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惕5個壞習慣,最傷頸椎!

警惕5個壞習慣,最傷頸椎!

頸椎病已經成為一種多發病、常見病。頸型頸椎病是頸椎病的一種,又稱為局部型頸椎病,屬於頸椎病的早期癥狀。好發於青壯年,年齡段為30-40歲。主要表現為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發作時間多在晨起時,長時間低頭工作或者學習後也會出現此現象。

主要表現為頸肩部的軟組織疼痛,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最常見的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神經分布區的疼痛或麻木。椎動脈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頭暈,頭暈在活動頸部時加重。脊髓型頸椎病主要為頸髓受壓,出現雙下肢彩棉花樣感覺,脊髓型頸椎病不能按摩,建議手術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主要為椎間盤向前突出刺激頸部交感神經而致。

絕大多數人群都出現過頸椎不適的情況,卻不了解頸椎病發病的原因竟然是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所致,隨著電子產品的盛行,現在低頭族到處都是,長期低頭看手機,夾著脖子打電話,還有在地鐵公交上歪著腦袋大瞌睡,這些不良姿勢都容易造就頸椎病,引起頸椎受損,長期以來就造就了頸椎病,怎樣預防和緩解頸椎病呢,那麼就要先從改善不良習慣做起,不要等到出現問題了才知道去治療,以下是傷害頸椎的壞習慣。

1、長期伏案:很多工作都需要長時間伏案,比如新媒體小編、文案、程序員等,伏案的時候,頸椎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頸部肌肉容易疲勞,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反曲。頸椎生理曲度異常以後,本就承擔較大力的頸椎間盤承受的重量加大,時間長了可能刺激周圍神經或血管,從而導致頸椎病。因此,醫生一般建議不要長期伏案,應該適當的活動頸部。

2、缺少運動: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頸椎同樣需要鍛煉。很多人忽視、不了解頸椎鍛煉,導致頸椎及周圍韌帶出現慢性的損傷,甚至難以維持正常的彈性和張力。再加之一些傷害性動作,比如開車時急性加速、急停等,時間長了可能造成纖維環軟弱,甚至破裂,誘發頸椎病。

3、長時間低頭看書、久坐辦公室:長期保持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位置,導致局部過度活動,損傷局部椎間盤、韌帶等,易發生頸椎病。致局部過度活動,損傷局部椎間盤、韌帶等,易發生頸椎病。

4、頭頸部外傷所致;外傷並不直接引起頸椎病,但卻往往是頸椎病產生癥狀的加重因素,頸椎病一旦加重就要有防護措施,可以將羅漢達骨通貼在疼痛處,有效成分可透皮入骨,對恢復腰部功能有很顯著的效果,現如今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傳承兩百餘年,有效率達九五成以上,還有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造成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外加頸部外傷常誘發癥狀的產生,甚至癱瘓發生。在不適當的頸部按摩也常有癱瘓發生的報道。

頸椎病病程時間較長,短則數月長則數年。並且反覆發作、時重時輕,怎樣如何正確預防頸型頸椎病?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患者可以治癒或者自愈,但是還是應該做好預防措施,避免各種誘發因素。

1、 適當休息,保證充睡眠:睡眠不足、高度緊張工作、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等等都容易造成神經肌肉的過度緊張,誘發頸椎病癥狀。

2、 經常鍛煉:尤其是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增加頸肩部肌肉力量,增強免疫力,強化頸椎生理曲度,同時也促進血液淋巴的循環,有利於頸椎病的恢復。

3、 避免外傷:不論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應注意保護好頸部,避免各種誘發因素,扭頭時不要劇烈轉動,應注意減輕頸部肌群負擔,減少頸椎病的發病概率。

4、 選用合適枕頭:不少反覆落枕患者在臨床上癥狀表現為頸型頸椎病,所以選好枕頭很關鍵。人體頸椎的生理曲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頸椎曲度的改變或者消失,往往意味著椎體穩定性變差,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椎體退變、神經受壓及頸肌慢性勞損。所以,正確使用枕頭對預防頸椎病很重要。

必須要提醒的是:生活中應該有意識的預防頸椎病,減少伏案工作的時間,注意鍛煉頸部肌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頸椎 的精彩文章:

頸椎病高發,你是幾級「危脖達人」?
頸椎病的危害竟然這麼多!看完,該好好護理自己的頸椎了!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