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常識] 王羲之7個兒子名字都帶「之」字,有玄機…

[常識] 王羲之7個兒子名字都帶「之」字,有玄機…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

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

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

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

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王獻之 中秋貼



書聖王羲之的七個兒子中,王獻之的書法最為有名,父子並稱二王。


其實其他幾個兒子中,書法水平也非常地高,放在書法歷史上,也是博士生導師的導師。


如王徽之的字和老爸學,號稱「得其勢」,拿出手來,都是一流乾貨。


這一家子高才,王獻之(字子敬)和王徽之(字子猷)最為要好,是才情橫溢的代表。








一、任性放肆



王徽之的卓爾不群,隨性自由最為有名。


後世自詡為性情中人之輩,要多看王獻之的典故事迹,才有希望附驥尾致千里,加幾片風雅的羽毛。


徽之住在山陰,夜裡大雪,老王醒來,連叫開門開窗,拿酒來。


看四處皎潔,美景如夢,忍不住站起來踱來踱去,高聲吟誦左思《招隱詩》。突然想到好友戴逵:「要是老戴在一起,那是多麼地妙啊!」


急忙命令備船,馬上出發到剡溪去!

——戴逵住在那兒




船行了一整夜,到天亮時到達剡溪戴家門前,王徽之打個哈欠,吩咐下人,調轉船頭,回去。


隨從一頭霧水,這來都來了,怎麼又回去?


老王說:「我本來是乘興而來,興盡就歸。未必一定要見老戴嘛!」

這名士風度還真讓人不理解。著名才女謝道韞選夫君時只從王家選,王徽之就因為這件事落選了,不過最終中獎的王凝之更是個草包。




徽之臨時借住別人家,就叫下人快去種下一叢竹子。


有人說:「才住幾天,這麼麻煩幹什麼?」


他昂首長嘯,指竹子說:「不行,一天沒有這位先生也不行。」


所以見到竹子,他就忘乎所以。


聽說吳中有個士大夫家裡有好竹子,他就跑去看。


主人聽過他的大名,急忙洒掃歡迎。


老王直接坐驕子到竹林觀賞,流連半天,不和主人打招呼。


看完叫人直接回去吧!


主人氣憤填膺,關上門不讓走。


徽之一看,咦,這個人有脾氣!很欣賞他,賓主見禮,盡歡而散。


無獨有偶,弟弟王獻之有一回到吳郡去看顧家名園,這個顧家是東吳數一數二的世族。


王子敬自顧自地遊覽,指點好惡,旁若無人:「這條長廊不夠曲折,含蓄不足。那片竹林正把水分開,用法很老到!」


老顧正在宴請客人,大怒,讓人把王獻之一伙人趕出去:「對主人沒禮貌,以富貴面目欺負人,就是這些粗俗的鄉巴佬!」


王獻之腳不方便,最後才出門。


他依舊怡然自得,根本不屑與老顧計較。


這種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作派,沒有十足的底氣,是完全撐不起這個場面的。


現代人崇尚的雅痞作風,在一千八百年前就由王氏兄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王獻之《地黃湯帖》




二、不問馬




王徽之任車騎將軍桓沖參軍。


經常蓬頭散發,衣冠不整,對俗務理都不理。


一次處出驟遇暴雨,騎馬的王徽之一頭鑽進桓沖的車裡:「一個人怎能占著一輛車嘛?」


桓沖問他:「子猷啊,你來也有一段時間了,你在哪個部門上班呢?」


徽之說:「經常有人牽著馬匹來去,會不會是馬曹?」


桓沖說:「總共有多少馬?」


徽之:「不問馬。怎麼會知道數目?」


桓沖:「近來馬死了多少?」


徽之:「未知生,焉知死?」




「不問馬」,「未知生,焉知死。」

這些都是《論語》中孔子與弟子對答的話,王徽之隨口就用來應答上司的考察問話,這個無所謂的態度,不是一個狂字概況的了。


王徽之、王獻之一起讀《高士傳》,王獻之說他欽佩東漢井丹的高潔品行,王徽之則說,我還是看好司馬長卿不理會世俗觀念的驕傲態度。


這或許是兄弟倆的不同點了


有一回兩人在一起,突報前面失火,徽之鞋子沒穿就跑,獻之則從容地叫人過來,扶著走出去。


這個名士的氣度上,大家以為王子敬勝過王子猷。








三、休妻娶妻




很小的時候,王家幾個兄弟去拜訪晉的大名臣謝安,謝安就說幾個人中間,王獻之最不凡。


因為他話最少,古人說:吉人寡言。


王獻之小時候學字,老爸王羲之從後面突然出手,想一下撥掉他手上的筆,不料居然撥不動。


老王嘆道:「這小子將來有出息。」




果然王子敬的書法,後來與父親可並駕齊驅。


謝安曾經問他:「你的字和你老爸比,誰的好?」


子敬說:「有所不同。」


謝安說:「好像外人不這麼說?」


子敬說:「外人懂得什麼!」


看來小王對自己的書法水平很有自信。


王獻之不幸的是名頭太響亮。


他原來的妻子是表姐小郗,兩人恩恩愛愛過著蜜糖般的日子。


不料晉簡文帝的女兒司馬道福早就傾慕王獻之的才華,小馬的前任桓濟出事被發配到邊疆。


小馬就對皇帝老爹說,我要嫁給王子敬。


小郗當時有個軟肋,她沒有替王獻之生個兒子。


只生個女兒又夭折了。


這在古時是可以休妻的大理由。


得到消息的獻之不肯,百般推辭不得,他就自殘!用艾草來燒灸雙腳,稱自己是個瘸子,不能娶公主。






王羲之娶公主圖




但公主千般願意,胳膊擰不過大腿,王獻之只好休了小郗,娶來小馬。


後來郗家的長輩去世,王獻之兄弟去坐了坐,潦草地應付後就「我很忙。」


跑了。


搞的郗家人大怒:「如果郗嘉賓還在!鼠輩怎麼敢這樣!」


郗嘉賓是郗家的大才,他死後郗家漸漸沒落了。


其實王家兄弟的母親就是郗家人,他早就看出王家的青白眼,他對弟弟們說:

「謝安、謝萬那些謝家的人來,王家把壓箱底的東西都掏出來款待。見到你們,一杯清茶,平淡無奇。你們以後不要再來了。」


這個王家骨子裡還是有點看不上郗家。


不過王獻之對休妻一事耿耿於懷。


他覺得不行的時候,道士來給他祈禱,問:你有什麼要懺悔的?獻之說,我這一生,只有和郗家離婚一事,於心有愧。










王獻之 東山貼




四、人琴俱亡




琅琊王氏是晉室的肱股之臣,父親是名滿天下的書法第一人,王氏兄弟的瀟洒風度,高邁學識,使他們註定是晉朝野的人中龍鳳。


人人以結識他們為榮。


王徽之去拜訪郗恢,老郗還沒出來,徽之看到客廳里有來自印度的氈毯,驚訝道:「他怎麼有這好東西?」


叫隨從拿回家去!


郗恢出來不見氈毯。


徽之說:「剛才一個大力士背走了。」


郗恢也不計較。


還有一次,徽之外出,碰上桓子野。


倆人不認識,彼此聽過名頭。


桓的笛子吹的非常好,王就說,您能吹一曲讓我聽聽嗎?


桓當時已有盛名,卻立即到徽之那兒,吹了三支曲子,轉身走人。


主客之間,一句話沒交談。


王獻之也一樣無比地吸引人,讓人折服。


謝安曾對侄兒謝玄說:「你見到王子敬,一定不能自已。」


就是這麼看重王家兄弟。


晉孝武帝說過,要選擇女婿,就選王子敬這樣的人物。


可憐子敬居然早早就被皇家給盯上,這個是幸還是不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兩兄弟先後得病,有個術士說他有法術,可以把甲的命數轉加給乙。


徽之說:「我的才能不如我弟弟,把我剩下的年齡都轉給他。」


術士說,你也沒剩多少,轉不來。


沒幾天獻之先去世了,徽之說:「怎麼好幾天沒他的消息,這下死了。」


到獻之家,直接走上靈床,把獻之生前常用的琴取下要彈,不料弦也調不準。


徽之把琴摔在地上:「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啦!」


哭得暈厥過去。回去後一個多月也死了。



王獻之沒有兒子,王徽之的兒子王靜之過續給他。


算是兄弟情深的最後表現。










五、家族榮耀 之








書聖王羲之的七個兒子名字最後都帶之字,這個相當於家徽。東晉比較信奉黃老之術,道教就跟著火了起來,道、玄、靈、之成為取名常用詞,有些家族甚至代代霸佔某個字。


這也從一個側面解釋蘭亭序裡面21個「之」字為啥寫的那麼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油膩導師的3個特點
中國用工荒的真相: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