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獲得愛的孩子才懂愛

獲得愛的孩子才懂愛

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說一個農夫,在冬天感到寒冷,裹緊了身上的衣服,呼嘯的北風要和太陽公公打賭,看誰能讓農夫先脫掉衣服。北風把更多的寒風吹到農夫身上,農夫不僅沒脫衣服,反而裹得更緊了,北風垂頭喪氣地躲在了一邊。太陽公公笑眯眯地,將溫暖的陽光照在了農夫身上,不一會兒,農夫感到身上出了汗,就脫掉了衣服。

2016年國慶期間,一位被美國夫婦收養的湖南衡陽女孩Rosie 登上了很多媒體的頭條,她只有5歲,患有唐氏綜合症,之前的2到4歲之間,她在衡陽福利院生活,膽小、怯弱,幾乎不會說話,被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父母收養後,她有了4個哥哥姐姐,還有親人的陪伴,在親情的陪伴、關愛與鼓勵下,只有半年多的時間,她完全變了樣,樂觀、開朗,成為了一名活潑的女孩。在其5歲生日時,Rosie 的美國媽媽高興地表示,「你的人生已經被改寫,所有的障礙都在一一清除,你的人生像藍天一樣沒有極限!」 在世界上,也許只有愛,能有如此魔力。

陽光的溫暖,可以用來比喻愛的力量,這是世界上真正偉大的力量,也是我們可以培養孩子具備的一種寶貴能力。一個獲得了很多愛、知道什麼是愛、如何來愛的孩子,長大後很少會有心靈上的匱乏。展示愛的力量,是很多電影作品和文學作品的主題,它也真正具備打動人心的力量。

我們全家曾去南方旅遊,住在朋友家裡,早晨起床後,朋友的女兒要看動畫片,她還在上幼兒園,正是愛看動畫片的年齡。朋友就打開電視屏幕,開始播放一部電影。我本身不大喜歡看動畫電影,感覺都是小朋友愛看,呈呈和愛人還在睡覺,我無事可做,就跟著一起看。

動畫故事挺普通,有國王,有公主,公主愛上了平凡人,可大人看起來並不覺得厭倦。國王有兩個女兒,大公主艾莎具有魔法,可以點石成冰,碰到的一切都能冰封起來,她討厭這種魔力,並擔心傷害自己的妹妹,有意遠離妹妹。小公主安娜比較任性,她愛自己的姐姐,但並不理解姐姐為什麼冷落了她。

安娜喜歡上一個王子,姐姐卻不贊同,慌亂中,姐姐使出了魔法,秘密被大家知道,她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王國,躲到了深山裡,並冰封了道路。安娜深愛著姐姐,甘願冒著風險去尋找姐姐,她在路上認識了賣冰塊為生的克里斯托弗,這是一個淳樸、善良的人。在幫助安娜尋找姐姐的過程中,安娜與克里斯托弗之間漸漸產生了愛情。

在請回姐姐的過程中,安娜被姐姐誤傷,胸中埋下冰柱,姐姐十分懊悔。安娜喜歡的漢斯王子,並不愛她,只想奪取王位,藉機想殺死安娜的姐姐艾莎,為了保護姐姐,安娜被姐姐變成了冰雕。姐姐艾莎非常痛苦,想著如何才能解救自己的妹妹。精靈告訴她們,只有真愛,才能破解艾莎的魔力。艾莎對妹妹安娜的愛,最終融化了妹妹心中的冰柱,王國從此恢復了平靜,安娜和樸實的克里斯托弗也走到了一起。

看到安娜與艾莎的名字時,不少家長就知道,這是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巨著《冰雪奇緣》,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白雪皇后》,深受兒童和家長喜愛。一個結局皆大歡喜的童話故事,因為它對愛的力量的詮釋,受到了世界很多國家觀眾的喜愛,全球票房突破十億美元。我看到一種說法 :漢斯、克里斯托弗、安娜,這幾個主要人物的名字連起來,恰好是安徒生全名的諧音。我願意相信這種說法,這是對世界童話大王安徒生最好的致敬,安徒生給全世界兒童帶來了許多歡樂。

據說,在改編成電影時,電影劇本中的艾莎一開始是「邪惡」的,但主題曲《隨他吧》播出後,大家紛紛反映,感覺「艾莎」並不「邪惡」,只是被誤解了。導演很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感覺,將「艾莎」改造成了後來深愛妹妹的好姐姐形象。在讀到這則幕後花絮時,我眼前不由地浮現出了太陽公公與北風比試的寓言故事,與「邪惡」的姐姐形象相比,一個充滿愛心的姐姐,更受觀眾歡迎,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這不是說明愛比恨有著更大的藝術感染力么?

如何讓孩子學會去愛?觀看《冰雪奇緣》這樣的兒童電影有作用,閱讀一些文學經典也有作用。在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重新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偉大的兒童讀物,也願意再次向家長們推薦,《愛的教育》於20世紀20年代被翻譯成中文,連續多年被列為教育部指定學生課外閱讀讀物。這本書的作者是義大利人亞米契斯,他用日記的方式,展現了一個四年級學生一年的學校生活,講述了同學之愛、父母之愛、師生之愛、陌生人之愛。讀完這本書,你能深深感受到,如果自己和身邊人都具有愛的力量,不斷釋放善意,願意去關心、愛護他人,世界將變得更加溫暖。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擔心,也會減弱很多。書中講述了很多愛的故事,比如,在開學後不久,新來的老師就告訴同學們,老師將要和同學共同度過一年的時間,他的母親已經去世了,同學們就是他的親人,「除了你們,我沒有可以愛的人! 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希望你們也喜歡我!我不願責罰你們中的任何一個,請拿出你們的真心來!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人,給我慰藉,給我榮耀!」 老師有這樣的想法,對同學有這樣的感情,如此坦誠,怎麼會不愛自己的學生,老師也一定會得到學生的愛戴。

學生對老師,也懷有深深的感情,主人公安利柯本人很尊敬自己的老師,他的父親也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兒子。父親的老師年齡已八十多歲了,當父親從媒體上看到老師的消息後,特意帶著兒子去看望老師,並請老師一起外出吃飯。臨走時,因老師年事已高,父親將自己比較輕的手杖送給了老師,換走了老師比較重的手杖。在尊師重教方面,父親為兒子做出了榜樣。

同學之間,感情很真摯,當有殘疾同學受嘲笑時,會有同學挺身而出。而當老師準備懲罰幾個做錯事的同學時,這位有正義感的同學,又悄悄告訴老師,希望老師不要懲罰做錯事的同學,這幾位同學也深受觸動,「太陽」再次戰勝了「北風」。

即使是陌生人之間,也在傳遞美好的情感,書中有一篇故事,講的是兩個原本不認識的少年,在船上相識,男孩父母都已去世,女孩家裡也很窮。他們在甲板上聊天,很投緣。後來,這條船遇險了,船長拒絕棄船,男孩則將生的希望讓給了女孩,留在船上沉入海底。亞米契斯寫出這本書時,是1886年左右,後來舉世聞名的「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發生於1912年。也就是說,20多年前,亞米契斯就寫出了義大利版的「泰坦尼克」故事。

《愛的教育》不是一本教育類教科書,但它的價值,卻超過了很多教育類書籍。任何能力都需要培養,愛的能力也需要不斷「澆灌」。培養孩子愛的能力,需要父母以身作則,對身邊的人保持善意,愛父母、愛孩子、愛親人、愛朋友、愛鄰居。培養孩子愛的能力,還需要多讓孩子看《愛的教育》這樣的文學作品。我曾看過一組流傳很廣的漫畫,表現的是隨著小孩慢慢長大的父母的變化。小時候,父母喂我們吃飯,給我們系鞋帶,幫我們穿衣服,帶我們散步。後來,我們漸漸長大,父母卻逐漸變老,我們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滿頭銀髮的父母開始需要我們的幫助。父母老了以後,需要我們去喂飯,幫他們穿衣服,帶他們散步。

正如這組漫畫表現的那樣,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愛就是這樣傳遞的,孩子多接受愛的信息,心裡儲存的愛也會滿滿的。親愛的家長們,敞開心扉,多發現孩子的優點,真正去愛自己的孩子吧!

(上文選自微言出版 劉曉亮 《陪伴,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言小集 的精彩文章:

TAG:微言小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