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行為識別提升金融支付安全——錦柏安應邀出席2018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論壇

AI行為識別提升金融支付安全——錦柏安應邀出席2018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論壇

4月13日,2018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金融集中採購網、金融科技創新學院聯合主辦。近百位來自金融行業監管機構、銀行、保險、證券、互金企業的科技部、網路金融部、風險管理部的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作為國內領先的身份識別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蘇州錦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也受邀參加本次論壇活動,並做了主題演講。

錦佰安科技CEO馮繼強

在演講中,公司CEO馮繼強先生指出,金融行業對安全建設的需求與日俱增,現有的身份認證方式卻存在著極高的風險,致使相關安全事件頻頻發生。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到了如今的AI時代,黑客的攻擊手段更是層出不窮。金融行業急需一種能精準識別用戶身份的驗證方式。由於每個人操作手機的行為具有明顯的差異性,通過這種差異性即可識別用戶身份。這一觀點引起了與會人員的熱烈討論。

安全事件頻發,為金融行業敲響警鐘

近年來,支付方式經歷了現金支付、銀行卡和移動端支付等時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是與日俱增。

在現金支付時期,個人信息的重要性近乎於無,只要錢包丟失,就意味著同時丟掉了其中的現金;在銀行卡支付時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開始顯現,最重要的當屬銀行卡及其密碼,一旦丟失就會損失慘重;而在移動端支付時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隨之升級,因為一旦個人信息被他人惡意獲取,他們甚至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錢財竊取。

事實上,我們的個人信息早已通過各種途徑,被神不知鬼不覺地泄漏出去,甚至成為黑市上交易的商品。不法分子往往會一次性購買海量用戶信息,將這些數據篩選過濾後實施撞庫攻擊,以獲取賬戶和密碼,最後利用手機雲端漏洞劫持簡訊驗證碼,完成轉賬,整個過程完全繞過受害人。這無疑使得現有的身份認證方式形同虛設。

金融行業風險評估

當然,不法分子竊取個人用戶錢財的手段還有山寨支付網銀類APP、釣魚網站、暴力破解、木馬病毒等,讓用戶防不勝防。

另外,對金融機構來說,同樣面臨著黑客入侵、群控操作等風險,令機構本身及其用戶蒙受巨大的損失。相關的安全事件可謂不勝枚舉。

風險的本質是身份認證問題

馮繼強指出,金融行業存在著難以計數的風險,而歸根結底,這些風險其實還是身份認證的問題。若是能夠確保只有用戶本人或合法可信的人執行相關操作,移動金融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對於傳統的身份認證方式,我們並不陌生:靜態密碼、U盾等硬體設備、簡訊驗證碼,等等,因為這些方法只能保證賬號與密碼的匹配度,卻無法區別「人」的唯一性,所以它們根本談不上是身份認證,安全性更是堪憂。

隨後出現的生物識別,看似能利用個人生物特徵來區別「人」的唯一性,但指紋的獲取成本極低,而人臉和聲音特徵也都很容易被捕捉、複製。一旦被破解,我們也很難改變自己的生物特徵。所以在本質上來說,生物識別也並未提升身份認證的安全性。

行為識別是身份認證的終極解決方案

那麼,究竟有沒有真正安全、便捷的身份認證手段呢?

馮繼強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提出,在操作手機的過程中,不同人之間的行為特性都有明顯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即可作為精準識別用戶身份的依據。

基於這一原理,錦佰安科技自主研發出了國內首個基於行為進行無感知身份識別的產品——SecID身份認證系統。

SecID通過手機中的多個感測器,多維度、多規則地收集用戶日常登錄的操作行為和使用習慣,然後利用卷積神經網路、循環神經網路、貝葉斯網路等方法,對這些特徵進行持續深度學習,為每個用戶單獨建立識別模型,並與用戶本人進行相似度匹配,即可對用戶身份進行身份確認。

通過這些核心技術,一方面,SecID能有效分辨當前操作者是人還是機器(機器行為具有明顯規律性),避免了群控操作的風險,便於金融機構清洗機器與惡意用戶;

只有行為特徵匹配度達到要求時,SecID才允許用戶執行相關操作

另一方面,SecID還能準確地分辨操作人是否為用戶本人。也就是說,當用戶在移動支付應用上執行諸如註冊、登錄、轉賬等敏感操作時,SecID能根據用戶的操作行為來判斷其身份,只有當匹配度達到要求時才予以通過,確保只有用戶本人才能進行業務操作,即使密碼已經泄漏,也能保證賬號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SecID對行為特徵的整個採集、建模、驗證過程,都是在用戶無感知狀態下完成的。所以,該產品讓身份認證真正變得無縫、自然、安全。

最後,馮繼強重申道,在人工智慧時代,金融行業存在的風險因子將會只增不減,在現有身份認證技術無法保證安全性的情況下,基於AI行為識別的「無感知」是未來身份認證的趨勢。錦佰安科技願與更多金融機構加強合作,為金融行業的身份認證安全保駕護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ENR 的精彩文章:

TAG:CEN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