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藝術創造 智能也無妨

藝術創造 智能也無妨

原標題:藝術創造 智能也無妨


  如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新科技。同樣的,在這個技術革新的時代,大量的新型媒介、數字與互聯網技術,也為藝術探索帶來了豐富的新形式和新角度,隨著技術藩籬的不斷突破,新媒體藝術的邊界和形式也在不斷拓展。虛擬的、多維的、交互的、沉浸的,日益蕪雜的新媒體藝術語言接踵而至。AI(人工智慧)、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在藝術的運用上,也從表層借用逐漸走向深入,相關的展覽層出不窮。如2015年谷歌實施的「Deep Dream」計劃,讓機器展示了對藝術的詮釋;2017年,「.zip未來的狂想」在今日美術館呈現未來美術館的藍圖,在北京宋庄寬的空間展出的「見未來——王伯駒人工智慧繪畫作品展」,則展示了計算機自主創作作品;再有,今年蘇富比收購了人工智慧研發機構Thread Genius,建立了圖像辨識及推薦技術,可以為藏家推薦合適的藝術品;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的「i墨書法體驗台」為書寫提升表達空間等等。


一時間,新的科技為藝術帶來新的可能成為可以無限想像的事情,然而在不斷拓展的同時,新科技藝術的定義範疇和更深入的理論研究還不明晰,藝術的本質是否會因新穎華麗的外表而被掩蓋?科技之於藝術會不會本末倒置?甚至科技對於藝術會不會成為一把雙刃劍?諸如此類的問題也讓人有所擔心。

VR改變


從空間到世界觀


在藝術領域,VR技術已在方方面面滲透並發揮作用。虛擬美術館便是VR技術應用的一項顯著成果,觀眾可以通過佩戴VR設備,在虛擬展覽館自由移動,並隨意觀察每幅大師作品。甚至在一些虛擬展廳中,用三維建模技術重建的畫作中的場景,能讓觀看者如同走進畫中。


除了深入體驗藝術作品,VR技術同樣可以去創造藝術作品。日前,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周年紀念展」中的「心印宇宙」板塊,便是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開放媒體系的VR空間,藝術家們在VR所構建的大千世界中,表達廣泛的世界議題。青年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博士馬楠介紹:「當前開放媒體系的訓練與研發重點突出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利用展出的作品對這些議題進行大膽推理和細膩刻畫,能更好地展現中國新生代藝術家對未來、自我、當下的超越性甚至反諷性思考,也展現了VR作為創想世界觀工具的巨大潛力。」

「『虛擬現實』是上世紀90年代的舊詞、舊概念,它與真實的關係是模仿、學習、增強、抗衡,我們不想再沿用,但也絕不能僅視VR為一個『全景觀看器』。」中國美術學院開放媒體系主任姚大鈞說,「我們從持續的VR創作和反思中,逐漸看清了VR的本質。VR並不是『虛擬現實』,它本身並無『模擬』或『模擬』的責任與追求,而是讓我們狂想出、創造出一個世界和『世界觀』的系統平台。」


創新傳統


新科技拓寬表達空間


藝術與科技本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前者是形象思維,後者是邏輯思維,所使用的人腦結構都不相同。但眾所周知,科學家需要藝術思維,需要想像力,而藝術家也同樣需要邏輯。藝術家與科學家所承擔的責任與使命會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的指向,無非是使人類生活更美好,這一點是一致的。而科學的進步,對藝術的發展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並且帶來新的可能性。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後、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文化科技方向研究人員王海軍起先從事中國書法的教學、創作與研究,如今他也進入到了「人工智慧+書法」「人工智慧+文化」的研究領域。王海軍認為,人工智慧與文化藝術的結合,成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課題,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從表面上看,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並沒有直接的關聯,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相互排斥、難以融合的。因為傳統藝術不管在美學觀念上還是表達方式上,都以『古典』為特色,與『現代』往往格格不入。但事實上,現代科技正在以超乎人們想像的發展速度對整個人類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傳播方式和表現方式等方面施加影響,即便是打著傳統文化標籤的中國書法也不能例外。」王海軍說。

誠然,新科技藝術是科技發展的必然形式,它大大拉近了藝術與大眾的距離,同時也對藝術創造者的綜合素養、技術水平提出了挑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數字內容技術與服務研究中心副教授黃衛星與團隊技術科研人員共同開發了漢字文化和書法藝術的智慧化系統,她說:「從保護傳統藝術而言,新科技藝術似乎是『洪水猛獸』,但從創新和發展傳統藝術而言,新科技藝術是帶著新基因的『進化物種』,它們對藝術教育與藝術傳播來說,影響更為直接。如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發的智能化書法體驗設備『i墨書法體驗台』就是一個例子,它的問世,為書法教育、普及、休閑甚至養生等功能的實現帶來極大便利,同時還實現了功能的拓展,將大大提升傳統書法的表達空間。」


人工智慧


從人文角度再出發


「過去60年人工智慧經歷了兩次潮起潮落,前10年是AI解決行業問題,比如醫療、教育、信貸和金融風控等,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迅速提升效率和準確率;而後10年,機器智能將全面升級消費產品和用戶生活場景。」物靈科技CEO、聯合創始人顧嘉唯一直在人機交互的領域進行研究,他介紹,「目前人機交互的新模態是人工智慧行業都在追求的一個方向,但是如何真正地實現對人機之間使用與被使用關係的顛覆,與其說是技術上的突破和革新,更多還是要在人文的角度出發,以技術來修正機器人的交流和表達,窺探人的思想,滿足人的需求。」


「當然,這種改變為藝術帶來的影響,也可能不完全是積極的。人工智慧時代帶來的交互的平等性也會將藝術進一步拉下神壇,大眾由原來的聚精會神與藝術作品進行面對面交流,發展到欣賞藝術作品時心神渙散的消遣享受。」顧嘉唯說。

但不得不承認,有的藝術家開始有些擔憂:曾經計算機並不能像人類一樣自主創作,而只是按照預定程式運行,不過現在事情發生了改變,計算機技術變得更為強大。在「見未來——王伯駒人工智慧繪畫作品展」上,18歲高中生王伯駒編寫的「六五人工智慧繪圖軟體」完成的系列作品受到關注,他坦言:「我所從事的領域是通過模糊處理與多個神經網路對圖像進行生成,讓一些圖像能夠更好地展現科技創作的魅力,我們聯手大量藝術家對計算機進行訓練,計算機開始自主嘗試獨立去畫畫。當然它也具有局限性,但通過我們的研究能夠讓創作者在一定基礎上更加便捷地進行思維型的創作,避免了一些重複性的體力勞作,讓創作者的價值最大化得到提升。而我們的目的也是通過全新的研究,更好地促進整體藝術創作便捷和精準化,讓科技化的藝術能夠輔佐人類在創作中展現不同的價值。」


如果說網路時代,藝術傳播可以藉由科技,輕易地將任何藝術的機械複製品由網路傳入千家萬戶,很大程度上縮小了藝術作品與大眾的距離,那麼隨著萬物智能時代的到來,科技的發展會將我們從電腦滑鼠鍵盤和手機平板觸摸屏上解放出來,設備和機器與人的交互從不平等的單向被動模式轉變為逐漸平等的雙向主動模式,藝術的生產與傳播模式也會隨之改變。顧嘉唯堅信:「將科技融入藝術是為了解決創作、傳播等方面的各種問題,是為了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而不是相反。」


作者:梁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龍網 的精彩文章:

八一鋼鐵凈利潤大增擬高送轉遭上交所關注
「洞察」號:給火星來一次CT掃描

TAG:千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