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科學家將找到延長人類壽命的方法,未來人類有望活到200歲

科學家將找到延長人類壽命的方法,未來人類有望活到200歲

很多人都希望能夠活到100歲甚至更久,雖然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活著有時候也很累甚至很痛苦,但我們依然願意活著,以全身的生命力擁抱這世界的荊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與現代醫療技術的提高,人們的壽命普遍比以前要長。舉個例子,新中國成立之前,人民的平均壽命可能還不到60歲,但如今,人民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了70歲。

據統計,全球最長壽的老人是來自法國的Jeanne Calment,她於1979年離開了這世界,享年122年。此外,阿肯色也有一位百歲老人,她名叫Gertrude Weaver,她於本周在當地逝世,享年116歲。

你或許十分好奇,為什麼她們的壽命那麼長?她們體內是否存在著與眾不同的長壽基因?若能夠人為地培育出相關基因片段,是否就能夠延長壽命?

對此,未來主義者Aubrey DeGery認為,只要我們能夠消除某些會導致人體機能老化和死亡的疾病,在此基礎上再研究出一系列可以抗老化的科學方法,那麼活到100歲應該不是問題。

DeGery的想法受到多方認同,許多實力雄厚的公司也紛紛拿出一筆錢來支持 DeGery的計劃與設想。

波士頓醫學中心百歲老人研究所的主任Perls告訴我們,經過科研小組的研究,人體內的確存在一些能夠控制人體內部細胞衰老與凋亡的基因。

而這些基因對人體壽命的長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至於這些基因是如何發揮作用,又是如何控制人體細胞的代謝的,目前還不可知。

同時,Perls指出,雖然我們目前的生活環境比以前好了很多,科技技術以及醫療技術水平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如今食用的食物也含有更多的化學試劑甚至是化學毒素,這些化學試劑從某種程度會對人體壽命起到很大影響。

所以說,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科技亦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科技為人類帶來的便利、舒適時,我們也需承擔它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後果。

因此,若僅通過科技水平來改良人類的基因,可能無法真正延長人體壽命。因為生物形態受環境與基因雙重作用,即使基因本身是優良的,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生物最終所表示出來的形態也與我們想像中相差甚遠。

此外,南加州大學老年醫學教授Caleb Finch 指出,即使我們能夠通過科技的手段來增長壽命,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體各部機能的工作時限也會因此被延長,長壽的老人其實更容易患上腦部的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太陽僅剩50億年的壽命,未來人類能否製造一個新太陽來代替它?
地球要是掉入黑洞會怎麼樣?科學家:人類可能看到這樣恐怖的場景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