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強打「台灣牌」:一場危險的豪賭

美國強打「台灣牌」:一場危險的豪賭

美國此番打「台灣牌」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在單個領域、個別事件上做文章,而是政治交往與軍事合作同時加強、立法推進與個案推進齊頭並進。

特朗普(資料圖)

近期美國打「台灣牌」已經到了毫無顧忌的程度。先是去年底通過了包含「評估美台軍艦互訪的可能性」等涉台條款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不久前特朗普又簽署了鼓勵美台官方交往的「與台灣交往法案」。據媒體報道,接下來美國還要制定 「台灣安全法」,協助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大會,考慮向台灣出售F-35先進戰機,派出高級官員赴台參加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新大樓啟用儀式,以及向該辦事處派駐海軍陸戰隊員,等等。

以上做法顯示,美國此番打「台灣牌」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在單個領域、個別事件上做文章,而是政治交往與軍事合作同時加強、立法推進與個案推進齊頭並進。中美建交後美國屢次利用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但像當前這樣的強度和廣度還是第一次。

美國此番打「台灣牌」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它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長期醞釀、有序推進的結果。從奧巴馬時代起,面對迅速發展的中國,美國就產生了強烈的焦慮感,為制衡中國提出了「亞太再平衡」戰略。特朗普上台後發展了這一戰略。去年底以來,特朗普政府連續出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美國國防戰略》《核態勢評估》等一系列文件,鼓吹 「國家間的競爭是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問題」,將中俄列為「修正主義大國」,稱中國是美國面臨的頭號「戰略對手」。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優先」的大旗下,提出了一整套振興美國經濟、加強美國安全的措施。這些措施雖然不是全部,但相當多是針對中國而來。在這種情況下,抱著多年來形成的「台灣牌」不打白不打的心態,利用台灣這顆棋子牽制中國,很自然地成為美國的戰略選擇。因此,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將台灣作為重要的「盟友」,宣稱「要在『一個中國』政策下,發展與台灣的強有力關係,滿足台灣的合法防務需求。」

由此還可以看出美國此番打「台灣牌」的另一個特點,那就是從動機上講,更多地出於利益考量,而非基於價值觀和「傳統友誼」。1949年以後美國曾多次在關鍵時刻力挺台灣當局與中國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即使1979年中美建交後,美國也不惜破壞建交承諾,炮製出「與台灣關係法」,對台灣「情義相挺」。沒有美國的全方位支持,台灣問題就不會發展到今天,「台獨」勢力就難以滋生坐大、有恃無恐。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美國此番打「台灣牌」,更多的是出於權勢和利益考量。也就是說,更多的體現了美國對中國迅速崛起的戰略焦慮,是一個傳統超級大國為維護世界霸主地位而對戰略對手實施的圍堵和遏制。從這一角度看,「台灣牌」對美國來講,今天確實更像是一張「牌」了。因為,所謂玩牌,通常是在地位和實力大致相當的人之間進行的。而地位實力相當的人玩牌,通常也會動用所有資源和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由此,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美國此番打「台灣牌」的廣泛和猛烈,而且還可以預言,真正的較量其實只是剛剛開始。

但問題在於,就像美國以「平衡貿易」為借口發動「貿易戰」一樣,美國此番強勢祭出「台灣牌」,是否真的掌握了「讓美國再次強大」的鑰匙?更嚴重的問題是,人們不會忘記1995年美國批准李登輝訪美以後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憤怒,如果那時相對弱小的中國都敢於奮力一搏、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說不」的話,今天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會坐視美國毫無顧忌地為所欲為嗎?

早在1300多年以前,中國唐代名臣魏徵曾對唐太宗諫言:「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大國興衰固然有謀略的作用,但歸根到底要行大道、固根本。然而,面對世界格局的深刻變革,當今美國為政者不把主要精力放在革故鼎新、練好內功上,反而處處遷怒於人,毀棄自己親手參與制定和推動的國際準則,單方面發起「貿易戰」;甚至背信棄義,再次強勢祭出「台灣牌」,公然挑戰中國核心利益,這看起來更像遊戲結束前的一場豪賭,這是極其短視也是極其危險的,結果必然是既害人、更害己。

(史曉東,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教授、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7架美軍機抵近敘利亞海岸偵查俄軍事基地 俄軍高度戒備
美方應該撤離駐韓美軍?外交部長王毅回應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