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比環太平洋1,環太平洋2就像一坨shit

相比環太平洋1,環太平洋2就像一坨shit

給你一張移動磁碟,

一半留你,在你的手機里,

一半留我,在我的發聲里。

作者:弗拉銘哥

編輯:油條

在電影院看到環太2的宣傳海報和帥氣的四大機甲的定妝照,瞬間回憶起第一部帶給我的暢快淋漓的觀影感受。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

上映日期:2018-3-23

電影時長:111分鐘

預告是這樣!

新型四大機甲

西安鐘樓前復仇流浪者

軍刀雅典娜在東方明珠前戰鬥

鳳凰游擊士保衛央視大樓

英勇保護者守護重慶長江大橋

沖著這些,上映首日我就迫不及待的去影院看了環2,沒想到這部續作給我的體驗竟然和幾年前看變形金剛一樣,昏昏欲睡,劇情完全好萊塢流水線的模式,動作戲叮叮噹噹一頓大亂斗,場面混亂,毫無創意,看後真的無比失望,甚至還沒走出影院我已經快忘記任何劇情和畫面了。

現實是這樣!

(奧特曼空降現場?)

(怪獸集合三毛特效?)

(王者榮耀里的魯班七號翻版?)

這幾年類似題材的變形金剛系列中,機器人的無腦大戰,混亂的爆破場面,薄弱的文戲已經成為變形金剛導演邁克爾貝最為人詬病的問題,經典IP已經淪為圈錢爛片,而環太平洋不但不吸取教訓反而放棄前作的優點,去學爆炸貝的套路 ,讓我為這個系列無比惋惜。

對比介紹一下兩部影片吧,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會想到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和我們一樣的生命體存在,事實證明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我們卻看錯了方向,他們不是降臨於天空,而是從太平洋的海底蟲洞來到我們的世界,這就是這部影片的片名的由來。

外星生命來到地球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消滅人類 進行他們的殖民計劃。作為先驅來到地球的是一批龐大、殘忍的怪獸,為了對抗怪獸,機甲誕生了,龐大的機甲需要通過人類的大腦進行控制,為了減輕對駕駛員頭腦的壓力,通常由兩心靈相通的人進行機甲控制,簡單的劇情帶入之後就進入奧特曼打小怪獸的模式,這也是這兩部影片的主線劇情。

回想之前的第一部之所以看的熱血澎湃是因為每次機甲出現都給我一種數碼寶貝變身的儀式感,介紹每個機甲的技能和優勢時就足以吊起觀眾的胃口,期待著和怪獸之間的對決。

GIF

這些都是第一部的燃點,雖然它劇情也是弱項 但看一部十分過癮的片子有這樣的燃點就夠了。 反觀第二部像前面所說拋棄了他獨創的優點,反而是走好萊塢工業化的標準套路真是自尋死路。

前作中機甲身上鋼板,焊接,劃痕 充滿了工業時代的厚重感。這是一種工業復古與現代科技結合產物,而新的一部中基本上沒有了這些細節,除了凹出變形金剛一樣的造型,前作中的特色基本消失了。

環太平洋

環太平洋2

而且第一部中的的機甲打怪獸在本片中也被壓到只有一場,不知道是為什麼,全程都是在演機甲互懟,說好的奧特曼打小怪獸呢?說是機甲大戰,其實還是叮叮噹噹,呯呯砰砰一頓亂錘,動作絲毫沒有設計感,更是缺乏想像力 對比第一部中巨大的機甲舉掄起郵輪對著打怪獸一頓猛揍的視覺衝擊力,機器人硬懟那一套無比平庸。這種硬對硬的互懟觀眾早就審美疲勞了,沒有新鮮元素加進來反覆重複無腦亂錘真的是在浪費錢而已。

有人說這部在劇情上比前作豐滿了,但我看完卻覺得文戲越多越尷尬,身世悲慘的小女孩被選中,經歷生活的歷練,導師的啟迪,走向成功的俗套劇情真的走心么?

但這些還不是死穴,畢竟這是一特效大片劇情能講圓了就行 ,而角色的紙片化才是這部電影的災難 ,除了好萊塢的夢想導師和天賦異稟小天才這類慣用人設其他角色大多數都是紙片人,立不住人物性格,沒有一個角色是討喜的或者讓人看完印象深刻的,所以這樣的人設這樣的劇情真的讓人提不起精神。

最後在讓人不得不注意的中國演員問題。

張晉完全就是個醬油角色,莫名其妙的死於非命,而大甜甜飾演的霸道女總裁稍微有點撐不起來,反而到後面抹去紅唇淡妝出現的感覺更適合她,影片的中最尷尬的其實不是中國演員,而是極其違和感的中文文台詞,只要景甜一說中文就嚴重齣戲,我懷疑這裡中文台詞劇本都是用英文寫的 然後在翻譯成中文,翻譯腔讓人覺得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呢?

說了第二步的諸多不好恰恰對比出第一部的好,為第一部《環太平洋》打call。

當然第一部電影的最大功臣還是導演是吉爾莫·德爾·托羅,之前介紹水形物語時我們也專門介紹過他。他是個喜愛怪獸的超級大宅男 ACG屆的資深老玩家,正是因為他的專業和熱愛才成就了這部電影,而陀螺其實也是這部續集的製片人之一但在這部影片宣傳期間喜歡發推特的他對這部續集隻字不提,由此也看出他對於這部電影也是極其失望的,而製片人的頭銜也只是掛名而已。

環2是爛片沒錯了,不過喜歡科幻、動作、冒險類的小夥伴最近可以去刷部《頭號玩家》,最近各影院在熱映,還不錯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聲帶 的精彩文章:

TAG:發聲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