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普通人如何快速入門心理學?

普通人如何快速入門心理學?

時間不會等你



每天多一點學習



彭縈   改變自己主創


ZeeTea CEO | 創業者 | 撰稿人 | 性格分析師




感覺中國影視和美國影視最大差距在於編劇的心理學水平。




《心靈捕手》真的是美國電影心理學水平上的重要轉折,在那之前的電影都是什麼原生家庭問題嚴重的男人去找女心理諮詢師治療,然後他們愛上了彼此治癒了彼此從此幸福生活在一起這種非常可笑的情節。




但最近幾年美國編劇都開始深挖心理學分支了。《心靈獵人》講犯罪行為學的起源,《追緝:炸彈客》是 BAU 側寫員的起源,《億萬》對財富和慈善有深刻洞見,《大小謊言》對 sociopath 人格的描繪,《西部世界》對人類自我意識模型的探尋,《捫心問診》對心理諮詢真實場景的原樣複製… 真的都是大師級的。



看美劇,學心理學。這就是我給大家的入門心理學的建議了。




普通人如何快速入門心理學?


作者:

高太爺


來源:

高太爺(ID:gaotaiye0504)




「心理學」,確實已經成了一個熱詞和熱點領域,這在十年前,還是難以想像的。那時候,我老家的人們,聽到

「心理學」

這三個字,還覺得是算命之類邪乎的東西。



為什麼會現在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本質上,是時代改變了。




十九大不是說了么: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過去了,我們現在要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美好生活,而心理生活的健康幸福,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



更不用說,我們現在還要追求自我發展:學習——教育心理學;職場——組織管理心理學;社交——社會心理學……心理學的用處越來越多了。


 


於是乎,最近有不少朋友向我取經:




老高,我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可是沒有什麼知識基礎,買了幾本國內高校的心理學教科書一翻,興味索然,網上和書店裡暢銷的和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一抓一大把,可是買下來讀讀又覺得太水了,花時間去讀它們似乎沒什麼意義。怎麼樣才能快速入門科學的心理學呢?你能不能寫一些有乾貨又不枯燥的入門文章呢?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但好問題,往往不好回答。我思考了好幾天,總結了一下初學者學習心理學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一共三點:




第一:對心理學的學科思維方式首先要有一定的認識;


第二: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性重點學習心理學的若干方面,並把所學用到生活工作上去;


第三:對生活中充斥的

「偽心理學」

,要有一定的鑒別的能力。




我們分塊講。




-  01  -




首先,要入門心理學,就要認識這個學科的思維方式。





關於這一點,有一種常見的觀念:「心理學,不就是整天研究那些每個人都知道的大眾常識嗎?」比如說,人類有從眾心理,人有團體偏見,等等。




錯——但也不全錯。




心理學研究的,確實有不少大眾常識——當然不僅僅是這樣。可是,心理學有它的一套科學的思維方式,這讓它和大眾常識有著天壤之別。




這種思維方式,就是可證偽的科學研究方法——特別是實驗。




怎麼講?




我們可以想想

「大眾常識」

,大眾常識往往是口耳相傳的一個結論,或者是坐在椅子上靈機一動想出來的妙語金句,但是,沒有科學的證明,沒有嚴謹的過程,所以大眾常識,出錯率很高,更關鍵的是,我們沒辦法判斷他說得對不對。




心理學為什麼要對這些

「大眾常識」

進行

「重複研究」




正是為了檢驗這些常識的正確性——事實上,確實有不少大眾常識被心理學研究否定了。所以老高的文章,在給出結論的過程中,一定會引用幾個研究,保證文章的嚴謹。




請各位記住這一句話(劃重點),

科學心理學的知識,不一定是正確的,但一定是可以被檢驗正確與否的。

在這方面,我推薦一本書,《改變心理學的 40 項研究》




這部書展示了心理學史上最有名的 40 項研究,並介紹了這些研究的後續進展和相關研究,了解了這 40 項研究,你就可以大致理解科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了。


 


-  02  -




第二點,簡單地說就是八個字:「各取所需,學以致用




要快速入門心理學,誰都知道,為了科學起見,最好是看高校的教科書,可是國內教科書寫得確實糟糕,往往就像是考研複習知識點全集一樣——

乾貨

太干,還是硌牙。




所以,我一般向我的朋友們推薦外國的教材,特別是津巴多大師的《心理學與生活》。




津巴多就是著名的

斯坦福監獄實驗

的研究者,

路西法效應

的發現者(斯坦福監獄實驗研究模擬監獄中,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的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的影響,發現人類之惡可以直接由情境造成)。




這是我個人認為,普及心理學最好的教科書,翻譯這部書的,也是國內頂尖的心理學團隊。


 


可是,我發現一個現象:幾乎所有被我推薦了這部書的朋友們,一開始都是歡天喜地的下單,最後垂頭喪氣地告訴我沒看完。




為什麼?




一句話:心理學範圍太大了。




你翻開《心理學與生活》(以第十六版為例)就會發現了,一共六百多頁,18 章。




一般小白眼中的心理學,就是弗洛伊德,心理醫生,可是《心理學與生活》會告訴你,

心理學的定義,是「關於個體的行為及精神過程的科學研究」。

視覺、聽覺、知覺、智力測驗、人的畢生發展,都屬於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這就讓人望而卻步了——但老高要對你說,不要怕。




有好的入門書是不夠的,還要有正確利用入門書的方法。怎麼講?首先就要破除一個觀念:看書就要按部就班地來,而且要看完。




錯。




各位要明白,大部分人不是心理學專家,即使你是心理學專家,可能也只做心理學的幾個方面,因此:在掌握了心理學共有的基本思維模式之後,我們就可以尋找自己最感興趣,對我們最有用的部分進行閱讀。




比如,你學心理學主要是為了了解人類的記憶機制,從而學習記憶術,提高自己的記憶能力,那你就可以直接翻到

第八章 記憶

那一塊。




心理學的範圍很大,你不了解第四章

第四章 感覺

的內容,也不會影響你對記憶的理解,即使涉及一些,你可以查查這本書的索引部分,或者直接百度一下,就補上了。進一步地,你就可以看一些記憶學的專著——比如艾賓浩斯的《記憶力心理學》。




-  03  -




第三點,也很重要:我們要能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學,什麼是

偽心理學




這方面,我推薦兩本書籍:第一本,是加拿大基思·斯坦諾維奇教授寫的《對偽心理學說不》。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對科學心理學和偽心理學種種特點的對比,因此,你不僅僅可以從這本書里學到怎麼判斷生活中的偽心理學,也可以進一步理解真正的心理學。舉個例子:星座決定性格、人生的說法,無疑是偽心理學。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星座?




很簡單,因為星座的性格運勢分析,基本都是泛泛而談(例如:

你有些內向,但內心奔放;你很體貼,樂於助人,但在某些時候,你也會發現自己有一點自私

——等於沒說),




可以適用在每個人身上,而大多數成年人都會認為泛化的個性總結都是準確的,並且都是對自己獨特的描述——這就是著名的

巴納姆效應

——這也正是手相學和占星術的基礎(Kelly, 1997, 1998)。


 


第二部,是美國史蒂芬?布萊爾思的《不靠譜的偽心理學》,這部書的副標題是

破解心理囈語的迷思

,所以這本書的結構,基本就是對二十三碗影響力最大的心靈雞湯的批判——比如

只要想學,你就能學會

生命由你把握

之類,讀了這本書,對於這些誇大主觀因素的

積極心理學

,有祛魅的效果。




另一方面,這本書的作者,也是業界比較有名的臨床心理學方向的專家,你也可以通過從這些對雞湯的批判中,找到心靈治療的良藥。


 


做到以上三點,我想,你就可以說是入了心理學之門。




萬事開頭難,究竟難的是什麼?




實際上就是領域的門檻——思維方式&對錯誤觀念的辨識能力——不容易跨越,一旦你跨越了這個門檻,你就能快速走下去了。


 


當然了,要真正入門心理學,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和努力,這篇文章只是提綱挈領地介紹了入門心理學的方法和注意點,我也不可能在剛剛短短几分鐘的閱讀時間裡,讓大家統統變成心理學專家。



本文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高太爺(ID:gaotaiye0504)


封面圖 by ástor Alexander




本周末的會員語音




你是拖延症重度患者么?你知道是什麼促使你長期堅持做一件事么?本周末是「自我管理」系列第二期語音,主題是「執行力管理」,彭縈會在語音中和你分享如何開始並堅持的訣竅。




今天你做了什麼改變




一個人的人生,最終能獲得多大的成就、到達怎樣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管理。你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財富?要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學習如何給自己招兵買馬,排兵布陣。




彭縈接下來的四周會圍繞「自我管理」講四期語音,分別是時間管理、執行力管理、精力管理、情緒管理,上周是第一期語音「時間管理」,下面是會員反饋:




@會員 阿釗正傳




關注改變自己已經有 3 年多了,但是加入會員是上一周開始,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就是要成為一個更優秀的自己。




今天從時間管理的四個法則裡面,感受最受的是法則 123.




法則1:任何時候在一個時間段只做一件事情,比方說邊刷網頁邊查資料,自己日常工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打開網頁翻資料,忽然搜到了知乎,一刷知乎半小時沒有了。




法則2:兩分鐘事情的兩個步驟,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經常完不成,是因為經常去處理領導和其他同事的事情。明天開始要盡量避免,不能讓自己總是因為這樣加班。




法則3:能分配給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分配給別人去做。用錢來買時間,讓自己從事突破舒適區和深度思考的事情。




謝謝彭縈的分享。




@會員 k




聽了彭縈這次的「時間管理」錄音後深以為然,

我自問自己是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不容許自己的計劃時間段里有其他的小動作。彭縈在錄音里提到的問題我也有陸續遇到過,大部分也像錄音提到的辦法那樣解決了。




然而,一直有一個困擾我的問題是,有時候當我終於留出時間做重要的事情時,卻發現我的狀態不對勁,支撐不起自己想要做的事,如果硬著強迫自己去做,完成事情的效果很差,我自己也會不滿意,這樣其實也是對時間的一種浪費吧!




而目前,我暫時是在準備一件重要的事項的同時準備另一件次重要也不會很費勁的事情,或許按自己的精神狀態做調整,可是有時候客觀狀況不容許,而且這樣還會很被動。我想這應該是涉及到

「精力管理」

的內容吧,所以真正做好

「時間管理」

還需有考慮更多的因素,結合自己的實際,而我還在繼續摸索中。





現在就加入會員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改變自己會員,就可以在本周日聽到上期語音

「時間管理」

作為額外福利。




想知道

會員

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 秒鐘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改變自己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見沒見過世面,就看這四點
你的老闆,才是你最重要的人脈

TAG: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