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遊戲引導,科學育兒系列》——當孩子總是玩同一個玩具時,家長們要當心了

《遊戲引導,科學育兒系列》——當孩子總是玩同一個玩具時,家長們要當心了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

孩子長時間一直玩一個玩具好不好?

孩子在玩的時候要不要打斷他?

不同年齡應該玩什麼遊戲呢?

清明節小長假,Sarah老師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們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把,從出生就可以玩的五感遊戲到醫生,收銀員等角色類遊戲,再到不同的沙盤治癒類遊戲,我們不僅享受了各種玩具,遊戲帶來的快樂、刺激,也更深地在荷蘭遊戲理療師Marike的引導下被遊戲深深地治癒了。

不會玩,很可怕

遊戲是一種自然的,自發的,激發孩子各個層面發展的重要方式。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當一個孩子不會玩了,他學習和全面發展的能力就受限了。對於孩子來說,玩就是學習,而對於家長和老師來說,如何引導孩子們玩,就顯得至關重要。

有這樣一種孩子,他們總是一直玩一個玩具,或者一種遊戲,比如有的孩子只喜歡玩車,或者有的孩子一直用重複的方式搭建相同的樂高積木,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問題,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了,而且需要特殊的遊戲引導幫助孩子們重回豐富的遊戲世界。

在我們的大腦中,遊戲區和壓力區是相鄰的,所以會玩的孩子會很好的釋放壓力,相反,不會玩的孩子因為並不能像成人一樣很好的發現、控制和釋放壓力,所以往往不會玩就是壓力過度的表現。只玩一種玩具的孩子,大腦的神經元無法得到充分而豐富的多感官刺激,不僅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孩子的大腦發育,而且對於社交和情感等社會發展也有想像不到的影響。

遊戲引導,變著花樣玩

如果一個孩子總是玩一個玩具怎麼辦呢?Sarah老師這裡也提供給家長們一些建議。

第一步,觀察。通過孩子玩的習慣發現孩子喜歡的遊戲類型是什麼。比如有的孩子喜歡車,車是應用型的遊戲,有的孩子喜歡樂高,樂高是構建類遊戲。(遊戲的分類我們會在下篇重點介紹。)

第二步,加入引導,豐富遊戲。我們可以在孩子們單一的玩具中加入新的元素,比如人物元素(一些卡通的小人兒),引導孩子們思考這些人物是如何共存於他們的玩具中,例如這些人物如何駕車,駕車去哪?他們住在樂高搭建的哪個房間里?

第三步,在同樣的遊戲類型里拓展玩具種類。比如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樂高是構建類遊戲,我們便可以引導孩子發現其他的什麼物品或者玩具可以用來構建呢?不要限制孩子,只要他們覺得可以搭建的材料,不管是軟的硬的,大的小的,我們都可以引導孩子來體驗。

在三部曲的過程中,Sarah老師還是要再苦口婆心的嘮叨一下,千萬不要忘記我們昨天講到的正向強化,即當我們發現孩子進步一點點的時候,就要馬上給予他們願意付出努力的肯定,陪伴他們不斷挑戰自己。

想知道更多如何玩的方法嗎?繼續關注Sarah老師的後續文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父母育兒時最經常犯的8個錯誤
浙大開發新軟體解決育兒難題,兒童亂用手機還需層層設防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