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When I Dream

 All My Tomorrows

Carol Kidd 

00:00/04:32

一:

過去,我喜歡把一堂課比做一趟旅行,最美好的狀態應該就是兜兜轉轉和風而行,所有的美好都來自不經意間的燈火闌珊處。可現在真正開始帶班教課,我更喜歡把一堂課比做一趟跑途,需要帶著孩子一次一次征服從未有過的跑程,亦或是從未到達的目標。這兩種比喻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無疑契合了閱讀教學的兩大板塊:教什麼和怎麼教。沒有這一五里一十里的目標,一堂課便是一次漫談一次沙龍一次午後閑聊,雖有談資的肆意噴發,但終究不會使一個人產生多大變化,更何況是面對經驗很淺的青少年。

明天會有好運氣

作者: [美] 辛西婭·角畑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領讀《明天會有好運氣》這本書,因作者辛西婭.角畑是一個日裔美國人,作品中會大量出現日本元素:日本美食、日本武士刀精神、日本老人生活狀態、日本侘寂文化……這些對孩子來說,或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需要我們閱讀老師引導解釋,可當老師用圓規畫出這個圓,把這些知識包裹進來的時候,我不免開始想,這些知識最後導向的教學目標是什麼呢?讓他們了解這日本社會的林林總總,難道只是十萬個為什麼中隨意出現的幾個為什麼嗎?畫出這個圓的圓規的針腳所在,究竟是什麼?

我這並不是自尋煩惱或者多餘閑想,我認為老師分為三種:初級老師教信息,把「我知道的」教給孩子,而孩子們僅僅完成的,就是「知道」而已,這繁雜的信息堆砌在一起雖有邏輯,但最後也只是斷斷續續不成體系;中級老師教知識,把「我理解的」教給孩子,而孩子們完成的是「理解」,或許還是那堆信息,可所有的信息在老師的妙手下,會有序地成為一個機器的零部件,最後的目標是使機器運轉,於是,每個信息變成了知識,因為它們開始服務最後的教學目標;高級老師教「道」,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說,或許只有高級老師才能用一花一木皆可傳授菩提智慧,釋迦摩尼拈花微笑便可傳道,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這或許只是一個奮鬥一生的終極目標。

於是,我開始找「我為什麼要教與日本相關的知識」的目標,我最終選擇的導向是「作為00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日本」,當我在課堂上最後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當我聽到幾個小男生目露狠光大喊「干他們!」的時候,我知道,我選擇對了。

二:

如何去面對與處理中日之間那還沒癒合的傷口,那一道道傷疤還在不斷撞擊我們,那種黑白分明的悲憤讓成人都很難壓抑,更何況是這群孩子。我承認這個問題會對他們有點難,對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呢?我若找不到一個更妥善的解釋,告訴他們,只能是在他們既定認知上火上澆油。但我想到的,是一種更大愛同時也是更理性的處理方式: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一張圖是日軍侵華的照片,一張圖是當下中國人砸日本車的照片,我開始給孩子們拋難題:我們是否可以用第二張照片的方式,去迫使第一張照片中的罪過,還他們欠下的債。孩子們搖搖頭,的確,他們已經開始能夠理性的判斷,只是不甘心。當然,讓一群正當血氣膨脹的孩子習慣甘心,強人所難。但我仍要告訴他們更理性的方式,便是如南非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所建立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那般,在揭露昔日壓迫者暴行的同時又與其達成和解,在承認人與人之間所能施加的恐怖的同時,仍然保留了一份對於和解的理想情懷。我期待的不是孩子們臉上報復的情緒,我期待的是他們能夠剋制住自己的怨恨,理性的去面對上一代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作者: [南非]德斯蒙德?圖圖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最後,我贈給了孩子們《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中的一句話:中國如果能夠妥善處理往昔的痛苦,就會成為一個更加偉大的國家。沒有寬恕,真的就沒有未來。這是圖圖專門寫給中國人的,他知道這個多災多難的文明古國,太需要一種在苦難中加持的助力,那不是復仇和暴力,復仇和暴力只能生髮出更多的復仇和暴力。所以,我希望孩子們,也能少一點產生暴力的種子,多一點愛的擔當,擁有理性的力量。

「一個初生的人在寫信給這個入睡的世界」

不定期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曾曾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TAG:小曾曾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