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木中黃金——黃花梨

木中黃金——黃花梨

天地開,萬物生,樹木向榮。海南之境,生有奇樹,可入葯,可制器,依雲水之地而峻拔,得自然之妙而雋永。黎人采之民用,唐人得之如珍寶,明清文士以此用器自成一格,今人視其為藏品之極,此即黃花梨(傢具)。於此,以史為憑,為黃花梨及其制器簡略一敘。

紅木中的大熊貓

黃花梨被國內賦予國寶的、紅木中的大熊貓之稱,自古一木難求,價可奪金。天然漂亮的紋理、觸手溫潤的質感,使得黃花梨如今在文玩圈也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詳細介紹

黃花梨主要產於我國的海南省,其木材的名貴程度僅次於紫檀木,是因為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傢具,如三彎腿,其彎曲度很大,惟黃花梨木才能製作,其他木材較難勝任。

黃花梨木與其他木材的特點比較相近且容易混淆,最主要的是易與花梨紋紫檀混淆。這種花梨紋紫檀木主要產地是兩廣和海南島,有的書稱之為海南紫檀,也有稱為越南檀,因越南及周邊國家也生長有這種樹。黃花梨木色金黃而溫潤,心材顏色較深呈紅褐色或深褐色,有屢角的質感。

黃花梨木的比重較輕,可能比紅木(酸枝木)還要輕工一些,放入水中呈半沉狀態,也就是不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於水面。黃花梨木的紋理很清晰,如行雲流水,非常美麗。最特別的是,木紋中常見的有很多木癤,這些木癤亦很平整不開裂,呈現出狐狸頭、老人頭及老人頭毛髮等紋理,美麗可人,即為人們常說的「鬼臉兒」。

明代及清代早期製作高檔的傢具大多是用黃花梨木所制,由於前朝過量採伐而使得清代中期以前黃花梨木材急劇減少及至瀕臨滅絕,所以後來採用紅木代替。從已出版的明清傢具資料看,黃花梨木有大材,寬半米、長兩米的獨板平頭案都可以見到。

黃花梨木傢具製作產地以蘇州為代表,做工規範,精工細做,是典型的蘇式傢具。另外南方兩廣及海南島等地明清時期也生產黃花梨木傢具,稱之為廣作或廣式傢具,其做工略粗,不及蘇式傢具精細。花梨紋紫檀木質堅重,比紅木的比重還要大,放入水中即沉水底,棕眼較小,呈蟹爪狀和牛毛紋狀,經打磨後木的表面細嫩得如小兒肌膚。材質比黃花梨優,木的色澤比黃花梨木更深,呈橙紅至深琥珀色,也有的花梨紫檀傢具的表現由於年代久遠而失蠟呈灰褐色。木紋中亦有鬼臉紋,但這些鬼臉紋與黃花梨木紋中的鬼臉紋微有差別,花梨紋紫檀木的鬼臉紋絕大多

數呈圓形,有的有眼有嘴,但少見有老人頭和老人頭毛髮的紋理。另外,花梨紋紫檀木鋸斷面有濃濃的薔薇花梨味亦是很獨特的。

再有,因花梨紋紫檀木生長在大陸,雨水不夠充足,木心空洞較多,正所謂十檀九空(心),也是因為木心空洞,所以花梨紋紫檀木很少見有大材。另外有一個很容易識別的特點就是花梨紋紫檀木油質較重,用手指輕輕一刮即起油痕,黃花梨木的木質雖然溫潤光亮,但沒有這麼重的油質感。以上幾點是花梨紋紫檀木與黃花梨的區別。

另外還有一種是草花梨木,產地亦在南方,其木質粗疏,棕眼大,像鐵梨木(南方人稱為鐵梨紫荊木或東荊木)的紋理一樣粗糙。木色淺黃至黃,乾澀無光澤,亦鬼臉紋,材質比黃花梨木相差甚遠,碰到這種木材的傢具不用細細研究也容易區分。

瘤體,又稱癭木(影木)。「癭,樹瘤也、樹根。」(《格古要論》)。癭木非指某一樹種,而是指樹根部位結瘤,或樹榦結瘤部位的木材。北京匠師謂之「癭子」。此處木材紋理特殊,有旋轉的細密花紋,加之少有,是一種珍稀木材。其中以花梨癭及紋路似畫者為最上品。花梨木本身含有殺菌特殊油脂,故很難產生病態,所以花梨木的瘤體可謂貴重之極。

史料記載

花梨木色彩鮮艷,紋理清晰美觀,我國廣東、廣西有此樹種,但數量不多,大批用料主要靠進口。據《博物要覽》記載:「花梨產交(即交趾)廣(即廣東、廣西)溪澗,一名花櫚樹,葉如梨而

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諸器。」《廣州志》云:「花櫚色紫紅,微香,其紋有若鬼面,亦類狸斑,又名和『花狸』。老者紋拳曲,嫩者紋直,其節花圓暈如錢,大小相錯者佳。」《瓊州志》云:「花梨木產崖州、昌化、陵水。」

明代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載:「花梨木有兩種,一為花櫚木,喬木,產於我國南方各地。一為海南檀,落葉喬木,產於南海諸地,二者均可作高級傢具。」書中還指出,海南檀木質比花櫚木更堅細,可為雕刻用。按《古玩指南》第二十九章所說:「花梨為山梨木之總稱,凡非皆本之梨木,其木質均極堅硬而色紅,惟絲紋極粗。」

我國自唐代就已用花梨木製作器物。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就有「櫚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的記載。明《格古要論》提到:「花梨木出男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愛,花粗而色淡者低。廣人多以作茶酒盞。」侯寬昭的《廣州植物志》介紹了一種在海南島被稱為花梨木的檀木「海南檀」。海南檀為海南島特產,森林植物,喜生於山谷陰濕之地。木材頗佳,邊材色淡,質略疏鬆,心材紅褐色,堅硬。紋理精緻美麗,適於雕刻和做傢具之用。

從以上記載可知,所謂花梨木品種當在兩種以上,而黃花梨即明代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中所介紹的「海南檀」。

還有一種與花梨木相似的木種,名「麝香木」。據《諸番志》載:「麝香木出占城、真臘,樹老僕淹沒於土而腐。以熟脫者為上。其氣依稀似麝,故謂之麝香。若伐生木取之,則氣勁兒惡,是為下品。泉人多以為器用,如花梨木之類。」

花梨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稱黃花梨,顏色由淺黃到紫赤,色彩鮮美,紋理清晰而有香味。明代比較考究的傢具多為老花梨木製成。新花梨木色赤黃,紋理色彩較老花梨稍差。

花梨木的這些特點,在製作器物時多被匠師們加以利用和發揮,一般採用通體光素,不加雕飾,從而突出了木質本身紋理的自然美,給人以文靜、柔和的感覺。

這種材料顏色不靜不喧,恰到好處,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花梨木顏色從淺黃到紫赤,木質堅實,花紋精美,成八字型,鋸解時芳香四溢,中國海南產的花梨木最佳,其顯著特點是花紋面上有鬼臉,即樹結子為最佳,花粗色淡者為低。另一特點是其心材和邊材差異很大,其心材紅褐至深紅褐或紫紅褐色,深淺不勻,常帶有黑褐色條紋。其邊材灰黃褐或淺黃褐色。黃花梨古無此名,只有「花梨」或寫作「花櫚」,後來冠之黃花梨,主要是區別當前的所謂「新花梨」,因為海南花梨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砍伐殆盡,所以當前用料多為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進口花梨木,但品種繁多,質次各異,品質相差很大。

鑒別海南黃花梨以下簡稱(海黃)的方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紋理:海黃質地堅硬且有花紋,花紋的形狀多為麥穗、蟹爪等,要細心觀察花紋的清晰、自然和流暢程度,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小樹疙瘩組成的「鬼臉兒」,在分杈部位還會出現「上水線」,由健康的老樹產出的大料還有「流水紋」,另外,還有由樹身冒出的新芽組成的「虎皮紋」,不管是怎樣的紋理,整體感覺都是粗中帶細

(2)手感:海黃的質地堅硬,但手感潤滑,撫摸的時候不會有粗澀的感覺

(3)顏色:海黃的芯材和邊材能夠被明顯區分,芯材通常情況下呈淺黃、金黃、紅褐、深褐等顏色,木質中經常能夠看到黑色的斑紋,邊材一般情況下都是灰褐色或淺黃褐色,如果切削一些木屑,將木屑至於水中,還可以發現水中有一層油脂,類似機油,而且有藍色的光亮

(4)氣味:新切開的木材有一種辣味,靜置一段時間後則會有清淡的香味,另外海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木材進行撫摸或者把玩能感覺到一種香味,之後香味就會逐漸變淡,那些老的木材經過刮和搓之後才能聞到香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