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除牙齦腫痛和胃痙攣的按摩方位和手法,收藏了早晚用得著

解除牙齦腫痛和胃痙攣的按摩方位和手法,收藏了早晚用得著

解除牙齦腫痛和胃痙攣的按摩方位和手法,收藏了早晚用得著

在日程生活中,有兩種痛經常發生。但是因為不是大問題,很多人都覺得能忍一忍就過去了。說的就是是牙齦腫痛和胃痙攣。這兩種病常見又難受。吃藥也不能馬上見效。有時候忙起來還顧不上吃藥。去醫院看病要請假,挂號,排隊,耗時間。不大的毛病卻是很影響情緒和工作。還好,在中醫看來,只要找對了原因,用按摩的方法就可以緩解或者治療這兩種痛。

具體的方法是這樣的:

1 牙齦腫痛一般是有胃火或大腸有火。

如果是上牙痛就是大腸經有火。伴隨著有大便乾燥,就先從大腸經入手,從上向下找到一些酸疼點,刺激時,牙齦疼痛即止,說明該穴位有問題,只要耐心把痛點揉開到不疼,把經絡揉通,等於給牙齦撤火,隨即就不疼了。一般多按摩合谷穴就可以解決或者減少疼痛了。

如果是下牙痛就是胃經有火。看看是否近吃得過多,生了胃火,可以沿胃經,從頰車穴向下到胃部,依次按揉幾分鐘,給最疼的點及中脘穴拔真空罐,10分鐘,一般一次就見效。

提醒大家,牙齦腫痛不要扛,越早處理,效果越好。找到竅門,可以少吃藥,解疼痛。

2 胃痙攣的主要癥狀是陣發性上腹部不規則的痙攣性疼痛。

不發作時飲食如常,一般情況良好。發作常與情緒變化、受涼和飲食不當等因素有關。許多患有胃痙攣的病人發作較急,其疼痛往往難以忍受。遇到這種情況用來太極導引點穴點按魚際穴和解痙反射點能夠手到病除。

為什麼點按魚際穴可以治療胃痙攣呢?原來魚際穴是手太陰肺經的穴位,而《黃帝內經》中早已闡明了肺經與胃的聯繫。《靈樞. 經脈》說:「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環循胃口,上隔屬肺......」現代的經絡感傳試驗也證實了肺經與胃的聯繫:感傳經中府穴進入胸腔內,沿前胸壁的內表面下行,過隔肌。其左側有兩支到胃:一支到胃前壁,一支到胃大彎;其右側亦有兩支到胃:一支到胃後壁,一支到胃小彎。另外,刺激十二經穴位的胃電圖實驗亦發現刺激胃經、肺經和心包經的穴位可以使胃電圖的波幅明顯加大,說明肺經確實與胃有密切的關聯。不僅如此,在《靈樞. 經脈》中還闡述了魚際穴對胃病的診斷方法。書中說:「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

由此可見,在臨床上胃痙攣常見有寒熱兩個類型:寒型可用螺旋點壓的方法;熱型可用垂直按壓的方法。

這些方法都是中醫經過幾千年來總結出來的。靈不靈的試一下,如果能解除或者減輕疼痛,不是可以為自己贏來治療的機會和時間嗎?總比一直難受,無能為力好的多吧!您是怎麼想的?歡迎討論和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按摩 的精彩文章:

老年人使用按摩椅有哪些正確方法?
實拍!印度街頭「掏耳朵」服務,有錢人才能享受的奇葩按摩

TAG: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