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轟炸敘利亞:美中期大選的焰火,還是美離開敘利亞的起身炮?

特朗普轟炸敘利亞:美中期大選的焰火,還是美離開敘利亞的起身炮?

美國以敘利亞政府軍使用所謂「化學武器」為名,針對敘利亞境內的政府軍目標展開了軍事打擊,在幾經波折之後,軍事行動終於開始,但是卻匆匆結束。

當地時間13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傳來數次爆炸聲

精心算計的特朗普

美國對於敘利亞的外交政策,在過去半個月時間內似乎經歷了「過山車」。

特朗普從月初的「撤離」,到數日前的「導彈會來的,又新又好又智能的導彈」,再到「可能會很快,也可能不會很快」,最後打擊成行,再到軍事行動倉促結束,美國的敘利亞政策,如走馬燈一般讓人應接不暇,也讓人們對於這位任性的美國總統到底想幹嘛,有了諸多的疑慮和擔憂。

如果說美國歷史上那個總統最「精打細算」,特朗普絕對可以算上一個最強力的候選人。對於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來說,地區政策的最大評判標準就是「花錢」多少。

對於特朗普來說,敘利亞一直是一個太過「燒錢」其「不討好」的投資項目。美國從2011年以來,不斷援助敘利亞政治和軍事反對派,卻似乎並沒有改變敘利亞國內戰場局勢走向。

因此2017年上台的特朗普似乎要下決心「逃離」敘利亞。比如在上台之後,在敘利亞反對派駐美國的各類代表人物及其資助的各類「顧問公司」,似乎已經難以受到來自於美國的信任,無法得到特朗普周邊高層的「召見」;在2017年8月特朗普甚至直接叫停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多年來操縱的、代號為「橡木樹」的援助敘利亞「溫和反對派」的情報和援助活動。

可以說,特朗普已經逐漸在疏遠敘利亞議題,並且為有朝一日撤離「離開」敘利亞做著準備。

每當特朗普希望調整美國某一個地區的政策方針之前,特朗普總會通過自己的社交網路平台,發布自己精打細算之後的結論,而這種結論無外乎就是以下套路:「在過去XX年,美國在XX地區花費了XX億美金,但是卻沒有得到任何尊重,是時候改變了!

從朝鮮半島,到巴以問題,從北約關係到北美鄰國,再到敘利亞問題,這一個套路反覆用來用去。

特朗普的潛台詞無非是:上一任總統錯了,而我將糾正錯誤讓所有事情重新回到正軌。


用落在外國的導彈換選票

糾正「歷史錯誤」空襲敘利亞,從猶豫不決地開始,到匆匆忙忙的結束,正說明特朗普考慮國內政治因素大於國際政治因素,在敘利亞開一聲體面的「起身炮」,在國內放一個絢爛的「禮花」。

美國實現其在中東的戰略意圖,需要在敘利亞遏制伊朗及其支持的什葉派力量的擴張,從而更大地發揮在中東腹地的影響力。

然而,從敘利亞內戰爆發初期找到的政治盟友「敘利亞自由軍」,到美國當前所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力量「民主聯盟黨」,不是成建制的倒戈極端勢力,就是偏居東北一隅「胸無大志」。走出敘利亞的泥沼,美國需要一個體面的歡送儀式。

而在國內,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對特朗普顯得無比重要。中期選舉中共和黨能不能繼續成為國會的多數黨,將直接決定特朗普這屆任期後兩年的政令能否順利實施,對這位頗具爭議的總統來說,這無疑至關重要。更為重要的是,中期選舉還直接反映選民對特朗普兩年來政績的評價,更是下次總統大選的風向標。

臨近中期選舉的特朗普,將面臨來自於國內猶太院外集團和阿拉伯遊說集團的巨大壓力,喜歡為獲取「軍火大單」的特朗普,甚至也要考慮軍工企業大佬們的感受,更要為那些因為「讓美國重新偉大」的口號而支持他的選民們送出「大禮包」。

一場「精準打擊」的空襲,用導彈換取選民的支持。特朗普的在敘利亞的算計,首先在選票,其次才是別的利益。

還有什麼能比落在中東國家的導彈,更能讓各方滿意,更能體現美國的「偉大」呢?


各懷心思的「精確打擊」

對於西方世界來說,敘利亞問題是一個敏感的議題。

從敘利亞局勢本身看,近段時間巴沙爾政府在國內打擊反對派的勢頭向好,逐漸掌握了戰場主動權,而美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並不願看到巴沙爾政府擴大戰果並鞏固自己的地位。

對於一同發動攻擊的英國和法國,在面臨國內的困局時,敘利亞問題並不僅僅涉及地緣政治爭奪,同樣更是國內政治博弈的重要抓手。

在敘利亞問題上,法國總統馬克龍一改前任做法,展現積極務實色彩,放棄推翻敘現政權。但這並不意味著馬克龍在敘利亞問題上失去了「戰略想法」——

即將於訪問的馬克龍,正面臨國內工會罷工的壓力。對於他來說,此時以敘利亞疑似化武事件為由,與美英聯手發動一場速戰速決的有限軍事打擊,直接收益是鞏固盟友關係、緩解國內政治壓力;而從長期看,也能彰顯法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並能為推行地中海戰略探路和布局 ,在一個沒有德國的敘利亞,找到登頂「歐洲一哥」的捷徑

英國則需要通過參與軍事打擊,顯示自己與西方盟國之間的密切關係。在英國「脫歐」背景下,敘利亞問題成為英國同美國、法國等增進盟友關係的契機 ——

此前,特蕾莎·梅正因國內政治焦頭爛額時,「天上掉下」個俄羅斯前情報人員「中毒」事件,得到美、法等盟友積極回應,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英國把矛頭直接對準了俄羅斯,特蕾莎·梅支持率大幅飆升,此次對敘利亞動手,再次向俄羅斯表示強硬立場,為反對「化武」的行為背書,無疑是趁熱打鐵的一步好棋。

美英法同時從敘利亞看到了轉移國內政治矛盾的契機,一拍即合,至於聯合國安理會、國際法、世界和平什麼的——跟國內選票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

而從這裡再次反觀打擊的理由,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在敘利亞內戰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疑似化武襲擊,而每次出現,都是敘利亞政府軍節節勝利、反政府武裝退無可退之時——敵人都要滅亡了,幹嘛還要孤注一擲使用化學武器?

敘利亞政府軍到底有沒有使用化學武器,已經變得不再重要。在證據都不充足的情況下,美英法就以此為借口發動襲擊,只能說明「去化武」不過是處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一個山頭,誰佔領了這個山頭,誰就能光明正大地把各自的目的塞進去戰爭和衝突中去。

無論是北部土耳其及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攻擊庫爾德「民主聯盟黨」,還是中部敘利亞政府軍與東古塔地區反政府武裝的交戰,都似乎顯示著敘利亞當前戰局的敏感與停火協定的脆弱。

敘利亞的內戰打了7年,「去化武」從利益訴求變成了手中的籌碼,敘利亞不會因為消滅了所謂「化武」就能換來和平,蒙著道德面具的各懷鬼胎,只能將世界引向更深的亂局。

王晉,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科學學院博士候選人;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原經濟區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劍 的精彩文章:

首位國家監察委主任是誰?「兩高」掌門人有什麼變化?
兵馬俑手指為何在美被盜?責任在誰?該怎麼賠?

TAG:長安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