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敘利亞戰火重燃 中東亂局走向何方?

敘利亞戰火重燃 中東亂局走向何方?

當地時間13日晚,美英法三國以「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為由對敘實施「精確打擊」,亂局中的敘利亞問題再添硝煙。美英法此時出手敘利亞有何考量?多方角力,陷入戰火7年的敘利亞,局勢又將走向何方?

敘利亞之外,更大的戰場是國際政治舞台,是對立中的美國和俄羅斯。敘利亞局勢又會將中東這一「火藥桶」帶向何方?

14日在白宮北側,一名兒童手持標語抗議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名消防員14日在遭美英法打擊的敘利亞科研中心廢墟滅火。(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英法對敘利亞展開軍事打擊後,大馬士革爆發遊行。(圖片來源:美聯社)

再次開炮 美國做好準備?

正在秘魯利馬出席第八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的副總統彭斯14日說,美國政府已經做好再次軍事打擊敘利亞的準備,並將應對敘利亞及其盟國可能採取的報復行動。

新華社報道,被問及為何美國不等化武事件調查開啟就採取軍事打擊時,彭斯說,「美國確信敘利亞政府進行了化學武器襲擊」。

中新社報道,特朗普14日在「推特」上表示,美軍13日晚對敘利亞發動的軍事打擊執行得非常完美,行動取得了最好的結果。

美國防部發言人達娜·懷特當天表示,美國的敘利亞政策並未改變,美軍將持續打擊「伊斯蘭國」,但不會介入敘內戰,美軍下一步將採取哪些行動完全取決於阿薩德政府今後怎麼做。

美軍中將、聯合參謀部主任肯尼斯·麥肯錫同日表示,軍事打擊完成了既定目標,嚴重削弱了敘政府軍的化武實力。任務完成後,全部美軍人員、裝備安全返回。他表示,敘政府軍啟動了防空攔截系統,但未對美軍的軍事行動產生任何影響。而據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行動總局局長魯茨科伊14日說,美英當天共向敘利亞目標發射了103枚巡航導彈,其中71枚被敘軍方擊落,俄駐敘防空部隊處於戰鬥狀態。

在美英法完成對敘利亞的「一次性打擊」後,下一步棋怎麼走?

中新網客戶端報道,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分析稱,第一輪空襲結束後,三國會對空襲結果進行評估,結果出來後才決定是不是有下一輪。

專家分析,不能排除三國「打一輪就走」的可能,但是美英法最主要的意圖還是為了削弱阿薩德政府部隊的作戰能力,而目前看,這一目的還沒有達到,因此,第二波、第三波襲擊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認為,就當前的局勢分析,美英法三國不會直接出兵敘利亞,他們更多的舉動會側重於影響敘利亞國內形勢,並藉此牽制俄羅斯和伊朗。

三國出手 時機有何考量?

美英法三國選擇在此時動武的背後有何考量?

中新網客戶端報道,針對所謂的「化武襲擊」事件,特朗普9日表示,美方將在24至48小時內決定如何回應。12日,白宮又稱尚未作出「最後決定」。而僅僅一天之後,美英法三國就發動了「精確打擊」。

李海東分析,此前特朗普一系列表態的變化搖擺,是因為三國出手需要時間協調,也可能是美國故意向對方模糊自己的意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國富認為,禁化武組織的調查員即將赴敘利亞展開調查,因此,西方三國著急對敘利亞進行打擊。

《北京青年報》微信公眾號「政知道」報道,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則認為,這次有點遲到的軍事行動,背後原因是美國可能擔心打到俄羅斯在敘目標。要知道俄軍在敘利亞分布是很廣的,美國需要留出時間給俄重新部署,美俄相互不願意迎面相撞,這一意圖是非常明顯的。

李紹先認為化武事件是個噱頭。政府軍在東古塔取得勝利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使用化武?這是說不通的。以化武為由打擊敘利亞,已經成為西方國家這幾年屢試不爽的借口。

關於真正的原因,他認為,是西方國家希望對敘政府軍「一統天下」的勢頭有所遏制。

在敘角力 美俄打啥算盤?

在敘利亞局勢中,美俄之間的角力一直備受輿論關注。

中新社報道,CNN 14日指出,美國這次「一次性」軍事行動的真正影響將是導致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進一步惡化。

「此次打擊將使俄美關係跌至冷戰以來的谷底,此前傳言的俄美關係改善可能性將不復存在。」李國富指出,今後在敘利亞戰場,俄羅斯可能會加大對巴沙爾政府支持的力度,並加大對敘反對派的打擊力度。同時,俄羅斯還將排解西方國家和美國的地區盟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影響力,這就會產生美俄和歐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博弈,一定程度上造成局勢升溫。

面對外界關於美俄軍事衝突的憂慮,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董漫遠認為,儘管未來一段時間中東的美俄博弈會加劇,但俄羅斯不會與美國發生直接的軍事對決。

專家分析指出,未來一段時間,美俄在敘利亞的行動應該還是「美國出招,俄羅斯應對」的模式。敘利亞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途在於國際社會共同努力,通過政治對話解決。

中新網客戶端報道,「美英法此次的行動或將加快美俄在敘問題上最終攤牌的進程。」李海東說。

在李海東看來,此次行動加劇了敘利亞國內已有的動蕩混亂。「若美英法將阿薩德部隊作戰能力削弱,會使得其國內更多反阿薩德的武裝力量重新在戰場上活躍起來,從而使敘利亞亂局的政治解決進程遙遙無期。」李海東說。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分析,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打壓巴沙爾政權以牽制俄羅斯是必須的。保持一定的軍事壓力,在合適的機會適當打擊一下敘政府軍,是特朗普最好的選擇。這種軍事壓力可以把俄羅斯拖在敘利亞。美國吃准了一點:敘利亞是普京絕不會輕易放棄的地方。對敘利亞撒手,將對普京個人政治威信和執政基礎造成極大威脅。

總之,現在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戰爭,既不符合俄羅斯利益,更不符合美國利益。

俄要譴責美國 安理會未通過

聯合國安理會14日未能通過由俄羅斯起草的旨在譴責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的決議草案。安理會15個成員中的3個投贊成票,8個反對,4個棄權。

新華社報道,這份決議草案的內容包括「譴責美國及其盟國違反國際法及《聯合國憲章》,對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進行侵略的行徑」。

在投票前安理會召開的敘局勢緊急會議上,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里·涅邊賈指責這次軍事行動是「國際舞台上的流氓行為」。俄總統普京14日發表聲明指,美國及其盟友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是侵略行為,俄對此予以強烈譴責。

中新社報道,當天參會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敦促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在當前「危險的情況下」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使敘局勢升級和加劇該國人民痛苦的行為。

美英法三國代表堅稱有足夠證據證明敘政府使用了化學武器。而應邀參會的敘利亞代表稱,美英所謂「化武襲擊」報道出現後,敘政府第一時間邀請禁化武組織進行調查,空襲發生時調查人員正在赴敘途中。他指責美國等發動空襲是為了阻撓調查人員順利抵達現場調查,以防止調查出對其不利的證據。

中方:政治解決是唯一出路

14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表示,中方一貫堅持和平解決爭端,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

中新社報道,馬朝旭指出,任何繞開安理會採取的單邊軍事行動都有悖《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將給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增添新的複雜因素。中方敦促有關各方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舉動,回到國際法框架內,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中方認為,應對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事件進行全面、公正、客觀調查,得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可靠結論。在此之前,各方不能預判結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4日也表示,中方認為,政治解決是敘利亞問題唯一現實出路。國際社會有關各方應繼續支持聯合國斡旋主渠道作用,共同為推動敘問題最終得到妥善解決付出不懈努力。

華春瑩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關注中國在敘利亞公民的安危,駐敘使館同他們保持密切聯繫。「目前,他們都安全。」她說。

敘政府軍將迎重大軍事勝利

敘軍方14日宣布全面收復首都大馬士革東郊東古塔地區。有分析稱,敘政府軍將迎來收復阿勒頗以來最重大的軍事勝利。

新華社報道,聲明說,隨著最後一批反政府武裝撤離東古塔地區杜馬鎮(此前據稱發生化武襲擊的地點),政府軍現已全面解放東古塔。東古塔曾是反政府武裝在大馬士革周邊的最後要塞,杜馬鎮是反政府武裝在東古塔的最後據點。

中新社報道,東古塔2012年被反政府武裝組織佔領,隨後政府軍對東古塔進行了長期包圍。今年3月下旬,東古塔多個武裝組織先後與政府軍達成撤離協議。

新華社報道,敘外交部14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英國和法國對敘發動導彈襲擊。敘利亞通訊社報道,伊朗總統魯哈尼14日致電敘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強調伊朗一貫支持敘政府和人民。

敘利亞戰火時間表

2011年3月,敘利亞15名少年因為在學校牆上畫反政府內容的塗鴉而被捕。敘利亞抗議活動由此開始。

2011年4月,敘政府出動坦克鎮壓反政府示威。

2012年2月,新憲法生效,敘利亞進入多黨制時代。新憲法規定總統任期為7年,只允許連任1次。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任期將在2014年結束。

2012年8月,敘總理希賈卜叛逃加入反對派組織,成為敘政府變節的最高級別官員。

2013年9月,聯合國公布了對8月21日大馬士革郊區化武事件的調查報告,稱敘境內確實有化武被大規模使用,火箭發射來源離總統府很近。

2013年9月,美俄就敘化武問題達成框架協議。

2014年7月,巴沙爾·阿薩德宣誓就任敘總統,開啟第三個7年總統任期。

2014年8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敘利亞交給國際社會的化武已經全部銷毀。

2017年4月,美國向敘空軍基地發射了50枚戰斧式巡航導彈,作為對化武事件的回應。

2018年4月,美英法以「敘政府使用化武」為由對敘實施「精確打擊」。

「阿拉伯之春」已7年 阿薩德堅持不交權

敘利亞危機,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延續。

2010年底,突尼西亞大學生布瓦吉吉因失業而無照販賣水果,攤位遭城管暴力取締,絕望的布瓦吉吉在政府門前自焚。在失業率高居不下的突尼西亞,慘劇迅速引發了全民共鳴。很快,突尼西亞全國陷入了騷亂。2011年1月,總統本·阿里連夜出走沙特。「阿拉伯之春」在這個北非小國被點燃。

隨後,埃及、利比亞、葉門等國紛紛陷入亂局,執政多年的政治強人們紛紛下台,坐牢的坐牢,慘死的慘死。唯有敘利亞,自2011年3月15日爆發騷亂以來,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至今不肯交權。

當年處在風口浪尖的阿拉伯領導人中,巴沙爾·阿薩德是最年輕的。生於1965年的他,是敘利亞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次子。上世紀90年代初,巴沙爾棄醫從政。2000年,執政30年的哈菲茲·阿薩德逝世,時年35歲的巴沙爾接班。

來源:僑報網綜合報道

- END -

華 語 智 庫

更 多 專 家 解 讀 可 按 國 家 查 看 文 章

長 按 下 方 二 維 碼 , 關 注 本 公 眾 號

專家 | 深度 | 權威 | 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智庫 的精彩文章:

這麼多年,我們一直把人家國家名字叫錯……
薇拉:《多想活著》是血性的巧合

TAG:華語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