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家訓畫人,寫形得意

王家訓畫人,寫形得意

中國畫是經過漫長的歷史和文化演進而逐漸形成的,與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互為表裡,有其幾千年的文明脈絡和人文認知,其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已成為中國人文化基因的一個組成部分,並深入到每個中國人的內心。

王家訓浸淫傳統文化,觀摩自然造化,數十年筆耕不綴,他的國畫人物作品用筆有力,收放自如,重視「形」「意」相依進行創作的根本,無論從筆墨技巧還是氣韻的把握都做到了「真放本精微」。其筆墨洒脫而精湛,形象鮮活,在用線和筆墨運用上則更具意趣和氣度。粗筆水墨和線有機結合,用筆洗鍊、粗放,對比鮮明、節奏豐富,根據畫面和抒情達意的需要,靈活運用線條,很好的繼承了前人「書畫用筆同法」的精華。

王家訓從前人優秀的繪畫傳統中吸收造型的經驗,再結合了其紮實的寫實功底,將之融入中國畫的傳統筆墨之中,塑造出獨樹一幟的人物形象。這得力於他筆墨語言中所反映出來的真實情感、坦誠的表述願望,畫出了自我;且得力於其長期對美術及歷史的探究,正是其整個人的思想靈魂都溶入畫的意境之中,「想像之,心摩而手追之」,才把畫中人物那種難以言傳的微妙氣息準確的表現出來。

他在表現人物真實的基礎上,實現人物精神和意境的完美展現,使其筆下的形象即傳神寫意,具有自然的抒情性和合理的創造性。他作品的抒寫性雖然延自文人畫但有別於文人的逸筆草草只求形似,而是蘊涵著豐富內容。他以飄逸、洒脫的筆法畫高士;以淡雅、細柔畫仕女兒童;以凝重蒼潤的用筆畫山石、樹榦,濃淡疏密,各臻其美。

他所畫的雖是古人,實際上是他自己對心目中理想的人物、理想的生活狀態的圖示化,是一種精神的寄託,藉以「寫我心」。王家訓依靠自身的藝術修養、才情、氣質,圍繞著自己對客觀對象的獨特而真實的感受來處理畫中形象,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他不僅把事物的形神傳達給了觀眾,更重要的是把創作時的思想感情也傳達給了觀眾,通過作品來傳達著自己的真摯情感,顯現著特有的藝術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廣文化 的精彩文章:

十窯九不成,黃金有價鈞無價
「唐代鈞瓷」魯山窯,以花瓷名動天下

TAG:正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