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體檢醫生揭秘:漏掉這幾項檢查,可能耽誤大病!

體檢醫生揭秘:漏掉這幾項檢查,可能耽誤大病!



體檢前需要注意啥?


哪些體檢項不能錯過?
體檢報告如何解讀?


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體檢前


這些事千萬別做!






吃得太油


肝功能結果不準




體檢前一天如果吃了大量高脂肪食物,甘油三酯會明顯升高,有的人血液甚至呈乳糜狀,看上去很渾濁,肝功能等多項檢查的準確性會受影響。




建議




體檢前3天避免油膩飲食。




此外,吃大量高蛋白食物會使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數值升高,造成腎功能出現問題的假象。




建議體檢前兩周,保持平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吃錯食物


造成「假陽性」



大便隱血檢測是大腸癌篩查中使用最廣泛且評估最多的手段。有時吃下的一些食物或不經意的行為,都可能導致這一結果呈「假陽性」。




比如檢測前一兩天吃了菠菜、動物血製品以及豬肝等,或刷牙特別用力,經常有牙齦出血,即使不小心咽了一小口,都會影響檢測結果。




此外,有痔瘡的人如廁太用力,結果也會為陽性。




建議




驗大便前一兩天,要忌菠菜和豬肝,也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




大量喝水


血脂出現誤差






體檢前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導致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檢測出現誤差。




建議




體檢前一天晚上最好別大量飲水,特別是12點以後。體檢當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但最好控制在50至100毫升以內。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不用擔心喝水影響體檢結果而不吃藥,這種做法反而很危險。服藥後再檢查,有助於判斷你的日常身體狀況,以便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準備在全麻狀態下做胃腸鏡的人則必須禁水,以免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誤吸。






體檢時


到底該查哪些項目?






除了每年的常規體檢項目,每個人還應根據自身年齡、性別以及職業等特點,為常規體檢套餐做個加法,量身定製一套最適合自己的體檢項目,為防範疾病布一張無懈可擊的網。




特別提醒




對體檢項目的選擇,千萬不要「一刀切」,要根據

家族遺傳病史、生活方式

前期癥狀

來選擇。




在報名體檢時,最好選擇有健康管理諮詢服務的醫院進行體檢,與醫生充分溝通後,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體檢套餐。




可以每10年做一次加法。年齡越大,患各種退化性疾病(比如骨關節炎、帕金森病等)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要逐年增加

骨關節、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腫瘤標誌物

等檢查項目,或在往年檢查項目的基礎上增加檢查深度。




20歲以上的人




從20歲起,就應該每年對身體的各項基本功能進行一次全面「摸底」,以評估身體基本技能。




同時,從20歲就要開始觀察某些危險信號,以便早期發現腫瘤和其他嚴重疾病,其中生殖系統疾病值得關注。




30歲以上的人




從30歲開始,應該逐漸開始關注血壓和血糖方面的問題。




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有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




血糖監測也很重要,它可能早期發現2型糖尿病。如果你總覺得口渴、疲勞,出現體重減輕等問題,更要提高警惕。




40歲以上的人




從40歲開始,衰老的表現明顯增加,很多癌症風險也增加了。如果你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更應該引起重視!




無論男女,為預防肺癌、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炎,建議每年進行1次肺部檢查。如果是煙民應該縮短檢查間隔。




50歲以上的人




50歲以後每年做1次糞便隱血檢查和肛門指檢,每5年做1次直腸鏡檢查,每10年做1次大腸鏡或大腸鋇劑檢查,以積極預防直腸癌。




60歲以上的人




除了之前關注的項目,身體不適的地方應該引起我們更多關注。




這部分人每年都應當進行眼部檢查、耳部聽力損傷測試。




腸息肉檢查,至少每2年查1次。如果出現便血、便秘或腹瀉且持續超過一周,最好去醫院。




70歲以上的人




建議規律體檢、健康飲食、合理作息。如果有任何不適,無需等待體檢,請針對不適部位及時就醫檢查。




體檢後


8圖讓你讀懂體檢報告




了解體檢表的關鍵指標,這些與健康有關的術語和數字,值得牢記。






圖文來源: 四川名醫、人民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陵掌上醫生 的精彩文章:

今日春分,這有一份大大大大大養生禮包等您接收
都是愛美惹的禍!30歲女性被查出腎病,竟與這類化妝品有關……

TAG:金陵掌上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