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女人勇敢起來,比完美更迷人

女人勇敢起來,比完美更迷人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熙龍



勇敢是處於逆境時的光芒。


——茨威格




現代社會的節奏如此之快,對女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完美,渴望做的事情永遠不出錯,做的任務永遠足夠優秀,這樣才能確保自己是安全的。




好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內心的安穩和想要的成就。


 


但是,越來越多的女孩,也在社會的要求和培養之下,在所謂的完美中失去了自我,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敢去有所突破,因為突破代表著不完美,出錯代表著我們就是不夠好的。


 


但是其實好與不好,不是由我們的行為決定,而是由我們的內心決定。




01


完美,其實會限制我們變得更好







20世紀80年代,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

曾對五年級學生做作業的情況進行研究,看他們如何應對困難題目,她發現,聰明的女學生總是輕易放棄,她們智商越高,就越可能放棄,而相反,聰明的男孩子反而會覺得這些難題是一種挑戰,他們非常有熱情來做題,他們會投入加倍的精力來解題。


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在於,他們如何應對挑戰,這種區別不僅限於五年級,一份來自惠普的報告也顯示,當男人在應聘時,如果滿足60%的條件,就會提出申請,但是女人,只會在100%滿足條件時,才會去申請職位。




這說明

現代社會希望女孩能夠做到的是「完美」,希望男孩能夠做到的是「勇敢」:




女孩應該做循規蹈矩,看似完美的事情,不要出錯;而男孩永遠的教育是你應該勇敢一些,去做那些具有挑戰性的事情。


 


女孩們習以為常地接受了社會對自己的要求,不敢去做那些看似完不成的任務,或者在失敗過一次之後就再也不敢去嘗試,

因為我們的內心深處有著對於「完美的焦慮」:






  • 如果做不好,我們是不是就被評價為一個一無是處的人;



  • 如果做的好,那就意味著自己是優秀的人。




在這之中似乎都沒有中間選項,因為失敗意味著對我們整個人的評價,而不是對這次事件的評價,在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放棄,只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自然就會阻擋我們更多的路,阻礙我們更好的自我實現。







我們對於完美的恐懼和焦慮,更多的是限制了我們的思維方式,不敢去做,前提是不敢去想。




因為會害怕如果失敗了怎麼辦,會不會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愚蠢的,甚至在我們出現了一點點想要去挑戰的想法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一萬個理由去放棄。




因為成功的概率太低,而我們貌似無法承擔失敗,也無法承擔改變帶給我們的焦慮。




02


無法接納自己,才沒有力量勇敢





電影《時時刻刻》




小微是公司里普通的一名職員,做著循規蹈矩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看似工作努力,但是永遠都在做重複的工作,一般來說在同樣的崗位做兩三年就已經熟悉了所有工作內容,很多男性可能都會想著是否可以晉陞,或者為晉陞做什麼準備和努力。




但是小微從來沒有想過,她覺得把手上的工作做好,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不要出錯,自己就是個優秀的人,但是如果去做更大的事情,所有人都會說不可能,不可以,那又怎麼做的了呢。




在她的心中,自我評價和外界評價都影響著她對自己的看法,如果外界評價是負面的,那麼自我的認知就代表著負面,所以大多數的想法都在自我否定或者他人的否定中無法實現,甚至漸漸地並不去想。




因為,她需要保持自己完美的形象,出錯是很丟臉的事情,做不好是很丟臉的事情。


 


其實,

為了保持完美而不敢去做事情,很大部分來源於不敢自我接納,無法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無法接納自己是可以失敗、可以嘗試、可以看到更廣闊的天空的焦慮。




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寧願在每天重複的事情上謹小慎微,也不要去做自己可能會失敗的事情。


 







  • 勇敢地迎接挑戰,去開拓人生,來源於真正的自我接納。





  • 我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是可以犯錯的人,接納就是有些事情努力了也做不成功,但是經常去嘗試就很可能成功。





  • 我們無需讓外界的評價和自我否定就擋住了前面的路,寧願維持完美的形象,也不願意去勇敢的再走一步。


 


真正的自我接納,是無論我們做了什麼樣的事,無論外界如何評價自己,我們依然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是優秀的人,是自信和勇敢的人。




這不取決於任何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或者任何他人的看法,只取決於我們對於自己的評價和自我認知。


 


接納自己,從相信自己開始,當我們真正的看到了自己,一個具有優勢和劣勢,有優缺點的自己。






  • 我們認可自己的優勢,並且不斷地想要發揮這種優勢甚至說天賦,因為我們每個人本身就是會有擅長的事情;





  • 並且我們承認自己的缺點,有些缺點就是無法避免,但是卻可以彌補。




當我們作為一個完整的人被自己認可,才會有一份信心,我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一個可以擁抱自我的人,這意味著更大的自我實現和勇敢。




03


內心的勇敢,讓我們擁有開掛的人生






電影《時時刻刻》




不要再苛求完美了,因為完美並不能讓我們看到更大的世界,大多數時候,是完美讓我們選擇放棄,放棄更大的自我實現,放棄接納和發現更好的自己,卻在舊的模式中固步自封。


 


因為當我們開始勇敢起來,就會發現每天都有奇蹟發生,就像瑞施瑪·索佳尼在TED演講中所講的:




有兩個高中女生,可以編程作出一款遊戲叫「衛生棉大作戰」,去挑戰經期敏感話題以及遊戲中的性別歧視;




一個16歲的小女孩,寫了一個演算法,能夠幫助識別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抱有一絲小的希望去救自己的父親……


 


這只是數以萬計的案例中的三個,但是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當我們真正地接納自己,勇敢地去做自己不敢做,以前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的時候,就會發現,前方一定有奇蹟等著你。


 


之前在一個短片中,邀請了周冬雨、俞飛鴻、袁泉三位女性人物「說出你的勇敢」:


 




  • 周冬雨說:

    最近做過最勇敢的事情是吊威亞,從高空墜落在離地面一米的時候停住,那場戲治好了所有人的恐高。


 






  • 俞飛鴻說:

    最勇敢的事情是導演《愛有來生》電影,在高原上跋山涉水的拍攝會觸碰到體能的極限,在導演與演員甚至是團隊領導者之間,它需要我挖掘更多的智慧。


 






  • 袁泉說:

    應該在我11歲第一次上台演京劇,面對台下的人緊張得再也不敢看台下,但是還是看著自己的鼻子唱完整場。


 



人生完美不重要,犯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去追求更大的自我實現。




就像音樂家必須作曲,畫家必須畫畫,詩人必須寫詩,這樣他才能最終做到心平氣和,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就必須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內心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我們渴望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我們就可以去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堅持,在面對夢想的時候毫不遲疑。


 


其實勇敢,就是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挑戰更多的極限,在恐懼和焦慮中依舊相信自己,在不斷的堅持和嘗試中,發現更多的奇蹟。




在勇敢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奇蹟,都是不可思議的生命,都是可以成為那個夢想中的自己。



作者:李汭凝


愛普斯心理聯合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兩性情感諮詢師,女性魅力提升導師,婚戀諮詢企業高級顧問,知乎情感心理達人。微信公眾號:斬男記(ID:zhannanji123)


主播 | 熙龍,我用聲音,擁抱你。微信公眾號:聲優工作室。




今日互動




親愛的朋友,你認為什麼可以稱之為「勇敢」?你做過最勇敢的事是什麼?這件事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們的故事。



        課程推薦        




21天療愈之旅,帶你了解5個療愈派別,學習10種療愈方法

找到最適合、最高效療愈自我的方法,在每天的實操練習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詳情參見今日二欄)







點擊「

閱讀原文

」,開啟療愈之旅



點個贊,再走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什麼時候你才敢信,成功是因為你足夠好?
當生活給你惡意,怎樣反擊是最好的選擇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