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培養具有卓越基因的飼料工程師

培養具有卓越基因的飼料工程師

「去年10月我就已經跟集團簽約,馬上要去襄陽工作了。」2018屆動物科學專業「正大班」的龔梅早早就把工作定了下來。近幾年,同專業里像她這樣簽得早簽得好的不少,這主要得益於武漢輕工大學「卓越飼料工程師」項目的研究與實踐。

「卓越飼料工程師」培養是武漢輕工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工程省級教學團隊,立足學校農產品加工類學科的特色與優勢,以「農工相融」的專業辦學理念為引領,確立的特色人才培養目標。團隊基於國家專業標準,優化制定出一套具有「飼料工程」鮮明特色的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了「以服務促培養」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

項目負責人侯永清教授說,團隊的目標是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複合應用型人才,重點是如何培養出具有「卓越」基因的飼料工程師。

直面需求 聚焦行業 瞄準目標巧補位

早在1984年,伴隨國內飼料工業的起步,學校就創辦了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專業,即動物科學專業的前身。

「經過長期調研,在聽取用人單位、專家教授的意見,搜集畢業校友就業和成長信息時,捕捉到飼料行業對『兼具堅實的農科知識和飼料工程能力人才』強烈的共性訴求。」王春維教授說。

「目前全國有79所高等院校開設動物科學專業。只有辦出特色,才能爭創一流。」由侯永清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瞄準新的人才需求動向,率先提出了「卓越飼料工程師」的人才培養目標。

前期邊研究邊實踐,逐步優化人才培養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創新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項目自2012年開始實踐檢驗,6年間已向行業輸送人才近500人。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活躍在飼料工程設計、飼料機械、飼料生產管理等相關領域,初步實現了「卓越飼料工程師」培養目標和行業人才補位。

差異發展 率先突破 農工相融謀創新

「農科和工科專業相對獨立,兼修需要通過雙學位或輔修專業來完成,實際操作上也存在問題。我們團隊協作開展系列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研究,優化整合了專業標準中動物生產類課程內容,增加了工程類課程。」吳靈英教授介紹道,「同時也增加了工程實踐教學的比重,實踐性教學中純工程類佔12周以上。」

在動物科學農科專業中融入「工程」特色,學校「卓越飼料工程師」項目創立了「農工相融」的農科專業辦學創新理念。其核心課程「飼料加工工藝及設備」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省級精品課程。

「我們有很多機會跟老師走出校園,到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去實習實訓,一起做現場案例教學,學課程設計。」2015屆畢業生占凱回憶說,目前他在襄陽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任片區主管。

在該項目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獲批國家級教改項目3項、省級教改項目3項、省級精品課程2門、湖北省重點(特色)學科(群)建設項目2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平台(基地)項目4個;獲批省級教學團隊1個,其中2名成員入選國家第二批「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學生獲得國家級技能或創業計劃競賽獎2項,省級8項,在全國「牧羊杯」飼料工程模擬設計邀請賽中蟬聯第一名。

服務協同 培育品牌 校企聯動育英才

「畢業時他們已經基本具備企業關鍵工作崗位的品德修養、知識結構和核心能力,適應性和責任心強、成長進步快也是他們的特點。」深圳金新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翟衛兵說,「公司生產技術骨幹中超過30人為輕工大校友。」

畢業生受到行業歡迎,逐步形成了人才品牌。「畢業後5年左右,同學大多都成為項目經理、生產廠長或飼料配方師。」同一屆的陳建勛和朱晨曦畢業5年,目前在牧羊集團分別擔任國際管理部副經理、國際事業部北非公司副經理。

除了向行業輸送優秀人才,學校還通過提供成果轉化支持、博士團服務等多種有效途徑,提升企業競爭力,調動了企業育人的積極性,形成了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目前已有9家國內知名企業先後設立獎學金,主動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學校已與4家國內知名企業開設校企合作班,提前簽訂用人協議。

「卓越飼料工程師」項目日前還榮獲第八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從項目研究到人才培養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將在高水平行業特色人才培養上不斷探索。」侯永清教授說,團隊將以「卓越飼料工程師」培養經驗為基礎,繼續深入研究探討,為行業工程師注入更多「卓越」基因。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16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爆文!為啥當老師將人人羨慕?這些理由「畫」出來不怕你驕傲!
趙繼委員:人才評價要真抓真落實,真推動真改革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