庸置疑的。

「凝視」代表精讀,代表有思考、有深度的閱讀。蘇東坡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在追求閱讀數量的同時,千萬不能忘記閱讀的質量。我個人的體會,讀好一本好書,讀透一本好書,讀通一本好書,勝過泛泛地讀幾十本書。

怎麼就叫「凝視」式讀書了呢?教師常用的讓學生做閱讀卡片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讀完一本書,要寫出主要內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閱讀感悟。另外,批註式閱讀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學生邊讀邊批註,把自己的閱讀思考、閱讀疑惑、閱讀感動隨時記錄在書的空白處。這樣邊讀邊思、邊讀邊寫,真正達到眼到、手到、心到的閱讀境界。

卡爾維諾說:「經典就是你常常聽人們說『我正在重讀……』的那些書,而絕不是『我正在讀……』的那些書。」「經典是每次重讀都會帶來初讀時滿滿的發現的快意的書。」從卡爾維諾的名言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反覆讀」也是「凝視」式閱讀的重要方法,正所謂「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要引導小學生反覆讀一本書是需要技巧的,可以第一遍重點關注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第二遍重點關注故事結構和人物描寫,第三遍重點關注環境描寫和語言特色。這樣一遍一個重點,讓學生每次都有新的興奮點、關注點,再加上全班共讀、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等形式的輔助,相信學生的興趣會一直保持在高位狀態。

3

三、有用還是無用

有一次,我在校門口遇到一位家長,家長直言不諱地問我:「孫校長,您讓孩子讀《論語》能幫他們考上重點中學嗎?」這位家長的問題代表了當下浮躁功利社會的心聲:做什麼事都問一聲,對我有用嗎?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嗎?家長的這一問題,其實引出兩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評價孩子的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的評價問題許多教師已做過比較多的研究,我這裡簡單談一談。我認為學生的閱讀情感、閱讀興趣應放在評價的首位。學生是不是喜歡讀書,是不是對書籍有感情,是不是對文學有親近的態度,這是十分重要的標準。高爾基說:「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如果我們的學生對課外書有如此情感,我們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除了閱讀興趣之外,閱讀習慣也是評價的主要內容。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是每天閱讀,有空就閱讀,甚至是手不釋卷。邊讀邊思考是好習慣,邊讀邊批註是好習慣,讀完書後喜歡與人分享故事內容也是好習慣。在有限的閱讀中,我知道胡適先生讀書後喜歡與兄弟姐妹講故事分享,莫言先生聽完書後回家喜歡把故事和母親分享,當代兒童作家祁智先生也喜歡把讀的書與老師和同學分享,他們都成為了優秀的閱讀者和優秀的講故事的人。

第二個問題是: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用?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哲學有什麼用?傅佩榮先生說:「不讀哲學,你照樣吃麵包,過日子。但讀了哲學,就像在你的麵包上放了乳酪和蜂蜜一樣,吃得更有味道,日子更有滋味。」如果我們都用功利的眼光看待課外閱讀,那課外閱讀必然會走進死胡同!因為考重點中學試卷上不會考《論語》,不會考《道德經》,不會考《紅樓夢》。

那課外閱讀的用處在哪裡呢?我們來聽聽文化大家們是如何說的吧:

王蒙說:「為什麼愛讀書?讀書使我感覺良好,使我進入一個美好文明的世界。我明明感覺到了,讀書在增長我的知識、見聞、能力。」

馮驥才說:「心房就是我的書房,在那裡我是無限空間的主宰者。」

馮其庸說:「讀書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

曹文軒說:「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所謂成功,就是比別人多讀了幾本書。」

讀書最大的用處是什麼?我認為是涵養浩然正氣、塑造高尚靈魂、養成高貴氣質、習得語言能力、改變一代新人。

孫雙金:我看第一課時

我曾多次參加省市語文賽課活動擔任評委,聽過太多的第一課時,我有一個十分強烈的感受:我們小學語文第一課時得「病」了,而且「病」得不輕。我們的第一課時得了哪些「病」呢?

消化不良病

它表現在盲目模仿名師,東施效顰,食而不化。例如有的名師十分注重學生書寫,往往教師板書課題時,讓學生坐在下面模仿書空。於是乎廣大的青年教師教學伊始全部變成了教師板書,學生書空。俗話說西施病態也美,可東施效顰即丑,當廣大的東施紛紛效顰就令人作嘔了!齊白石老先生早就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我們青年教師貴在學習名師的思想、理念、精神和文化,而不是模仿名師的一招一式。當你一心模仿名師的招式、形式時,你已走進了死胡同了。望青年教師謹記白石老人的名言!

僵化不變病

它表現在教學流程一成不變,僵而不化,毫無生氣。有的老師上第一課時永遠的模式是:讀課題、審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課、理清層次。你能說他的模式有錯嗎?當然沒有。但當你用統一的模式套上千姿百態,各具個性的課文時,你的課就死了,僵化了。俗話說,只有適合的教法,沒有一成不變的教法。模式無罪,錯在用模式的人太教條,太僵化。

幼稚可笑病

它表現在我們教師低估學生的認知水平,低估學生的經驗積累,低估學生的思維發展。在第一課時,對每一個生字新詞逐一講解,字音、字形、字義,生怕漏掉一項,生怕學生不懂不會。我們的老師常常好心辦壞事,越俎代庖,不該出手亂出手,用自己的「勤勞」,換來學生的懶惰,用自己的越位換來學生的缺位。其實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學生智慧是無窮的,我們老師要相信學生,激發學生,盡量讓學生去讀、去悟、去思、去辯。

虛浮腫脹病

它表現在第一課時什麼都想講,什麼都想解決。既想就題質疑,又想就詞質疑;既想指導朗讀,又想講讀課文;既想重點突破,又想課外拓展,整個一堂課就像一鍋大雜燴。毛澤東主席早就說過:「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教育界也流行「一課一得」之說,可青年教師貪多求全,不會捨棄,不懂得「少則得,多則惑」的人生智慧,於是乎第一課時搞得人眼花繚亂,花里胡哨,其結果是什麼都想要,什麼要都要不到,僅僅走走過場了之。

以上羅列了第一課時的病象,接著我們來說一說第一課時的特點。第一課時有哪些特點呢?

第一印象太重要

青年教師大多經歷過談對象的體驗。談對象第一次見面太重要了,如果第一印象美好,深刻,那麼戀愛就可能順利地往後發展。假如第一印象欠佳,甚至反感,那兩人之間交往就會立馬中止。你看,第一印象何其重要啊!同理,學生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第一課時教學如果趣味寡然,索然無味;如果千課一面,濤聲依舊;如果毫無新意,面目可憎;如果鬆鬆垮垮,虛浮腫脹,那學生哪有興緻繼續學好第二課時,第三課時呢?

閱讀期待興緻高

有句俗話叫「先睹為快」,它十分準確地說出了大眾的閱讀期待。拿到一本新書,一般人都會迫不及待地閱讀感興趣的內容。大眾閱讀心理,也是兒童閱讀心理。第一課時等同於「先睹」,那麼我們的老師如何讓學生在第一課時中得到閱讀的快樂呢?因此,我們要研究兒童在第一次接觸文本時他到底想看什麼?想獲取什麼?我們換位思考,我們拿到一篇文章,第一想看的當然是故事情節,矛盾衝突,人物特點和事件結局等等,可我們的第一課時卻在生字新詞上大做文章,卻置文本內容和意義於不顧,這是不是有違人的閱讀期待呢?

「鳳頭」一現奪眼球

文學作品講究「鳳頭豬肚豹尾」的結構藝術,這應了一句「文似看山不喜平」閱讀理論。語文教學也是一門藝術,它也是「課似看山不喜平」。第一課時處於鳳頭之顯,理應光彩照人,出人意料,給人驚喜。鳳頭一顯,驚鴻一瞥,奪人眼球,給人無限的遐想和期待。語文教師啊,第一課時莫輕視,應做足文章引生待。

最佳時間出高效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學習的最佳時間為課前20分鐘,因為這一時段學生注意高度集中,記憶力理解力處於黃金階段。根據學生身心規律,教師理應把最重要教學內容,置於這一時間。可遺憾的是教師往往在這一時段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讀通課文,掃清障礙,沒有思維的挑戰,沒有矛盾的衝突,沒有情感的波瀾,真叫人扼腕嘆息。

既然第一課時如此重要,那我們如何組織第一課時教學呢?作為教齡近30年的老教師,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探索,把自己的思考和經驗作一贅述,希望對青年朋友們有所幫助。

首先表達我對第一課時教學的原則觀點:

第一: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是我們人為劃分,沒有原則區別,有相當一部分課文一課時就可以完成,根本不存在一、二課時之分。課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師是教學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因學生需要,課文特點而定。

第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選法,第一課時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新穎,獨特,要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每一課時應有集中的教學目標,我比較贊同「一課一得,得得相連「的提法。

第三:我贊同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的對事實、現象、規律做出膚淺的理解,不要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就在語法規則上犯錯誤。」即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就應給學生準確的理解,深刻的印象,鮮明的感悟。

當然,作為一線教師更希望看到傳統話語下第一課時的一般教學方法和策略,我試作例說。

質疑問難式

此種模式適合哪些課文呢?一種為難度較大的課文:或難懂的詞句較多,或文章內涵較艱深,或文章時代過久遠,語言理解有障礙。另一種文章並非深奧,但教師重在以課文為例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例如我教五年級《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質疑問難,並鼓勵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問題有價值就請學生上台把問題寫在黑板上,並在問題後面冠上自己的大名。一時間學生小腦筋直轉動,一個個有價值的問題冒了出來。有的問:「『笑聲驚動了竹叢里的一對宿鳥,它們撲稜稜地飛了起來,又悄悄地落回原處』這句話好像跟課文沒有關係,為什麼要把這句話寫上去呢」?有的問:「為什麼作者要30年後再來看望天游峰的掃路人,30年後老人100歲了,老人能活到100歲嗎?」有的問:「為什麼分兩次寫掃路人的外表?」有的問:「『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笑聲是短暫的,為什麼說『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呢?」有的問:「這100多級台階,老人每天要一級一級掃上去,再一級一級掃下來,為什麼老人說得那麼自在悠閑,難道他不累嗎」?……第二課時,我讓學生出金點子,把20多個問題歸納為兩個大問題:即老人每天掃上掃下到底累不累?老人能活到100歲嗎,為什麼作者說30年後再來看您?聚焦兩個關鍵問題,牽一髮動全身解決其它問題,達到了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直奔重點式

這類模式適合比較淺顯直白類課文,字詞教學沒有多少難度,文章也明白如話,並無多少閱讀障礙。這類文章教學時可單刀直入,直奔重點,把教學引向學生閱讀,期待的焦點,在最佳時段取得最佳的閱讀效果。

例如我教《我和祖父的園子》一課,上課伊始就拋出一個問題:會讀書的人能把厚書讀薄,會讀文章的人會把文章讀成一句話或一個關鍵詞,請大家默讀全文,你讀出了一個什麼關鍵詞?因為問題是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一個個專心致志閱讀圈畫,一會兒紛紛舉起小手。有的關鍵詞是「自由」,有的是「快樂」,有的是「開心」,有的是「童真」,有的是「無拘無束」,有的是「親情」,有的是「愛」。第一步是從文中讀出關鍵詞,第二步我引導學生由關鍵詞再回到文本細細品味體悟。我緊扣「自由」一詞,引導學生從哪些句段你讀出了「自由」,由此引導學生走入課文品讀體悟相關段落和語句,理解蕭紅內心的那份自由和幸福。直奔重點式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切合學生的閱讀心理,學生興緻高漲,教學高效。

掃除障礙式

此類教法適合生字新詞難理解的詞句較多的文章,不掃除閱讀障礙,無法進入閱讀理解的環節。當然掃除字詞障礙也需教師的教學智慧,並不是逐字逐詞地講解。我教學《二泉映月》第一課時有一詞語教學環節,呈現在下供大家參考:

師:剛才同學們都用心去朗讀了課文,讀得非常好。這篇課文有許多生字詞。(出示詞語燈片,每行三個詞,共五行)認識嗎,誰來讀讀?

生:月光如銀  雙目失明  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賣藝度日  升騰跌宕

靜影沉璧經歷坎坷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熱愛音樂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  嚮往光明  恬靜激蕩

師:讀得很好,很認真。他是橫著讀的,你可以怎麼讀?

生:我準備豎著讀。

師:你為什麼豎著讀?

生:第一行都是講月亮、月光的。

生:第二行是講阿炳的感情的。

生:第三行是講《二泉映月》的優美旋律的。

師:那麼美的月光,你怎麼讀呢?

生:月光如銀、月光似水、靜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師:第二行是講阿炳的身世的,怎麼讀呢?誰來讀?

生:(聲情並茂地讀)

師:把掌聲獻給他!

生:(鼓掌)

師:他讀出了自己的感情。誰再來讀第一組?

生:(柔美舒緩地讀,掌聲再次響起。)

師:我們一起帶著我們的感情把如此美麗的月光,把阿炳坎坷的身世讀出來。

(生充滿感情地讀)

師:這些詞語中,有不理解的嗎?不理解的提出來。有不理解的很正常,我還要感謝提出問題的同學。

生:我不理解為什麼要把月光比作水?

師:月光似水,把月光比作水說明月光怎麼樣?水怎麼樣?

生:我覺得水是清而純,

生:水是清澈透明,平靜柔和。

生:我要補充:只有水清澈了,才能襯托出月光的清純。

師:說得好!還有什麼不理解呢?

生:「恬靜激蕩」是一對反義詞的,為什麼放在一起呢?

生:我認為在這首樂曲中,有一部分恬靜形容月光,有一部分激蕩形容自己的激動心情。

生:我不理解「靜影沉璧」是什麼意思?

師:猜猜看,猜對了表揚,猜錯了也要表揚,表揚你的勇氣。

生:我估計「靜影沉璧」是水很平靜的意思,就象牆壁一樣的一幅畫面,月亮倒映在水裡。

師:這裡的「璧」是什麼意思?牆壁的壁是土字底,這裡的「璧」什麼意思?

生:月亮倒映在水裡象一塊碧玉。

師:象一塊碧玉,這是一塊怎樣的玉?

生:應該是十分發光的玉。

生:應該是一塊十分光滑的玉。

生:十分明亮的,我猜想「沉」這裡也有「沉魚落雁」的意思。(現場笑聲)

師: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靜的水面里,看上去象一塊光潔圓潤的月亮,這景色美嗎?我們來讀。

生:(美美地)靜影沉璧。

學法指導式

新課標提出三維目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是「過程與方法」。但在平常聽課和公開課中很少聽到學法指導課。古人早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比結果更重要。在第一課時如何進行學法指導呢?請看我執教六年級《老人與海鷗》的教學片段:

師:讀一篇長文章要善於用自己的語言把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體現出來,這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把一篇文章凝縮成一句話,兩句話是高年級學生很重要的能力。今天除了我們用這個能力之外,我覺得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板書:文路)讀一篇長文章,要善於理清文章的思路。打個比方:你們從附小走到東南大學禮堂,下樓梯——進操場——出大門——左拐彎,拐到東大門口一直走,走到我們這個禮堂。這是你們從附小來到禮堂的行蹤、線路、行走的線路是不是呀?那麼作者寫文章在腦子裡也有一條線路,就是他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接著寫什麼?最後寫什麼?這就是作者寫文章的思路,請你拿起課文,拿起筆,快速閱讀課文,理一理這篇課文思路是什麼呢?先寫什麼?接著寫什麼?後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生:我認為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一開始寫了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

師:老人與海鷗的深厚感情是很籠統的,是什麼原因與海鷗產生深厚感情?

生:因為老人天天步行給海鷗餵食。

師:好。因為老人常年喂海鷗,接下來是老人什麼呢?(板書:喂)

生:老人與海鷗玩耍。

師:用一個字概括,第一段寫老人喂海鷗,第二段寫老人什麼?你說。

生:老人給海鷗取名字。

師:用一個字概括,他取名字幹嘛呢?是便於跟海鷗幹什麼呢?用一個詞或一個字來試試看,用哪一個字?你說。

生:交流。

師:交流一個詞,能不能用一個字,一個動詞來表達?你說。

生:喚,呼喚的喚。

師:取名字是便於老人喚海鷗,這個喚用得特別好。(板書:喚)再接下來呢?

生:接下來是寫海鷗看到老人的反映。

師:你能不能把老人擺在前面呢?課文中一句話「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用一個字來說?

生:是「談」。

師:對極了!是老人「談海鷗」。(板書:談)接下去老人去世了,海鷗表現得怎樣呢?

生:想。

生:思念。

生:「瞻仰」的「瞻」。

生:我用「守」。

師:守老人(板書:守)有一點接近了,還能用什麼詞?

生:還可以用「相伴」的「伴」。

生:還可以用「陪」老人。

生:海鷗「送」老人。

生:悼念的「悼」。

師:守老人,伴老人,送老人,悼老人,還可以說留老人。哪一個詞最準確呢?等我們學完課文後再做討論。現在這個存一個疑問在這裡(板書:?)一起把最好後一段讀一讀。

生:(學生齊讀)「在為老人舉行的葬禮上,我們抬著那幅遺像緩緩向靈堂走去。老人背著那個藍布包,撮著嘴,好像還在呼喚著海鷗們。他的心裡,一定是飛翔的鷗群。」

師:誰用一個字來概括。

生:老人「愛」海鷗。

生:我覺得老人在思念海鷗,可以說「念」海鷗。

師:同學們,拿到一篇長文章,先要把文章思路理清楚,課文是按什麼思路寫的呢?這篇課文是按老人喂——喚——談——守(伴、送、悼、留),最後海鷗永遠念老人,這樣的思路來寫。長文章把思路抓清楚了,文章的線索就體現出來了,脈絡就清楚了,這樣心中就瞭然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閱讀長文的方法。

接著,我還指導學生文題閱讀、文眼閱讀、文采閱讀的方法。兩堂課下來,學生對四種閱讀方法有了比較清楚的體驗,達到較理想的效果。

當然,各個年段的教學重點有所側重。低年段第一課時應該以字詞教學為主;中年段第一課時教學之前應該強化預習要求,在學生充分預習之後,縮短掃除閱讀障礙的時間;我本文在高年段教學上舉了比較多的實例。

第一課時教學模式是無法窮盡的,但教學規律是客觀存在的,那就是運用好閱讀期待,強化第一印象,抓住最佳教學時間,運用高超的「鳳頭」教學藝術,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班班通教學技術 的精彩文章:

11張圖告訴你普通家長和智慧家長的區別!您屬於哪類?
家長這樣培養孩子的做題習慣 孩子學習才不會吃力

TAG:班班通教學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