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風水寶廟——五台山「鎮海寺」

風水寶廟——五台山「鎮海寺」

適逢山西五台山第四屆國際佛教文化節之期,筆者飛赴中國佛教聖地五台山一行。終於得以領略五台山頗具特色的風水名勝寶廟,五台山清修寺廟鎮海寺。鎮海寺位於五台山海拔1600米的半山腰之上,創建於明代,佔地千餘平方。相傳該寺側流水原是海眼,終年橫溢成災,百姓苦不堪言,文殊菩薩為挽救生靈,用大銅鍋蓋住海眼,並在鍋上加蓋一磚塔,名曰鎮海塔,鎮海寺之名由此而來。這座清代帝皇都在此駐留過的清修寶薩,其頗具風水特色的建築布局,甚至連當地普通老百姓都已經家喻戶曉。

帶著好奇,筆者從山腳順著蜿蜒而上的石梯,緩步登上寺廟前沿。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面,鎮海寺寶薩位於山中半腰,從寺門向下眺望,只見清溪于山腳環寺暢流,正是典型依山傍水的風水格局,自山下伸展至寺廟的石梯通道,呈八字形曲折而上,傳統風水很重視道路的曲折環回,認為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防範沖射形成,起到藏風聚氣的效果。幾個當地的信眾向筆者介紹,相傳此廟宅的選址布局,出自古代皇家園林御用風水師的手筆,故寺廟風景是出奇秀麗。於廟內見有青山環繞,奇峰擁抱,左青龍右白虎,前明堂後佛殿拾級而上,雲霧中央,氣勢肅然;是五台山內出了名的風水寶地。筆者於是仔細勘察,發覺確實如此。登高至廟前,迎面就是一段寬闊的石砌樓台,風水學上稱之為明堂,特別有意思的是,寺廟正門的左右側還有分別有兩道門,其中一道叫做「龍門」,據說古時只有皇帝身份的人才可以在此門進出。內進寺院之後,抬頭便見寺廟左右高山環繞,浮雲翠綠映出一片優美的詩意畫境。傳統風水中,人們總把環抱住地兩旁的大山脈,許以青龍與白虎稱謂,以人面向宅前為標,左脈為青龍、右山叫白虎,之所以要納用這樣的名字,是因為古人認為青龍與白虎是一對守護神,可護衛穴居安寧不受侵擾,而環抱穴居的高山峻岭,客觀上起到了阻隔惡風寒流,保持穩定理想氣場的作用,其功能有若護衛一般,正如《地理大全》所註:「龍虎,以衛穴得名」。而隨著傳統風水論說的不斷深入,之後的堪輿師們更進一步追求其形神兼備,所以地理上狹義的青龍,指的不再是倚靠的泛泛山巒,而是專指蜿蜒曲折又高低起伏、山清水秀的大山脈。因為這樣的山勢,宛如一條在雲霧中飛騰的青色巨龍,古人更認為龍脈能使生氣凝聚,靠居則宅旺人祥;狹義上的白虎山脈,則指的是山勢高亢而平穩、但又植被較淺薄的山勢,其景觀有如卧虎拱背。而筆者在鎮海寺內仰觀兩邊的山勢景觀,恰好都是這樣,左首邊是此起彼伏的群山競相聯接,構成蜿蜒迂迴的山峰,雲霧飄渺中顯出疊疊青蔥植被,遠眺如駕霧青龍;連綿的峰頂上一棵棵青松聳立掩映,更似騰龍添翅。

更奇的是山脈「龍頭」位置的獨據青松,居然隱約構成一個繁體的「華」字形狀,「華」是我中華民族的簡稱,「龍」是我龍的傳人的獨特標誌,雖然這樹獨特的字形,在於什麼時候形成根本無從考究,似乎與此獨特的風水格局也拉不上連帶關係,但這個龍華聚一的景觀,無疑給這座神秘的廟宇,平添一筆祥瑞的人文情調。廟宇之右首,較之左端山脈,已然少了起伏蜿蜒鬱鬱蔥蔥的氣勢,取而代之的是平伏厚實的山巒形態,雖然植被相對膚淺,綠蔭山石交錯,反更其顯雄偉虎姿之形,這一切都正符合白虎山脈的意境要求,一旦迎來深秋嚴冬季節,大雪封山,淺薄的植被很容易為冰雪完全覆蓋,則右脈白虎形態盡露。環抱廟宇的兩邊的山脈,不但具其神髓,左右青龍白虎之意形,更是活靈活現,能鑒識到此地理環境適建穴所,不得不佩服堪輿大家的獨到眼光。

在此領略了妙不可言的風水格局建築風情後,筆者心滿意足地從廟宇側門步出,這裡的建築設計也很奇怪,從主殿園到寺外,竟是九曲十八彎,居然要跨越曲折的四重門門檻。筆者有些不解,為何要如此迂迴呢?身已踱出寺廟又不禁再往回走,希望能搜尋到些有收穫的蛛絲馬跡,在一二重門口處,筆者無意間抬頭遠眺山景,右側雲霧山中,赫然隱約顯出一隻或獅或虎的側面頭部面容輪廓,拱起的山石,構成突出的獅虎之眉眼、之上是獅虎的拱背、之下的便是虎鼻、虎嘴、虎鬚,而植被破損處,則形成虎耳虎紋。整個側面山景,彷彿是一頭正在仰面蹲踞的獅虎獸,越看越覺得栩栩如生。這樣的天然山勢構造,應該是數百年前就已經長期存在的了,難道當時的建築設計者,為了專門迎合這個由天然山脈形成的「踞虎」,特意把廟宇的門口,設置在這個可以見到獅虎完整輪廓的視覺位置上,取其獅虎映於門,守護廟宇安寧的意境?若實情果真如此,那這個人文設計真可以巧奪天工來形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般若五台山 的精彩文章:

假和尚遇上真和尚,現場一幕曝光!值得所有人看看……
剩飯、剩水、垃圾食品等怎麼處理:最簡單的施食

TAG:般若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