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巴西: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雨林

巴西: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雨林

浩渺宇宙中,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這個星球上,一半的生命在雨林,而一半的雨林在亞馬遜

她不可不謂一方寶地。公開資料顯示,亞馬遜地區的木材蘊藏量佔全世界木材總蘊藏量的45%,生物種類佔全世界總數的1/5,淡水資源佔世界總量的18%,估計石油儲量達1570億桶。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曾這樣描述她——這是一片「綠色沙漠」。數千公里的土地上,河流兩岸,綿延著遮天蔽日的綠,是大自然最完整和強大的力量所在。

她又是那樣遙不可及。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亞馬遜地區覆蓋巴西國土面積的64%,然而常住人口只佔巴西總人口的14%,經濟更是只佔整個巴西的不到十分之一。巴西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即使對於巴西人來說,亞馬遜也同樣是遙遠而神秘的存在。

亞馬遜地區在巴西的位置及1988-2013年的毀林情況(圖片來源:Amazon Watch)

要想富,先修路。隨著道路的開通,開拓者從各地蜂擁而至。雨林的鳥獸聲被機械的轟鳴聲取代。

「然後,樹越來越少了。」雨林原住民安塞爾姆說,「他們毫無節制地奪取亞馬遜的資源,到底是在推動巴西經濟發展,還是在毀壞自然?」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於2014年公布的一份報告,美國、金磚四國、德國和英國對二十世紀全球氣候變暖負有一半以上的責任。

不同於其他國家因焚燒石油、煤炭所引發的溫室氣體排放,巴西同期碳排放量偏高主要由於濫伐森林,超過50%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砍伐。

在全球減碳需求日益迫切的當下,亞馬遜雨林的碳匯能力顯得更加重要。但英國愛丁堡大學2017年11月15日發布一項研究稱,氣候變化和亂砍濫伐使亞馬遜雨林的碳匯能力大大降低,即便重新植樹,也難以恢復之前的碳匯水平。

截至2016年亞馬遜地區毀林情況,紅色為被砍伐區域(圖片來源:Yale Environment)

樹倒下後,絕大部分雨林空地變成了大豆種植場和牧場。迄今為止,已有接近1/5的雨林被大豆種植和畜牧業等徹底損毀。

據巴西非政府組織亞馬遜人類與環境研究所的數據,巴西約有2億頭牛,其中近一半散養在亞馬遜地區。巴西是世界大豆和牛肉的主要出口國,農業和畜牧業是巴西的支柱產業。大豆主要用作飼料,牛肉則進入世界各大快餐店、超市。

也就是說,亞馬遜雨林是被人類一點點「吃」光的。

林地變牧場(圖片來源:World Wild Life)

此前,巴西因未能保護好這片「地球之肺」屢遭國際社會詬病。國際輿論壓力下,近年來,巴西致力於雨林保護,並成為首個明確承諾減排絕對量的主要國家——在2025年前,將碳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7%。

作為「金磚國家」、「新興經濟體」的巴西,這個幾乎和中國成對角線的遙遠國度也在經歷著艱難的發展轉型。面對雨林寶庫,開發還是保護?巴西面臨兩難,也在不斷做著嘗試。

雨林所在的亞馬遜州是巴西最大的州,該州幾乎全部覆蓋著雨林。 2009年,「JUMA可持續發展自然保護區」項目與當地居民合作,只要當地居民保護樹木免遭砍伐,就會得到定期現金獎勵,每月每個家庭28美元。資金來自巴西Bradesco銀行和多家大型企業、酒店的資助,每年的投資約為810萬美元。

蘇瑞部落首領Almir(圖片來源:OSXDaily)

除了物質獎勵,保護家園也是原住民的強大內在動力。

2012年,僅有1300位原住民的蘇瑞部落利用網路發動了「雨林保衛戰」。部落首領因為公開對抗砍伐受到生命威脅,逃亡在外。亞馬遜自然保護組織資助他前往美國谷歌總部,36的首領請求谷歌將地圖覆蓋整個部落,配以照片和狩獵區、村落、祭壇、被毀壞的雨林等圖例,讓全世界了解雨林的現狀和部落的困境。谷歌深為所動,派人前往蘇瑞部落普及網路技術和電腦知識,教原住民成功繪製出自然保護區地圖,統計出其中的物種、生態情況。

原住民們還精心經營者部落博客,希望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籌得善款,用於購買樹苗植樹。

目前,部落的互聯網自衛戰仍然受到亞馬遜自然保護組織的資助,未來,他們計劃部依託咖啡種植業與生態旅遊業自主發展,在十年之內達到經濟獨立。

巴西港口和自由區眾多,最著名的是位於亞馬遜腹地的馬瑙斯自由貿易區。馬瑙斯市是亞馬遜州首府所在地,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軍政府考慮到該地區地廣人稀,不利於邊境安全,於是給予當地特別稅收政策,希望能夠帶動經濟發展,鼓勵更多的內陸居民遷移到該州居住。

如今,馬瑙斯不僅是拉美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之一,也是巴西積极參与全球化進程的主渠道,約有550家廠商,大部分為跨國企業。該區規定,設立投資項目必須申請環保建設許可證和環保運營許可證,並每年更換證書,才可以享受貿易區的優惠條件。

瑪瑙斯自由貿易區結構示意(圖片來源:Slideplayer)

但依然存在反對聲。唐·卡布拉爾商校基金會的專家認為,政府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自貿區之所以能夠維持到現在,主要還是政治意願。

實際上,馬瑙斯自貿區的設立也並非出於經濟考量,而完全是為了確立巴西作為亞馬遜雨林守護者的地位。但是不能起到直接保護雨林的作用。

近年來,許多零售企業,包括麥當勞、鄧肯甜甜圈等食品企業和美國嘉吉公司等農業巨頭,先後做出了「零森林砍伐」的承諾。但除了公關效用外,這樣的承諾是否具有實際意義?一項新研究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圖片來源:Greenpeace

(註:APP是毀壞天然森林造紙的企業,為多個國際品牌提供包裝。統計時間:2012年)

據英國《衛報》報道,2015年發表在《保護學通訊》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巴西牛肉供應商的開展的行動已經對亞馬遜地區的牧場和屠宰場產生了切實的影響。

2009年,幾家主要肉類加工企業簽署了一項協議,宣布將不再向砍伐森林的供應商採購貨物。對此,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霍莉·吉布斯帶領的團隊分析了在此之前和之後巴西帕拉州地區的土地利用情況。他們發現,在參與研究的牧場主中,協議簽署後的毀林率降低了一半。

吉布斯團隊對2008年到2013年間與世界最大肉類加工企業JBS-Friboi集團合作的農場的土地使用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在協議簽署前JBS-Friboi集團40%的直接供應商都有過新近的森林砍伐行為,但到2013年這個數字降至4%以下。

不過,這類協議依然有一些局限。研究者們發現自願協議系統有不少空子可鑽。一些牧場主可以繞開JBS的屠宰場,把牛賣給相鄰的屠宰場。只監控直接供應商造成了「洗牛」行為,意即把在森林砍伐後的土地上飼養的牛先賣給其他合規的農場,再由這些農場賣給屠宰場。

吉布斯說,亞馬遜地區有95家註冊在案的屠宰場,其中約有65家已經簽署了某種類型的「零森林砍伐」協議,但許多還沒安裝監控系統,導致執行方面仍存在漏洞。

護林宣傳海報(圖片來源: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SA)

2016-2017年,巴西的雨林砍伐率五年來首次降低。各國博弈、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利益團體間的複雜關係夾雜其中,使得幾十年來的亞馬遜雨林保衛戰總是不可避免地前進兩步,又倒退一步。

儘管巴西取得了一定進展,為森林砍伐率正在上升的其他熱帶國家提供了潛在的經驗,但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未來依然充滿未知。

因為貧困和農業用地有利可圖在內的驅動因素並未根本改變。一些立法者想縮減被保護區域,巴西前總統羅塞夫在位時大力鼓勵港口投資和水電站壩建設,這些都是雨林的威脅。另一方面,巴西經濟依賴外國資本,看重國際聲譽,因此非政府組織施加的環保壓力巴西也無法輕易忽略,亞馬遜雨林將一直是巴西的一根緊張神經。

亞馬遜淡水豚(圖片來源:Dailymail)

在同時居豆瓣和IMDb紀錄片榜單之首的BBC「神作」《地球脈動Ⅱ》第三集《叢林》中,攝製組在亞馬遜河上密林中穿梭,尋覓珍稀而神秘的亞馬遜淡水豚。克服了蚊蟲肆虐、突降暴雨、小船擱淺、水體渾濁等重重困難,終於在河面上捕捉到它們集體狩獵的畫面。

僅僅五隻,卻已是目前拍攝到的數量最多的一次。

由於棲息地——長江的污染破壞,早在十一年前,白鰭豚就已被宣布「功能性滅絕[*]」,淡水豚科的物種數量由原來的區區四種變成了三。

現在,我們有幸還能通過鏡頭一睹亞馬遜淡水豚在夕陽餘暉中、雨林樹影間悠然起伏,未來這樣的機會還有多少尚未可知。但願其中的阻礙只有自然的艱險,而非人類自身的過失。

【參考文獻】

[1] 張晰綪. 亞馬遜雨林:新世紀的重生[J]. 世界文化,2012,(08):52-53.

[2] 祀憂. 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破壞與保護[J]. 生態經濟,2008,(12):8-10.

[3] 陳丹. 巴西力保亞馬遜雨林[J]. 資源與人居環境,2007,(01):55-56.

[4] 路易斯·C·巴爾博扎,張大川. 拯救雨林:評保護巴西亞馬遜地區鬥爭中的非政府組織和草根組織[J]. 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2004,(04):53-62+4.

[5]《古特雷斯紐約大學演講:氣候行動不僅必要更是機遇》http://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zh/news/

[7] 中國新聞網:《巴西攜45億美元鐵路大單擬與中國企業合作》http://www.chinanews.com/gj/2017/09-21/8337101.shtml

[8] 中國科學報:《巴西遏制熱帶雨林砍伐行動引發他國仿效》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5-04/16/c_134149656.htm

[9] 人民網:《研究顯示建立綠色供應鏈體系有助於保護巴西熱帶雨林》http://env.people.com.cn/n/2015/0522/c1010-27039826.html

[10] 參考消息:《巴西馬瑙斯:熱帶雨林中的經貿特區》

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4/0514/388198.shtml

[11] Jum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rve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uma_Sustainable_Development_Reserve

[*] 指當一個物種由於種群數量非常稀少,即使能觀測到野外個體,也不具備維持或恢複種群的繁衍能力,亦不再在其生存的生態環境中發揮重要功能,即為功能性滅絕。

選擇項目 | 調研筆記 | 遊記故事 | 現在出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南屋 的精彩文章:

奈及利亞文學家筆下的非洲部落現代史:這個世界土崩瓦解了

TAG:中南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