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堪稱最戲精的藝術家,成功把自己植入到了巴黎著名的地標建築中

他堪稱最戲精的藝術家,成功把自己植入到了巴黎著名的地標建築中

在歐洲大陸的文藝黃金年代,藝術家為貴族、教廷創作了無數精彩作品。可無論名氣再大,藝術家為貴族作畫、雕塑或進行建築設計時都是嚴禁署名的。於是,為了被後世留念,藝術家們總是想盡辦法在作品上留下個人印記,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粉墨登場跑跑龍套,直接在畫里客串一把露露臉。

其中有一位藝術家堪稱「戲精」,因為直接把自己變成了無所不在的圖案,成功「植入」到了巴黎歌劇院的建築中,讓你不看到他都難。

此大神乃巴黎歌劇院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Charles Garnier)是也。

巴黎歌劇院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歌劇舞台,可同時容納450名表演者、 2200名觀眾,其華麗程度讓人目眩神迷,因此被喻為「裝滿金銀珠寶的首飾盒」。

其前身是法國皇家歌劇院,在1763年毀於祝融之災,直到1860年才在拿破崙三世的授意下重新翻新設計。

一開始,當查爾斯·加尼葉把手稿拿到藝術造詣極高的皇后面前時,皇后內心非常受衝擊,認不出這到底是什麼風格。加尼葉回答道:「此乃陛下您的專屬風格。您看到到處懸掛的NE字體嗎,N是陛下(即拿破崙Napoléon),E是您的名字縮寫(即歐仁妮Eugénie),代表雙方的愛情結晶。」皇后被這番話逗的眉開眼笑,於是加尼葉的設計從171件競標方案中脫穎而出,他當時年僅35歲。

千萬別怪皇后沒看懂,對後世的建築學者而言,巴黎歌劇院可以說是困難重重的研究案例,因為此偉大建築幾乎囊括了拿破崙三世之前所有的風格式樣 ——Baroque(巴洛克),Classicism(古典主義),Beaux-arts(布扎藝術)以及Romanticism(浪漫主義),難以被歸類,也難以被超越!

除了逗樂皇帝皇后外,加尼葉本人也很開心,因為自戀的他終於有機會把顏值保留在建築里 ——門口的雕塑、休息大廳里的頭像、舉目可見的自畫像、還有天花板上飛舞的紅衣男子….. 他的面孔出現得實在太頻繁了,讓人難以忘懷,於是後世乾脆也把巴黎歌劇院稱為加尼葉宮殿(Palais Garnier )。

就這樣,動了點小心思的加尼葉,把自己「植入」到了他畢生最輝煌的作品,還獲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機會,作者與作品融為一體,日日夜夜凝視巴黎的清晨黃昏,實現了他心目中真正的不朽。

喜歡這個故事嗎?聽完故事後,是否覺得古典藝術並未如想像中那般高冷,還充滿了趣味與可愛呢?

今年盛夏,鉑會學院將帶領學子造訪巴黎歌劇院,一邊聆聽歷史學教授講故事,一邊探索巴洛克時代的瑰麗與燦爛,把書籍里的大師名字化為活脫脫的生動人物,感受他們的才華與豪情,循著他們的足跡,實地實景感受藝術的極致魅力,體驗獨一無二的課程、沙龍與文化行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鉑會BELMORE 的精彩文章:

TAG:鉑會BEL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