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末明初的湖廣人入蜀:百年移民潮的前奏,不僅僅是為躲避戰亂

元末明初的湖廣人入蜀:百年移民潮的前奏,不僅僅是為躲避戰亂

「湖廣填四川」,是發生在明清時期的從湖廣到四川的大規模移民潮。其中,從清康熙十年(1671年) 大規模開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為止的移民運動堪稱規模最大,歷時105年之久。然而,發生在元末明初的一場湖廣人入蜀活動,則是明末清初史詩般移民潮的一個重大引子。

元末明初的湖廣人入蜀:百年移民潮的前奏,不僅僅是為躲避戰亂

「湖廣填四川」移民來源

哪些人移民到四川?

「湖廣」,是指今湖北、湖南兩地。元朝設置湖廣行中書省,包括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廣東、廣西的部分地方。明清兩朝雖已分省,但因相沿成習,所以仍稱湖北、湖南兩省為「 湖廣」 。

現代的四川人中有很多祖籍在湖廣。民國時期的《巴縣誌》中記載,自從晚明張獻忠「屠蜀」以後,四川當地人為之一空,外來移民中十個里有九個是湖廣人。《資州志·雜編》記載:「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粵省,四閩省,五贛省。」

看來,除了四川本地人,外地人以湖廣居多,其他還有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移民。而湖廣人在四川各縣人口中所佔的比重,也是相當可觀。

隨著人口規模的不斷增大,湖廣人廣泛分布於四川各地。早在康熙末年,從川東夔巫一帶大山區到肥沃的川西平原;從成都、重慶到一些偏僻的鄉村市鎮;從川南的苗族地區到川西和川西北的藏族、羌族地區,無處不有湖廣人的足跡。在一些州縣地區,甚至整鄉整村的人都是湖廣原籍。陶澍在《蜀輶日記》中說:「 今則楚人半,而吳粵之人亦居其半」,正說明了這種情況。

元末明初的湖廣人入蜀:百年移民潮的前奏,不僅僅是為躲避戰亂

元朝湖廣行省與四川行省。圖源:中國歷史地圖集


元末明初的湖廣人入蜀

湖廣人移民四川的活動,歷史上一直存在。但在元末明初,曾發生過一場規模不小的移民活動,主要分三種情況:

一是躲避戰亂。元至正十一年( 公元1351年),中國爆發反元農民起義。紅巾軍劉福通起於穎州( 今安徽阜陽) ,張士誠起於高郵,在湖廣的徐壽輝和明玉珍也相繼發動了起義。元朝統治者為鎮壓起義,進行了血腥屠殺。居於湖廣地區,特別是湖廣東北部隨、麻、蘄、黃一帶的百姓相繼逃入四川,這就是元末所謂的「避地入蜀」 「避亂入蜀」 「避兵入蜀」 。

二是跟隨明玉珍部隊入川的湖廣人。1357年,徐壽輝派部將明玉珍攻取四川。1360年,徐壽輝被陳友諒所殺,陳友諒自立為帝,國號大漢。明玉珍不服陳友諒的領導,便在四川建立了「大夏國」。「大夏」 國雖為時不長,但他帶來了大量以農民軍身份入川的湖廣人,而且多是湖廣東北部之隨州、麻城一帶人。明玉珍失敗後,這些人仍留在四川定居。

三是明初入川「實蜀」 的湖廣人。朱元璋在打敗明玉珍、攻佔四川後,為了補充四川人口不足,迅速恢復生產,曾下令遷移一部分湖廣人到四川開墾。嘉慶修《宜賓縣誌》就說:「大抵來自元明者多吳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師一不高興就開罵,整個學期只講半篇文章,學生卻能輕鬆上哈佛
這所學校缺衣少食財務緊張,但是膽子大有骨氣,敢和中央對著干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