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把學生培養成不一樣的人

把學生培養成不一樣的人

為什麼要進行新學校行動研究?為何要重新定義學校?世易時移,課程改革一輪接著一輪,課程要成為學校的產品,行政班要消失,走班興起,學生需要規劃與選擇;在信息時代學生成長加速,改革會出現焦慮,這就是原因。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在其新書《重新定義學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通過對2012年到2016年大膽改革實踐的梳理,用翔實的行動報告向我們展示了新學校行動研究的偉大圖景。

個別化目的——讓課程適合每一名學生

必須承認,對課程的實施質量影響很大的就是班額。十一學校把教學班額控制在24名學生以內,為實現個別化目的做了鋪墊。為什麼要走向個別化?因為我們希望能追尋教育的本質,我們希望通過教育,使學生最終能喚醒自己、發現自己、成為自己,並且使他們具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任何改革在啟動的時候肯定是要靠老師的,但最終的成功,卻必須靠順應學生的天性。在梳理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體系時,李希貴認識到,選擇的過程必須最終走向對每一名學生學習的順應。十一學校的學科課程多達265個,但這種課程體系僅僅實現了第一個目標,也就是順應某一類學生的學習。下一個目標是讓課程適合每一名學生。十一學校的目標從「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變為「創造適合每一名學生髮展的教育」。

傳統學校,講究因材施教,其實是教師主觀上的因材施教,當一位老師面對全班學生進行一樣的教學時,他是沒法真正了解學生的,他看不到真實的學生。十一學校構建了新的課程體系,當近300門課程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主選擇的時候,老師就真正看到了不一樣的學生,有了實現因材施教的可能。

不再用一個腦袋管理——讓每個頭腦都顯現出智慧

4000多名學生就有4000多張課表,面對近300種可選擇的課程,形成了1300個教學班,這樣的學校形態怎樣管理?用管理的老方法肯定無濟於事。李希貴認為,這樣的學校只能靠領導。通過領導力,使每個頭腦都顯現出智慧,使每個領域都有一批精英骨幹在發揮著持續的領導力。當一所學校不再通過一個腦袋、一種想法來管理的時候,才會有希望。

大多數學校都是管理過度、領導不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就會成為校長們的重大挑戰。管理讓我們變得疲憊不堪,失去了創意,失去了對下屬和同事的領導力;管理讓我們感覺到學校是我的。而只有當你成為一個領導者時,你才會知道,學校是每個人的,每個人會在某個領域裡成為領袖。

傳統學校里,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空氣,成為校長的重要責任。校長還特別喜歡與下屬簽責任狀,但卻忘了分給他們權力。十一學校在學校治理領域裡的工作,從根本上說,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努力把一所學校這樣一個控制型的、科層制的組織,變成一個由有相對自主管理權的個體和小組織組成的社區。學校去中心化,構建聯盟關係,理清學校、年級、學科、教師的權力邊界。

過去,學校里中層的組織、幹部通常過多,十一學校實行扁平化,把所有的中層部門都由管理部門變成職能部門,所有副校長都不再分管任何一個領域,而是兼任年級組長。師生的交往也實現扁平化。學校不再給學生設固定導師。教學資源對學生實現扁平化,學校有WiFi後,允許學生帶手機、電腦、iPad進教室,實現學生使用APP的扁平化。

互聯網開創了知識共享的時代,已經讓我們老師部分地失業。它打破了學習的疆界,使學習不僅僅發生在教室里。有了APP,學生就不再局限於向老師學習,不再認為學習必須在學校里、教室里,他們可以利用各種碎片化時間,找到最好的老師,獲取資源。

教師必須進入網路空間,學會空間語言,重新學習表達。對物理空間也要進行改造以便與新的教學形態相適應。空間多了,就需要連接,在連接中尋找生產力。連接的關鍵是供需。在傳統的學校里,在老師和學生的連接中,老師始終是供給方,學生始終是需求方。但我們不知道學生群體的潛能,其實,學生本身的生產力也是個無限的寶藏。作為老師,我們的角色就要轉變。我們應該做蜘蛛幫學生建立縱橫交措的連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旦和有需要的學生產生新連接,課堂教學的生產力就會爆發。

固定班級時,育人主要是班主任的事;選課走班時,教師就進入了一個「不育人無法教書」的狀態。從學生的視角來看,選課走班這種新的教學形式促使學生進行自主規劃,讓他們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使他們逐漸學會了做真實的自己,充分表達自己,喚醒、發現自己;同時,放大的空間孕育了更多可能性,這使他們的朋友圈擴大,讓他們結交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伴。

使用「三把尺子」——尋找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要素

李希貴從1990年當校長後,一直在尋找學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要素,那就是「保障學生中心的治理結構」和「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體系」。之所以能在尋找中有所收穫,最重要的原因是李希貴在尋找過程中慢慢學會了使用「三把尺子」對工作做出判斷。

很多學校進行改革,把改革的目標定位在「能者上,庸者下」。表面上看改革很成功,事實上,這種設計會給改革增加巨大工作量。李希貴反思到,根本原因在於沒有弄清改革的目標是什麼。其實,有人「落聘」只是方式,「能者上,庸者下」也是方式,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才是目標。

通過對職員崗位聘任原則和學生放棄參加國際競賽兩件事的反思,李希貴告訴我們,在一些關鍵時刻要拿起第二把尺子來判斷一下:你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學校?「為了學校」這個說法,很多時候是經不住追問的。只有為了學生,才能經得住所有的追問,而且會尋找到更多的同道。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每個人的學習方式,由於不同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成長環境習慣等,會形成多樣化的方式。此時,我們就要運用好第三把尺子:是為了學習還是為了學科?

在新學校的體系里,把課程作為學校的產品,以此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正確定位我們的教育,也才會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追求。這是李希貴和十一學校的追求,更應是我們的追求。

(作者單位:天津市天津中學)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16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軟博會新聞發布會召開
新時代農業職業教育的責任與擔當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