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孩子進名校,富商住進了貧民窟

為了孩子進名校,富商住進了貧民窟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

印度電影《起跑線》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原來,為了搶佔更好的教育資源,拼爹拼媽的現象不止中國有,外國也有。

拉吉和米圖為了讓女兒上名校,使出渾身解數。

一家人搬到名校學區的豪宅,邀請街坊鄰里開party,希望躋身上流社會。

誰料拉吉父女一段即興的市井舞蹈,讓精心策劃的社交活動瞬間垮掉。

女兒也因為不說英語,在社區被小朋友孤立。

最讓人沮喪的是,為了通過名校面試,一家人上培訓班,拉吉夫婦更是花重金買下一身奢侈品,但仍被名校拒之門外。

絕望之時,夫妻意外發現,學校還留有貧困生的名額。

於是,最荒誕的一幕發生了:明明很富有的一家人住進了貧民窟,搶佔了窮人孩子的機會,而他們鄰居的孩子卻落榜了。

電影中,焦灼的妻子米圖,是很多中國父母的寫照。

她特別擔心女兒進不了名校,因為不讀名校就學不好英語,說不好英語就害怕與人交流,就無法適應社會,於是在孤獨與沮喪中吸毒墮落。

就像很多中國父母的邏輯一樣,進不了名校就學不到東西,學不到東西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工作就人生失敗。

不可否認,佔據優勢資源會增加人生成功的幾率,但是這並不是說起跑線落後就絕對失敗。

人生逆襲的故事各地都有,即使不能逆襲,平凡的生活也不能被定義為失敗。

相反,握著一手好牌的人,也有可能在最後輸掉遊戲,進了名校也有可能吸毒,也有可能人生失敗。

一切只是概率的問題。

父母過度放大起跑線的作用,為了緩解自身的焦灼,竭盡所能搶佔優質教育資源。

要上好學校?先得拼爹媽。

拉吉夫婦報名參加價格不菲的培訓班,從穿著到談吐,全方位提升品位和檔次。

現實中,這一點兒也不誇張,在紀錄片《沒有起跑線?》中,香港一些名校甚至只收一個月寶寶,父母從備孕起就開始了這場資源爭奪戰。

拿到名校資格就萬事大吉了?

錯錯錯,一切只是個開始,未來20年的教育之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比賽。

要給孩子報幾個特長班,暑假要帶孩子去哪裡旅行實踐,這些都要看父母的能力和錢袋子。

為了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主動捲入這場無休止的竟備賽,把所有資源都用在孩子身上。

辭掉工作全職陪讀,四處舉債買學區房,短短几十年人生,全部為孩子活著,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寄托在他人身上,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

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承受著來自父母的焦慮和壓力,就算在一輪又一輪的比賽中勝出,也不過是一台會考試的機器,卻不懂得生活的意義。

這場竟備賽,讓父母身心俱疲,讓孩子偏離教育本質,沒有人是快樂的。

如何打破零和博弈的困局?

電影試著給出答案:普通小學條件改善,孩子們也能接收良好的教育。

這也是很多中國人的願望,希望教育資源相對均衡,讓更多的孩子不要因為起跑線,在一開始就輸掉了整個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劇迷亞亞 的精彩文章:

明明是一地雞毛的劇,憑什麼豆瓣高達9.2?

TAG:劇迷亞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