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喝茶、品茶、試茶之間有什麼區別?

喝茶、品茶、試茶之間有什麼區別?

為好茶找愛茶人,

為愛茶人找好茶!

說到這個命題,可能很多人要噴了,喝個茶還這麼多要求,我愛怎麼喝就怎麼喝,哪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當然,我們並不否認這種觀點或做法的正確性,也非常認可。但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對藝術和美的追求,有些人,有自己的情趣和品位,肯定不滿足於簡簡單單地去喝一款茶,追求一種心靈的享受。於是,對於茶也就有了不同的詮釋。

喝茶、品茶、試茶有什麼區別?一般說來,品茶意在情趣,重在精神享受;喝茶重在解渴,是人體的正常生理需要;試茶在於探索研究,重在提高,增加對茶性的理解與認知。

《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在櫳翠庵與賈母、賈寶玉、妙玉等人喝茶時,他們對茶的不同表現就已經作了很好的詮釋。當劉姥姥接過賈母遞來的茶時,一口就喝完了,惹得在場的人大笑,性格冰冷且有潔癖的妙玉說飲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驢了」。顯然早在古代,對茶就有情趣上的追求了。

其實說起來,對茶的不同需求造成了對茶的不同對待。喝茶不用說,沒有什麼講究,純粹就是為了解渴,滿足生理需要,鋼化杯、口缸、塑料杯等都可以喝。投茶也隨意,多少克看自己;泡茶的水也隨意,熱就行了;泡的時候更隨意,倒進熱水估摸著差不多就行了。這種喝法,不在乎茶的好壞,滋味的感受,更不要說情趣了,即使是一款好茶也喝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糟蹋了好茶。

品茶就更進一步了,不管是為了陶冶情操,還是品味茶的美好,又或是體會美的享受,都有了自己的追求。也許在乎器皿的契合度,在喝的過程靜靜地把玩一個茶杯,一把茶壺也是享受;也許在乎品茶的環境,是溫馨雅緻,還是靜謐悠然,又或是富有文化氣息等;也許是在乎茶的滋味在口中的變化,把泡好茶作為追求,用舌頭去感受每一縷茶湯流淌過的觸動;也許是在乎品茶的方式,吟詩、撫琴、茶舞、談天、曲水流觴……都有可能成為品茶的元素,或者說,都有,又或者更多。

因為每個人對品茶的態度和關鍵點是不一樣的,可能有的人不太懂茶,他品茶圖的就是好喝、好玩,心靈的平靜和忙碌的生活中放緩時間的流動,感受每一寸變化;可能,有的人真的是被茶的滋味震撼到了,在尋找自己的味道等等。相對於喝茶,品茶更上了一個層次。

試茶,則更多的是考研技術、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了,也許上升到了「開發」的程度。對於茶,已經有了自己論斷。

試茶,就意味著要有一個結論,沒有論斷,就不能稱之為試茶。湯色如何,香氣如何,滋味如何,口感如何,身體的反應等等要能感受到其中的細微變化和差別,作為試茶的判斷依據。

有的茶,入水前醜陋不堪,入水後驚艷飛虹,拍案叫絕;有的茶,入水前如雄鷹蒼爪,孔武有力,入水後渾濁不堪,不忍直視;有的茶,香氣高揚,沁人心脾,入水後,寡淡無味;有的茶,看似茶香不顯,入水後杯底留香綿延不絕等等。

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要不斷判斷,不斷嘗試,是產地的問題?工藝的問題?還是儲存問題?才能不斷提高對茶的理解,了解茶性。

雲南大葉種茶中茶多酚與兒茶素含量豐富,浸出物多,按傳統工藝製作,要看苦澀度是怎麼化去的,還有生津回甘,是人們很喜愛和最樂意接受的一個特徵,生津回甘越好代表原料越好,還有耐泡度,好的普洱茶是很耐泡的,還有杯底香氣,總之判斷的標準有很多,試茶就是要找出這些區別分辨茶的滋味,喝出好味道。

在試茶中,最能刺激人的味蕾就是拼配,拼配茶富有層次的口感和味道,100種原料,只為一道菜,國家級高級制茶工程師張明春先生,用自己多年如一日的經驗,嘗遍百茶,為您試出最合適的口感和滋味。

了解茶,認識茶性,有時候中間缺少的,只是一顆虔誠的心。如果我們只把眼光局限於大地,便無法體會到奔向星辰大海的美好罷了。

關於我們

昆明電視台《愛隨茶香》欄目丨《愛隨茶香》雜誌

歡迎關注服務號「葳盛茶業」享受更多特權

官方微博:葳盛愛隨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上班電腦下班手機,IT男用眼過度險失明,趕緊看看這幾款明目茶護來眼解疲勞
文創造物精工局:茶器選購指南,紫砂和銀壺,原來是這麼回事!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