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雨過後的禪思潤

小雨過後的禪思潤

步入窄窄卻高高的山門,一個身材高大、寶相莊嚴、肩著袈裟、合什行禮的大和尚迎面而至,他就是住持心平大和尚。他虔誠施禮,引我三人前行入堂,一幅書寫著「以戒為師」的匾額吸住眼球,遂意請教。住持微笑釋說:戒就是師,師就是戒。語簡詞妙,禪意深長。夕陽從無梁殿、銅殿瀉下,打在古舊的青石板上,暖洋洋的,穿過一段暗暗的走廊就到了戒壇堂。戒壇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前設照壁,上有「佛制戒壇」匾額。此戒壇原為木結構,1663年,見月律師改為石戒壇。住持不緊不慢地釋說著戒壇和受戒的情形:佛教律宗奉行三壇大戒,即:沙彌戒、比丘戒和菩薩戒。其受戒是一種皈依佛門的儀式,戒台上端坐高僧,受戒者要穿過一個黑色的通道,經歷佛與魔的心理考驗,若此僧心生魔念或施以惡道便不能通過,更上不了戒壇,有的甚至昏死在通道之中,謂之「頭上三尺有神明」,你的心靈與行為同樣受到佛戒的監審。住持繼續釋說道:這是一種層層遞進的受戒過程,僧尼受到菩薩戒時,就要在頭頂香烙戒疤,到那時才算作真正的皈依佛門,為僧悟佛。不過,現今從以人為本考慮,已經不用香烙戒疤,只要僧尼潛心修行,登上戒壇,層層受戒之後授予戒牒,可謂完成了「三壇大戒」的學業,便可懷揣戒牒行之天下,傳佛悟道去了。這一番釋說,讓我們感到隆昌寺「三壇大戒」的嚴規與威儀,真乃是道有道門,佛有佛規,入哪一扇門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都要經受磨礪,都要付出努力與心血,甚至皮肉與精神。

入夜,古剎安謐。月光照在「見月望月」的石碑上迫人思古。住持介紹說:見月師律,為隆昌寺第二代律祖。可以說,隆昌寺以「律宗第一名山」而蜚聲佛界,幾百年久隆不衰,就是見月律師夯下的立宗律戒的堅實基礎。尤是他修定的隆昌寺律宗「十約」,風聞四方,佛譽隆起,人咸贊仰。心平大和尚對見月律師住持隆昌寺30多年,常住物不曾寸絲著身,一文歸己的「清廉賢愚」的風範敬佩至深,他感觸頗深地感慨:正因見月之風延續至今,才有隆昌寺的長久鼎盛。此番感悟之語,如同「灌頂」,讓我等三人通體舒暢,禪思開悟。天未泛白,已傳來寺中僧人早課的經誦。隆昌寺平日僧尼不足百人,只有到了開壇受戒之時,才會雲集各地僧尼,因此早課的氣勢少了些恢宏,卻多了幾分叢林寺院的清寧與神秘。體證僧眾生活,用齋飯也算作一道功課。齋堂排滿了條桌條椅,可供千人用齋。我不解地看著桌前這三隻空空的藍邊大碗。齋前,住持曾告知,齋堂用齋不能言語,不能出聲,更不能浪費一粟一菜一湯。若要添飯加菜,只作手式,一切均在身形語言表示。僧廚提桶打齋,一碗素菜,一碗米飯,一碗素湯。這時候,我們才知道僧人用齋為何要放三隻碗了。隨僧眾用齋,遵循寺規,埋頭用齋。不一會兒,就有僧人示手加齋,而我們寺外俗人連這三碗飯菜素湯一半都難以咽下,由於寺規,我等只好咬牙吞咽,到了僧人們齋完走盡,我等還未用完。住持寬仁地勸我等放下齋碗,並說:你等乃入世之人,不必勉強。我等聽後如芒刺在背,一狠心將碗中殘齋用完。住持笑了,我等也笑了。真可謂一餐齋飯的體證,讓我們真正體味到皈衣佛門,修性悟道的艱辛了。

寶華山

俯瞰寶華山,我問住持隆昌寺鼎盛時為何要用九百九十九間半的建築以示宏偉輝煌?住持笑而不答,卻帶我們來到大殿。他讓我點燃一炷香,並示意看燭台下那淺淺的一箱凈水。他告訴說:那就是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的含義所在。九字除了代表長久,代表最大和吉祥,九五之尊,以及所有數字里最大的數字外,九百九十九間半還代表了永遠地接近圓滿,卻始終沒有圓滿。因為圓滿了就到了盡頭,所謂滿則溢、盈則虧,任何事物一旦到達巔峰就一定會開始走向它的背向。所以永遠地接近圓滿,不達圓滿,才是真正持久的圓滿。這一番禪語如同棒喝,讓我通目放光。是啊,永遠不停地向巔峰攀沿,卻永遠不到達巔峰,永遠地接近和永遠地努力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圓滿。最好的圓滿就是,一切都只是過程,一切都還在繼續,一切均在奮進,謂之生命不息,追求不止。這才是真正的悟佛之人,才是真正追求思想的人,才是一個真正有生命的人。

在沒有體證佛寺生活之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進寺體證之中,有所感悟,大有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感覺;而當我離寺開悟之後,卻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體證佛家一日,如同雨過心田,潤潤甜甜的,這雨,也許就是佛家常說的法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泥塑的菩薩拜他有用嗎?
不管你一天念多少佛,只要還有分別執著,你所修的叫有漏的福報!

TAG:般若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