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把大象放到冰箱里,你只需要……一隻矮象

把大象放到冰箱里,你只需要……一隻矮象


世紀之交那年的春晚,在一個叫做《鐘點工》的小品中,宋丹丹老師告訴全國觀眾

把大象放進冰箱

攏共需要三步:


第一步:

把冰箱門打開;


第二步:

把大象放進去;


第三步:

把冰箱門帶上。噢耶(^o^)/


一方面,這個回答提供了一種

邏輯上面無懈可擊

的美感;另一方面,在最為關鍵的第二步,卻又

故意忽視了科學性問題

,因此也引得全國人民一陣鬨笑。


那一瞬間的我,卻急得想把腦袋伸到電視裡面,我迫切地想告訴全國人民,其實把大象放到冰箱里

真的只需要這三步

,當然前提是——

找到一隻歐洲矮象


冰箱里放大象的科學解:核心在於矮象。圖片:科學網


不是所有象都是「大」象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一種動物叫做「大象」。人們心目中的大象,或者是現生的亞洲象和兩種非洲象,或者是已經滅絕的猛獁象、劍齒象 。它們有的身披長毛,有的門牙寬大像個鏟子,有的長著四根象牙,可是毫無例外的都是

體型龐大的陸地巨獸

,沒有天敵、威風八面。但是……


和西西里大天鵝在一起的歐洲矮象——恩,它已經成年了。PS:左下角可以看到歐洲矮象和人類體型的對比。圖片:eartharchives.org


矮象的發現直接顛覆了人們對象的認知——原來這個星球上曾經生活過一種

Q版的小可愛象

,個頭就像個蹦蹦躂躂的小馬駒,肩膀還沒有一米高,站在地上,人類可以隨便垂下手摸摸它們的腦袋。


根據出土的歐洲矮象骨骼復原出的成體和幼體相對大小。圖片:Asier Larramendi / deviantart.com


把自己變成小可愛,看起來損失了威風,可實際上給了歐洲矮象帶來了

它們迫切需要的便利

。因為體型的縮小,它們能夠適應各種各樣複雜的環境。從草地到灌叢,從森林到沼澤,矮象們到處都可以找到充足的食物和水源。


又是矮象和大鵝,畫師們是有多喜歡畫大天鵝欺負歐洲矮象呢?圖片:keywordsuggest.org


與此同時,它們的

腦容量和身體相比大得驚人

,因而很有可能擁有遠超龐大祖先的運動能力和靈活性。簡單說,因為體型縮小,歐洲矮象變成了一種可愛又機靈的小傢伙。


歐洲矮象:「我再也不要跟大天鵝一起拍照了!」圖片:Maija Karala / deviantart.com


獨眼巨人原來是它


說來有趣,就是這些曾經蹦蹦跳跳的小可愛,在從地中海的島嶼上滅絕之後的幾千年時間裡,卻被當做了一種

神話中的巨怪

。這樣的變化是不是諷刺又顛覆?


在赫西歐德的《神譜》、荷馬的《奧德賽》、還有很多古代希臘羅馬文學裡都存在一種

獨眼的巨人

。在荷馬的版本里,偉大的英雄奧德修斯在返航途中迷途,在島嶼上遭遇了獨眼巨人波呂斐摩。獨眼巨人把他們關在洞穴里並吃他的同伴。為了自救並營救同伴,奧德修斯用葡萄酒灌醉了巨人,並用燒紅的木樁戳瞎了他的眼睛,然後躲在綿羊的肚子下面逃出了洞穴。


獨眼巨人與奧德修斯。圖片:greekmythology.com


這是一個英勇和慘烈共存的故事,可是等等……


獨眼巨人是地中海島嶼上的巨大生物,頭骨中間巨大的凹陷是它的巨眼,它們有強有力的下頜和粗壯的肢骨,還有大腦袋。這……莫非是在描述矮象留下來的骨骼么?


矮象頭骨正中有一個巨大的凹陷。或許這樣的頭骨獨稱為了眼巨人神話的靈感來源。圖片:archaeopassion / tumblr.com


在今天,至少三十個地中海島嶼上面都發現了矮象的足跡。這些矮象有些是歐洲矮象,有些是歐洲矮象的近親,還有些是猛獁矮象和劍齒矮象。


儘管在到希臘文明的時代這些矮象已經滅絕,但是在塞普勒斯、克里特、西西里這些島嶼上都能夠挖到矮象的骨骼。這些矮象的頭骨大小差不多是人類頭骨的兩倍。由於早期的希臘人很有可能並沒有見過大象,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長著那麼長鼻子的動物。因此他們很有可能根據

頭骨正中的巨大凹陷

,認為這是某些巨人的頭骨。


從這個角度看矮象的頭骨,真的讓人浮想聯翩。圖片ccccomedy / wordpress.com


島嶼規則


其實有關歐洲矮象,我們留下來一個根本性的疑惑沒有回答——它們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小的?


動物體型的變化,可比機器貓變小魔法複雜得多。圖片: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


在地中海星羅棋布的島嶼上,曾經有過一段漫長而又狂熱的時光。很多動物到達島嶼之後,因為水位上升,而被永遠地困在了上面。幾百萬年之後,巨大的古象變成了小馬駒大小的矮象,勇猛的河馬變成了小豬仔一樣的倭河馬,鹿縮小得像兔子。更神奇的是,老鼠的體型卻達到了祖先的八倍大,睡鼠變成了十四倍體型的巨睡鼠,兔子沉重得像頭綿羊……


簡單說,

巨人變成了侏儒

侏儒變成了巨獸

。自然演化像魔法一般顛覆了地中海動物群落。


這就是歐洲矮象的原始祖先——古棱齒象。地球上一度存在過的最大動物的中,應該有屬於它們是一席。圖片:creativecommons.org


為什麼會這樣?這背後的原因充滿了爭論。接受度最廣的一個理論,叫做

島嶼規則


當一個物種被困在島嶼上之後,

食物緊缺

就成為了無法躲開的陰雲。島嶼生活沒有退路,一旦發生乾旱、火災和缺水,一定是那些體型巨大、需要消耗大量食物和水的動物先死去。再加上很多島嶼上面都沒有大型食肉動物,因此大象、河馬這些巨獸完全可以縮小一些以適應拮据卻又沒有捕食者的島嶼生活。


而對於那些體型太小的哺乳動物而言,沒有貓科動物和鼬科動物,也就意味著它們不再需要時時躲到細小狹窄的地下洞穴。這時候身體變大一些,反而可以

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與同類競爭也更有優勢。


簡單說,為了適應島嶼生活而發生的演化,幾百萬年過去,地中海的島嶼上

天翻地覆


不朽的基因


關於歐洲矮象的演化歷史,其實長期以來

存在著重重迷霧

。曾經的研究認為矮象和亞洲象有著高度的親緣關係,而最近的研究則把它們的祖先指向了非洲。這兩個看似自相矛盾、完全不能自圓其說的結論,其實反而指出了象在演化過程中的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化石和DNA分析存在結論的不同。而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古棱齒象演化過程中波瀾壯闊的歷史。圖片:Julien Benolt


在75萬年前,歐洲矮象的祖先古棱齒象完成了非洲-中東-歐亞大陸的漫長旅行。在往後的幾十萬年間,它們遊盪在整個歐洲和西亞大陸上,迅速開始適應複雜多樣的環境,並且和其他的物種發生了

大量的雜交


在這些過程之中,亞洲象、非洲象、甚至看起來親緣關係遠到天邊的猛獁象的DNA,都融入到了歐洲矮象的原始祖先體內。在這樣的大融合過程之中,一個物種變成五個、十個、二十個,不斷變化的體型和習性適應著複雜的環境,又

共享著非洲祖先的血脈

。所以如果DNA測序只是測量了一小點碎片,那麼實在是什麼結果都有可能。


史前群象的群像:猛獁、古棱齒象、劍齒象、乳齒象紛紛在列。圖片:bookcoverimgs.com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那些血液裡面流淌著的DNA雙螺旋,也因此而永遠不朽。一個又一個纏繞著的鹼基對中,記錄著非洲大陸由茂盛森林變成乾旱草原,記錄著西西里島的火山爆發和和煦冬日,記錄著北極苔原的嚴酷,也記錄著亞洲蜿蜒幽深的叢林河谷。


儘管今天歐洲矮象已經不復存在,可是對現生大象種群的所有保護工作,

也保護著一段又一段埋藏在DNA之中的回憶

,保存著這些溫柔巨人在未來的無窮可能。


今天地球上只剩下三種象,保護工作也格外嚴峻。圖片:Martyn Colbeck / gettyimages.com


在最後的最後,讓我們回到冰箱裡面放動物這個話題吧。在一個專門服務於博物學書獃子的晚會上,有人問你,把一隻河馬放到冰箱裡面需要幾步,你該怎麼回答呢?


按照宋丹丹老師的邏輯應該是兩步,第一步把歐洲矮象拿出來,第二步把河馬放進去。


但實際上

只需要一步

——把河馬放進去就好。當然我們需要一隻

倭河馬

,畢竟,倭河馬和歐洲矮象這兩個小可愛,冰箱里

擠擠就能塞下


倭河馬,是一種依然活在我們身邊的小可愛。圖片:worldatlas.com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104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王放。


喜歡他還可以關注


 自然測量員 


ID: 

NatureWanderer


丈量森林,觸摸風雨,拍攝動物






日曆娘の推薦


神話也少不了現實基礎


除了獨眼巨人,你還應該知道:


中國龍、西方龍、

獨角獸


人魚

、河童、麒麟……


各種神秘動物和背後的科學機理


博物學家

帶你解讀


精妙的

偽·科學繪畫


一本正經地科學剖析


亦真亦幻

,盡在此書


快按二維碼,打開傳送門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象科 非洲森林象




本文來自果殼網,

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不想掛高數,你可得拜一拜這隻大貓
深藏心中的疑問:家裡一直在用的海綿,真的是一種動物嗎?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