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末代太后隆裕,一生被情愛拋棄,為何被奉為「女中堯舜」?

末代太后隆裕,一生被情愛拋棄,為何被奉為「女中堯舜」?

1913年2月22日, 在紫禁城長春宮內,一位46歲的婦人卧床多日之後,不幸病猝。民國政府隨後為其舉行了盛大的國葬,在追悼大會上,有來自全國各界的輓聯,孫中山、黃興、黎元洪更是直贊她為「女中堯舜」。 袁世凱下令全國降下半旗舉國致哀,包括各國領事館也降下半旗哀悼。為什麼這個婦人,在死後得到如此廣泛的尊崇和紀念,連民國政府都不勝惋惜呢?

末代太后隆裕,一生被情愛拋棄,為何被奉為「女中堯舜」?

隆裕

這個婦人便是大清最後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我們對於隆裕太后的起初印象便是她其貌不揚,身形枯乾,微微駝背,甚至因為是慈禧的眼線監視光緒,我們對她似乎更沒有好感。

這個本不該和「皇后」職稱掛上鉤的「醜陋」女人早就被慈禧定為未來的國母了。在光緒登基之時,慈禧曾對滿朝文武誓言等光緒大婚之後便放權歸政。但是身患權力癮的慈禧並不想早早隱退,光緒的大婚被推遲到了18歲,隆裕太后也就是葉赫那拉靜芬不可避免的也被拖延到21歲。根據廣為流傳的說法,光緒在選妃過程中,在慈禧的威嚴之下,不得已將象徵皇后的玉如意遞到了他並不喜歡的靜芬的手中。被耗盡青春的「剩女」靜芬此時又淪為慈禧監視光緒的政治棋子。

末代太后隆裕,一生被情愛拋棄,為何被奉為「女中堯舜」?

隆裕與珍妃影視形象

定為皇后的靜芬,應該說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但是自新婚之後乃至後來的一切,都受盡了光緒帝的冷落。他們本是關係親密的表姐弟,但是附上夫妻名分之後,連那點親情也被稀釋了。尤其是光緒帝寵幸珍妃之後,她只能將委屈訴至慈禧。漸漸的,內向懦弱、又不善管理後宮的隆裕失去了慈禧的寵愛。

尤其是珍妃因為賣官被罰,光緒帝認為是隆裕向慈禧打的報告,她也徹底不被光緒待見了。在珍妃溺井之後,她和光緒相處的時間確有增加,感情也似乎有所升溫,不過,失志的光緒在瀛台鬱鬱寡歡,隆裕成了光緒發泄情緒的工具,她的頭甚至被光緒揪住撞地。在長久的宮廷生活里,她得不到慈禧的歡心,更得不到光緒的溫柔相待,甚至不善權謀沒有威嚴的她,在後宮和諸王面前也沒有威信,和她相處較多的只能是宮女、太監。

末代太后隆裕,一生被情愛拋棄,為何被奉為「女中堯舜」?

一百年前的紫禁城

1908年,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崩殂,命運撇開了溥儀,將維繫大清的責任附在了隆裕太后身上。隆裕沒有慈禧的統治力,真正握有實權的是溥儀生父載灃。但是歷史自然放不過隆裕,在1911年12月6號,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的職位之後,她迎來的是只有67天的實權,也是清朝氣數將盡的67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清朝頃刻土崩瓦解,共和體制萬眾歸心。第二年2月12日, 流盡眼淚的隆裕太后在《清帝遜位詔書》蓋章。她在大清的最後時刻,審世度時,也為避免更大戰亂,幾乎接受了袁世凱逼宮的所有要求。在列祖列宗和天下蒼生面前她選擇了後者,在後來的自責還有遺老的咒罵中,原本虛弱的她僅僅一年之後便病重身亡,享年46歲。

末代太后隆裕,一生被情愛拋棄,為何被奉為「女中堯舜」?

隆裕和溥儀影視形象

隆裕的一生實在窩囊,自她做皇后、皇太后,或者做到真正掌權的最後時刻,她都是被別人或者被歷史操控的木偶。她本是一位有見地、與世無爭的女性,但是因為她的懦弱也好,優柔也好,她始終沒有屬於一個女人應該有的親情和生活,晚年又在巨大的矛盾掙扎中耗盡心力。悲劇的她在清史記錄中並沒有其他人物那樣濃墨或者重彩,但是她在生命最後時候做出的順應潮流的歷史性決斷,完全可以超過同時期的清廷中的任何人,而成為一位偉大的女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