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什麼難以接受自己的平庸

我們為什麼難以接受自己的平庸

Stay Alive

 Stay Alive

José González 

00:00/04:26

Welcome

FM.KeTu電台欄目推出來之後,我們收到了這樣一篇文章,沒有署名,只有文字:

我告訴自己:從今天開始,假期結束,時間齒輪又重新開始轉動了,而我是坐著車駛向懸崖。

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全班集合開第一次班會,大家都是初次見面,嘰嘰喳喳有說不完的話,我感覺很開心,但心中也有一點恐慌,那是留給即將感覺到落差的未來校園生活。我多麼希望時間過得再慢一些,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滋味,以後的日子裡我想我會慢慢明白。

走出教學樓,陰天,有些當初假期旅遊時的感覺。

「夢醒了」我說

「夢還沒醒」我想。

慢慢習慣於這樣的生活,習慣於早晨慢悠悠地起床,隨著人流擁擠地走過校園內不算寬敞的路去上課;習慣於下課後二話不說回寢室躺床上,不當「鹹魚」,爭做學院「七十二閑人」之一也是不錯的;習慣於每天想著該吃什麼好「食堂是不可能的,小吃街,小吃街又有什麼好吃的呢?」;習慣於只有把自己逼到就要考試了,才能稍微開始認真學習起來;習慣於圍繞著社團,部門,兼職打轉,身邊林林總總的人,他們看起來都跟我過得差不多......我想不到未來,我也不敢想未來。

假如人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轉而就會迷戀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一些。

冬天,路過行政樓前時,看到一株矮矮的花樹,開滿了粉紅色美麗的花朵,可以聞到它的香味。這是一個不怎麼顯眼的位置,它的旁邊時常停著車,等到一陣大風刮來,它就落花了。

我們經歷了太多花開,似乎對這種美很是熟悉,又似乎是因為花樹所在平凡的位置而不把它珍惜。它會在不久後凋謝,一年中唯一一次的花開,沒有太多的期待。

但在我看來,它就像是花的精靈,它不被愛著而不會覺得傷感,因為它需要獲得的都獲得了,泥土,空間,陽光,水分。它不是為他人的目光而活著的,想起一句詩「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自落。」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尋求安全感和認同感,會不自覺地隱藏自己的個性,漸漸地走向趨同。這樣的趨同,也正是平庸生活的開始。

請保持你的獨特和個性,那正是你區別於他人的地方。為自己活一次,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2018年的我們正在經歷著什麼呢?消費時代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廣告,日復一日自我價值的叩問,無聊瑣碎的日常生活,以及在現實與理想的鴻溝之上懷疑自己是否平庸。

在這庸常細碎的日常生活中,想要時刻保持警醒和自覺,同時能夠接納自己的平庸,體察到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感,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有部電影叫《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導演楊德昌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劇情完成了對青春的回眸和致敬,細針密線的解析了少年對逐漸對世界幻滅的過程。裡面有段令人印象深刻,當少年的父親形象倒塌後,他沒有聽姐姐的話去聽牧師的解勸,跟著是愛情和友情的幻滅----父親、朋友、女孩兒,這是當初一個青春期男孩生命的支柱,有些時候男人先是相信自己可以判斷世界改變世界,接著就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女人。如今一一崩潰了,不能改變世界,也不能改變女人,他無法預見未來,更缺乏將日子捱下去的耐心和毅力,只能自毀,或者像狗一樣的活在人間。

在一個人短暫而倉促的一生中,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直面那些個人無法左右的得失,學會迎接失敗,理解失敗的價值,遠比學習如何成功重要得多。

以村上春樹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作結:「就像鮭魚一樣。」「我不太了解鮭魚的事兒。」「鮭魚會朝著某個特定的目標漫長地旅行。」沙羅說,「你看過《星球大戰》嗎?」「小時候。」「願原力與你同在。」她說,「別輸給鮭魚。」

別輸給鮭魚哦,同學們,願原力與你同在。

《麥田裡的守望者》

作者:J·D·塞林格,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索書號:I712.45/SLG-2,館藏:5本。豆瓣評分:8.1

內容簡介:霍爾頓是出身於富裕中產階級的十六歲少年,在第四次被開除出學校之後,他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偽君子。他儘管看不慣世道,卻只好苦悶、彷惶,用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後仍不免對現實社會妥協,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而終成悲劇。

好句摘錄

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的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的活著。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我們確實活得艱難,一要承受種種外部的壓力,更要面對自己內心的困惑。在苦苦掙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會感到一種生命的暖意,或許僅有短暫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奮不已。

《動物兇猛》

作者:王朔,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索書號:I247.5/WS-2B,館藏:2。豆瓣評分:8.3

內容簡介:王朔代表作品,故事以「文革」為背景,描寫了北京市一個部隊大院中一群少年人的成長過程。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即根據此改編而來。

好句摘錄

我羨慕那些來自鄉村的人,在他們的記憶里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儘管這故鄉其實可能是個貧窮凋敝毫無詩意的窮鄉僻壤,但只要他們樂意,便可以盡情地遐想自己丟失殆盡的某些東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個一無所知的故鄉,從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我感激我所處的那個年代,在那個年代學生獲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學習那些後來註定要忘掉的無用的知識。我很同情現在的學生,他們即便認識到他們在浪費青春也無計可施。我至今堅持認為認為之所以強迫年輕人讀書並以光明的前途誘惑他們,僅僅是為了不讓他們到街頭鬧事。

當人被迫陷入和自己的志趣相衝突的庸碌無為的生活中,作為一種姿態或是一種象徵,必然會藉助於一種惡習,因為與之相對比懨懨生病更顯得消極。

可能是靦腆的天性,或是從小就善於習慣於再執有堅定道德觀的大人面前作偽,我一向能很好地掩飾自己的興趣所在,愈是眾目睽睽愈是若無其事。時至今日,這已經成了一種頑固的本能,常常使人誤認為我很冷漠或城府頗深。

在我少年時代,我的感情並不像標有刻度的咳嗽糖漿瓶子那樣易於掌握流量,常常對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應過分,要麼無動於衷,要麼摧肝裂膽,其縫隙間不容髮。這也類同於猛獸,只有關在籠子里是安全的可供觀賞,一旦放出,頃刻便對一切生命產生威脅。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者:叔本華,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索書號:B516.41/SBH-2,館藏:1本。豆瓣評分:8.9

內容簡介:「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完成這本書的時候,叔本華只有28歲,這部後來影響了包括尼采、瓦格納、托瑪斯·曼甚至存在主義的哲學名作,包含了叔本華哲學的一切細節,其後他漫長一生都只不過是在解釋或補充這部著作。這位被稱為極憂傷、極悲觀的哲學家,以他的唯意志論和憂傷語調征服了無數後輩,他認為「人生有如鐘擺,擺動在痛苦與倦怠之間……當人們把一切痛苦歸之於地獄,那麼剩下來屬於天國的只有倦怠。」

好句摘錄

我們既已在無知無識的自然界看到大自然的內在本質就是不斷的追求掙扎,無目標無休止的追求掙扎;那麼,在我們考察動物和人的時候,這就更明顯地出現在我們眼前了。欲求和掙扎是人的全部本質,完全可以和不能解除的口渴相比擬。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卻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所以,人從來就是痛苦的,由於他的本質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裡的。如果相反,人因為他易於獲得的滿足隨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對象,那麼,可怕的空虛和無聊就會襲擊他,即是說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會成為他不可忍受的重負。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的來回擺動著;事實上痛苦和無聊兩者也就是人生的兩種最後成分。下面這一事實很奇特地,也必然地道破這一點:在人們把一切痛苦和折磨都認為是地獄之後,給天堂留下來的除閑著無聊之外就再也沒有什麼了。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作者:村上春樹,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索書號:I313.45/CSCS-30,館藏:2本。豆瓣評分:8.2

內容簡介:並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裡。那時,我們堅定地相信某種東西,擁有能堅定地相信某種東西的自我。這樣的信念絕不會毫無意義地煙消雲散」——十六年的彷徨迷惑,換來一場決然的巡禮之年,當最後一塊拼圖集齊,重回完滿的正五邊形,剩下最稀薄的人,重建大地。

人若真的受傷,通常會無法直視傷口,想隱藏它忘卻它,把心門關起來。這是一個成長的故事。要成長,傷痛就得大一點,傷口就得深一點。

好句摘錄

心與心之間不是只能通過和諧結合在一起,通過傷痛反而能更深地交融。疼痛與疼痛,脆弱與脆弱,讓彼此的心相連。每一份寧靜之中,總隱沒著悲痛的呼號;每一份寬恕背後,總有鮮血灑落大地;每一次接納,也總要經歷沉痛的失去。這才是真正的和諧深處存在的東西。

我們基本生活在一個冷漠的時代,卻又處於如此龐大的他人信息的包圍中。只要想做,就可以輕易獲取這些信息。可就算這樣,我們對別人還是幾乎一無所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大科院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木雕,靜止的藝術

TAG:寧大科院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