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岩山寺壁畫,牆壁上的《清明上河圖》

岩山寺壁畫,牆壁上的《清明上河圖》

壁畫

 總鋪師 電影原聲帶

王希文 

00:00/00:46

繁峙岩山寺規模不算太大,也屬於台外寺院,彷彿鑲于山野的璀璨明珠。

山門拱券式門洞上是一個古色古香的鐘樓,內懸著一口高大的古鐘。

岩山寺坐北朝南,正北大殿已毀,從殘存根基的輪廓不難想像這座消失的大雄寶殿,曾經很是宏大輝煌。

四周是殘存的部分石幢、石碑等。

現存建築除主殿文殊殿為金構元修外,其餘皆為明清及民國所建。

院內三棵松樹依舊高大挺拔,枝幹似蒼龍蜿蜒於空中,給這座古老的寺廟平添了一番神韻。

推開文殊殿殿門,金代彩塑佛像水月觀音、天王和文殊坐騎等,帶著一種森嚴的氣息觸目而來。

彩塑顏色鮮艷、塑像神采儼然,遺憾的是由於多種原因,這些塑像或多或少,殘損不全。

最吸引眼球的是殿內四圍的金代壁畫,更堪稱一絕。現存總面積約90平方米,完工於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由金代宮廷畫師王逵所十年繪就。壁畫已經出現了模糊和殘缺,南北兩面的壁畫已幾乎蕩然無存。

壁畫內容豐富,包羅佛教故事、宮廷生活、市井風情等。西壁所繪為釋迦牟尼的生平故事;東壁描繪了養生太子割肉孝敬父母的故事;北壁繪製了一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難,羅剎女營救他們的故事;南壁繪有樓閣人物和供養人像。技法精湛高超,設色渾厚,透視精確,人物各具形態,聲情並茂。所表現的藝術形象,無論帝王將相、宮妃才女、小農工商,還是宮廷樓閣、磨坊酒肆、旗仗車輛等,都是北宋社會的形制。其中許多畫面應該說就是宋、金時期社會生活的縮影。

岩山寺壁畫與永樂宮壁畫堪稱山西壁畫的「雙壁」,不僅是我國現存宋金壁畫中的扛鼎之作,更是研究宋金時代歷史、社會、宗教、美術的重要實證資料。

1

END

1

圖文 | 海平

編輯 | 海平

鼓勵原創

掃碼打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棠花未眠 的精彩文章:

探訪幸福國度—不丹

TAG:海棠花未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