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這本書,一起去旅行吧!

和這本書,一起去旅行吧!

你的氣質

源於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總需要有一個在路上」

世俗的紛擾、生活的瑣碎,人情冷漠的都市、污濁不堪的空氣,都讓人忍不住想要逃離。

厭倦了日復一日單調而平淡的生活,便嚮往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單單是欣賞風景,而是去尋回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旅宿》,描述的便是一場的美妙而奇幻的「非人情」之旅。

在遲暮的春色和朦朧的細雨中,一名青年畫師,遠離塵世的喧囂,背起畫板獨步深山原野,借宿於鄉下的溫泉旅社。

山間的景色、路遇的當地人,無論雅緻還是庸俗,美麗還是醜陋,在畫家的眼中,這些所見所聞都有著別樣的可取之處,可入詩、入畫,化作超然的藝術之美。

《旅宿》不僅是一本精彩絕倫的小說,更是一本華麗的遊記散文。

隨著書中的文字躍入眼帘,似乎有一長卷畫卷在眼前鋪開,文中有畫,場景鮮活,草木、山石、海水在作者的筆下都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的,那麼地鮮活動人。

春天是懶洋洋的,「春睡著了。貓忘記了捕鼠,人忘記了負債。」

月影朦朧下,似乎連海棠也染上了些許傷感:「一個朦朧的人影孤寂地沉浸在月光中,背向一叢花樹,彷彿是海棠。」

仙人掌也是特別有趣的樣子,「像是把絲瓜壓扁壓成飯瓢形狀,條柄向下,一個一個向上連接起來的樣子,突兀得又像是,本來生長在別的地方,突然飛過來粘在這裡的。」

除了辭藻華麗的景物描寫,文中也融入了作者的獨特的美學和藝術觀。畫家在旅途中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實踐了「餘裕」的觀點。

比如在畫家山上跟老婦談家常,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後便點到即止,「如果超過了某種程度,塵世的臭氣就要鑽進毛孔,身體就污垢而不輕快了。」

在故事的敘述中,作者也將自己抽離開來,將「非人情」的藝術理論貫穿其中,「非人情」,即是脫離人情社會,淡化情緒因素,非功利、超凡脫俗的世界觀。

以「非人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似乎本該令人討厭的事情也變得饒有趣味起來了。

比如文中畫家遇到的口無遮攔而技術拙劣的剃頭匠,在「非人情」的眼光下,只是在以無限的春色為背景而表演一種滑稽劇罷了。

而溫泉旅社裡的那美姑娘,在別人看來是神秘而瘋狂的;在畫家的眼中,卻更像是觀看一齣戲劇,而演戲的那個人,就是那美自己。

無論是初宿那晚的相遇,還是海棠花下吟詩的身影、溫泉出浴後的美麗,還有後來畫家與那美熟悉之後,兩個人閑聊、讀書,在「非人情」的相處下若即若離,曖昧而不糾纏。

在作者看來,保持距離的相處有著別樣的自在和美好。

那美無疑是美麗而特別的,「山野有佳人,遺世而獨立」,卻無法入畫。

直到畫家隨同那美姑娘去為參軍的久一送行,看到那美與火車上的流浪漢(那美的前夫)打了個照面。

「那一瞬間她那茫然的神情里,奇妙地浮現著一種從前未曾見過的憐憫之情」,於是畫家「胸中的畫面在這一剎那間完成了」。

那美姑娘臉上一閃而過的情緒流露,是發自內心的真實,也在這一瞬間,把我們從藝術的世界拉回了現實。

藝術有著高貴的超現實性,即使不染尺素,不塗寸絹,眼中有所見,有一顆「藝術之心」,腦海中早就已閃過一幅幅美妙絕倫的畫卷了。

作者在文中說道,「在非人情的天地中暫時逍遙一會兒,是一種醉興。」

如果厭倦了喧囂,不如尋一處寧靜的幽谷,放空自己,隨心而行,超然物外,自在逍遙。

呼吸山野間純凈自然的空氣,傾聽鳥雀拔地而起的呼鳴。

一輩子是一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身心疲累的時候,不如翻翻這本書。

兩代大師聯袂而作的《旅宿》,字句間流淌著自然之美,孤村溫泉,春宵花影,月下美人,夜色朦朧,構織出一方令人流連忘返的世外桃源,為無處安放的靈魂尋一處歸宿。

圖片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調女人書舍 的精彩文章:

「我養你!」「你養得好嗎?」

TAG:情調女人書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