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國防部主要武器系統價格上漲10%

美國國防部主要武器系統價格上漲10%

2018年4月4日,據防務新聞網站報道,2017年美國國防部主要主要武器採辦價格預計上漲10%,計劃成本從1.74萬億美元上漲到1.92萬億美元。

這些數據是周二發布的美國國防部年度《選擇性採辦報告》的一部分。該報告涵蓋了83個重大武器採辦項目。

雖然報告一開始指出成本增長部分是由於選擇性採辦清單中新增了一個重大項目,即CH-47F運輸直升機現代化項目,同時若干項目的採辦數量有所增加。但這些成本增長是採辦項目的必然結果。

這些項目中只有兩個來自海軍的項目違反了納恩-邁科迪法案,即政府的單價增長標準。

綜合防禦電子對抗(IDECM)項目嚴重違反了納恩-邁科迪法案,該項目單價增長率幾乎達到132.5%。這主要是由於Block 3項目的採辦數量削減,而採辦量削減是國防部由於世界性「挑戰轉變」而採取其他解決方案的結果。

同時,近海戰鬥艦任務模塊顯然也違反了納恩-邁科迪法案,這依然是由於採辦數量削減導致的。海軍決定將任務模塊的採辦數量由64套減少到48套,自然會導致單價的上漲。

國防部最大的採辦項目,即F-35聯合打擊戰鬥機項目的成本基本保持不變,僅減少了3.5億美元。國防部估算F-35機身及其配置的F135發動機的總採辦成本將達到4061億美元。

報告指出,「總體而言,由於Block 3F能力的全面交付,F-35的開發工作維持穩定。運行與維護成本預計將在『里程碑C』決策點更新,預計在2019年4月」。

陸軍方面大部分項目的成本增加是由於計劃量增加及採辦時間線延長。

例如,「制導多管火箭發射系統」(GMLRS)及其替換彈頭項目成本的增加是由於陸軍計劃追加購買52760枚火箭,並將採辦時間從2024財年延長到2033財年。

海軍陸戰隊同樣計劃購買更多的聯合輕型戰術車,而陸軍計劃追加購買538套「愛國者-先進能力」-3導彈分段增強型導彈(即PAC-3 SME)。

導彈防禦局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項目成本同樣增加了72億美元,原因是項目主要性能的增強,包括針對太平洋地區威脅的敵我識別雷達、部署在夏威夷的另一套雷達以及在位於阿拉斯加格里利堡的發射井增加20枚陸基中段防禦系統攔截彈(GBI)。

這些資金同時用於在格里利堡一號導彈發射場建造兩座發射井,以安置新的GBI,建造六座輔助設施以為64枚部署狀態下的GBI中的44枚提供維護保障,並延長海基X波段雷達的海上部署時間。

此外,追加採辦100枚「薩德」系統攔截彈、16枚「標準」-3 Block IIA導彈以及62枚「標準」-3 Block IB導彈的行為同樣導致了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項目總成本的上漲。

空軍方面,聯合直接打擊彈藥(JDAM)項目的成本增加幅度最大,達12億美元左右,增長率幾乎達到12%。目前國防部估算的採辦成本大約為114億美元。

然而,該筆上漲是由軍方計劃購買數量的增加導致的,而不是由任何技術問題導致的。大部分成本增加(約9.113億美元)是由於JDAM尾翼的採辦量增加了35000套導致的。

報告同時指出,JDAM生產需求的增長、空軍對「武器儀錶遙測工具組件」需求的提升及海軍評估的改變同樣導致了採辦成本的上升。

其他主要的成本增加與GPS系統現代化有關。例如,「作戰控制段」(或稱OCX)項目將為下一代GPS衛星星座建造新的地面控制站,該項目成本增加12%,達61億美元。增加的6.653億美元是由新需求以及未來五年撥款額度的增加導致的。

「軍用GPS用戶設備增值1」項目成本增加2.651億美元,增長率23%。價值14.3億美元的新計劃與新通過的「里程碑B」成本估算以及由國防部層面的撥款調整所導致的更為深遠的變化有關。

由於2018年的數據反映了國防部推動的將重大採辦項目管理工作由負責採辦、技術與後勤的國防部副部長轉移到各軍種的初步成果,未來幾年追蹤上述項目的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負責採辦與維護的國防部副部長(負責採辦、技術與後勤的國防部副部長職位的兩個繼承者之一,於2018年2月1日設置)艾倫?洛爾德表示,她將把若干關鍵項目維持在自己的直接監管下,而日常項目的優先管理權已經移交各軍種層級。今年1月1日,空軍已經接管了21個項目的直接監管權,陸軍接管了18個,海軍則接管了34個。

(藍海星:謝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海星智庫 的精彩文章:

雷聲公司將研發無人機集群控制技術
美海軍DDG-1000驅逐艦將承擔新使命任務

TAG:藍海星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