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分鐘了解古代神仙家的「煉神」大法:從守一、心齋到坐忘!

三分鐘了解古代神仙家的「煉神」大法:從守一、心齋到坐忘!

我國古代神仙家的修鍊之法,大略有鍊形和煉神之分,而又以煉神為重點。《西升經·邪正章》云:「偽道養形,真道養神。「可見煉神要比鍊形更高明、也更重要。像上清派神仙道教,便以煉神為主要的修持方法。

煉神之道,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盛行。它又包括存思、守一、內視、守竅、心齋、定觀、坐忘等術。具體如何修鍊?昨天,神秘君向大家簡單介紹了存思、內視;今天繼續介紹守一、心齋、坐忘等術:

所謂「守一」,就是閉目靜思至高無上的「一」或氣,使它們常住於自己的身體,使自己精神完全,獲得明覺之心,因此守一主要是守神。

守一的思想源於老子,並被莊子和後世道家所繼承。不過究竟「一」是什麼,各派各家解釋不一。東晉高道葛洪將守一的功夫分為「守真一」和「守玄一」兩法:

「守真一」是一種定觀功夫,和佛教「止觀」法本質相同。其法先虛其身,空其心,內凝神思,身心冥於寂寂之中,氣液相生,真水充盈,自可治未病之疾,消未起之患,有招神卻惡之功;

「守玄一」為存思泥丸(大腦)之神靈,並思如己身歷歷分明,久之體內金水分形,能見自己身外之身,又稱此法為分形之道。另外還有「守三一」(守三丹田)之法,實際上是守竅之術。

而「心齋」之術,來源於莊子。《莊子·人間世》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修鍊此術,首先要專心一志,心息相依,內視返聽,直至心氣合一,心念頓止,漸入渾沌,最後達到一片虛境,便是心齋。此法以虛字為訣要,以聽字入手,以止字轉手,以忘我為究竟。在《莊子·人間世》中,當顏回自稱達到忘我的境界後,孔子便認為是「心齋」了。

煉神達到忘我的境界,也稱為「坐忘」。坐忘是一種無人、無我、無內、無外、無分別的與道合一的境界。彼我兩忘,萬境俱忘,了無所照,方是坐忘。

唐代高道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將修習「安心坐忘之法」,分成了七個階次:

第一層叫「信敬」,「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

第二層叫「斷緣」,即要求「去物慾,簡塵事」,與一切有為俗事相隔絕,除去對物質利益的追求;

第三層叫「收心」,司馬承禎認為物慾之起皆因我之知覺、感覺及思維意識的存在,欲長生則必須「塞其兌、閉其門」;

第四層叫「簡事」,因道家認為身外一切皆是「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故道家養生要求人們簡斷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靜,無動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第五層叫「真觀」,收心、簡事之後,「日損有為,體靜心閑,方能觀見真理」;

第六層叫「泰定」,收心之後還要虛心、安心,心不納外事,也不分心於外界,即「心無所定,而無所不定」;

第七層謂之「得道」,至此達到處物而不染,處動而不散,本心不起而離乎萬境的煉神最佳境界。

水華究靈奧,陽精測神秘。

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神秘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上古第一巫族,傳下了數術之學,是道家的真正鼻祖?
主持秦國變法的商鞅,又叫衛鞅、公孫鞅,其實他姓姬!

TAG:中華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