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Jonathan走進英孚 聊聊車隊背後的事

Jonathan走進英孚 聊聊車隊背後的事

4月11-13日,英孚-德拉帕克-加能戴爾車隊(EF Education First-Drapac p/b Cannondal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喬納森·沃特斯(Jonathan Vaughters)訪問位於上海的英孚教育亞太總部,為職業自行車運動在中國的推進現身。這是英孚教育冠名這一世界頂極職業自行車隊後,喬納森在中國的首次亮相。13日,我們也應邀參加了活動,並對喬納森和英孚教育全球首席文化官陳德明女士進行了採訪。

去年8月,原Cannondale-Drapac車隊陷入「經濟危機」瀕臨破產,雖然烏蘭(Uran)的環法亞軍並不能幫助車隊直接走出困境,但是在車隊公開承認這一事實之後,仍舊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這一危機並在國外網站上發起眾籌。9月,車隊終於迎來轉機,英孚教育宣布成為車隊新的冠名贊助商,而之前我們熟悉的大C車隊也更名為現在的英孚-德拉帕克-加能戴爾車隊。

喬納森在此次採訪中也詳細談到了當時的情況,「回想當時的經歷是令我非常抓狂的,那個時候我們已經贏得了環法亞軍,但是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沒有錢了。我不能讓隊伍感到這樣的危機,雖然在獨處時我偶爾會感覺非常恐懼,但我需要向車隊和外界展示積極向上以及良好的一面,我集中力量尋找辦法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時光。

「有一天我在遛狗的時候接到一個來自英國倫敦的陌生電話,雖然不想接可還是接了……結果發現是英孚的聯席主席打給我的。這個電話一打就是4個小時,他問了我很多關於職業自行車賽、團隊管理等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那通電話結束之後並沒有什麼結果。

「兩天之後我本人又飛到波士頓。我們又重新探討了這個問題,並最終達成了一致。和英孚的合作對我來說確實是一種解脫,因為之前車隊一直面臨困境,從2004年我們開始著手建立這個車隊,到看著它一步步取得成功,我希望我們能夠繼續下去。很慶幸英孚贊助了車隊。」

英孚教育全球首席文化官陳德明女士則給出了英孚贊助車隊的理由,「其實這是又有緣份又比較幸運的一件事,起初我們並沒有想過會支持自行車隊。但是我們的英孚全球聯席主席和Jonathan是一拍即合的。車隊和我們英孚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我們非常注重團隊的精神,每個人都是非常努力地工作,另外也非常國際化,還有我們都有一種精神,就是非常喜歡玩、喜歡歡樂的精神,這是種內在的緣份促成了兩方的合作。」

而同時英孚教育集團也給我們提供了其全球聯席主席菲利普.霍特對於這一問題的解答:「投身自行車隊的世界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整個過程就像是踏上了一次越野騎行,我們甚至自己都不是那個騎車的人。去年九月,我擔任聯席主席的公司英孚教育決定成為世界巡迴自行車隊英孚-德拉帕克-加能戴爾車隊的冠名夥伴。

「作為自行車隊的粉絲,我們很早就了解這支車隊。我們從眾籌網站Indiegogo上發起的#SaveArgyle#的活動了解到它,見證這支車隊在他們粉絲心中點燃的全情投入,從這支年輕、活力四射的多國籍成員組成的車隊身上我們也彷彿看到我們自身公司所信仰的價值觀。

「在過去英孚參與了很多重大體育賽事。我們的兩支帆船隊參加了1997-1998的懷特布萊德環球帆船賽,英孚帆船隊不僅僅是唯一的一支全女性隊伍,我們的「英孚遊學」隊伍還贏得了第一名。和奧組委的合作更加歷史悠久,過去我們已經連續五次成為奧運會官方供應商和贊助商,最近一次就是平昌冬奧會。但是成為一支職業自行車隊的贊助商對我們來說仍然是最大的一步。

「不管做什麼事情,英孚最大的考慮都不是關於錢的,而是關於人。我們看到粉絲們在熱烈地討論,看到驅動他們的熱情和愛。那個時刻,我們知道這是我們想要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的原因。這支隊伍和他們的粉絲展示了他們永不言棄、永不滿足的決心,也永不為外人認為可行之事所限制。相同的精神信念驅動著英孚發展至今。

「從宣布這個決定開始,我們已經收到了世界各地粉絲蜂擁而來的留言。其中一些人知道我們,記得參加過的英孚旅行、記得他們參加過的英孚課程。也有很多人是第一次知道我們公司,但馬上就把我們所堅持的和他們車隊之間聯繫起來。我們很驕傲成為這支不可思議的車隊的冠名贊助夥伴,也成為遍布全球的熱情粉絲家族的一員。」

除此之外,喬納森也在採訪中表達了車隊未來對於中國市場的期待。同時英孚對於幫助中國自行車的發展表現出了非常大的興趣,他們也透露希望在未來能夠幫助中國車手進入職業車隊。「對於一個自行車隊來說,培養新的明星或者是職業隊員需要花很多年,可能需要花三年到四年,甚至五年的努力,所以其實跟英孚的合作是幫助團隊更好地培養人才。英孚對於中國自行車運動的關注有著其它任何公司從來沒有過的想法,對我來說也是很特殊的一種概念。」

英孚教育車隊今年仍舊會參加環廣西的比賽以及剛剛確定的鎚子系列賽(Hammer Series)香港站的比賽,鑒於目前世巡賽賽事的增多,車隊很難抽出時間參加其他的亞洲賽事。而車隊今年主要的目標仍舊定在環法,總成績領獎台是烏蘭以及車隊的重要目標。

編輯、攝影:Caesa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騎行家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不僅是智能手機 騎行服產品也已陷入同質化窘境
與風作對 Specialized Element 1.5手套眾測報告

TAG:騎行家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