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居易與蘇東坡,相隔百年的「神交」如何實現?

白居易與蘇東坡,相隔百年的「神交」如何實現?

白居易與蘇東坡,相隔百年的「神交」如何實現?

一場雨後,月光灑在犖确山石上,顯得格外的清。行人來去匆匆,唯有一個已經接近知天命之年的老者悠遊地散著步、吟著小詩,他便是東坡,他吟誦的或是他自己的、一首名為《東坡》的詩。詩云: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寫這首詩時,東坡已經謫居黃州四年了,比起曾經的失意,在這首小詩中更多的是東坡的閑情偶趣,此時的他或許已經厭倦了政爭,而想要歸隱田園。在寫此詩的前一年,東坡也有過一次雨中雨後的經歷,那一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更是成為東坡的名詞,「何妨吟嘯且徐行」更像是「自愛鏗然曳杖聲」的前曲,隱隱當中,「莫嫌犖确坡頭路」卻好似「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真實寫照。

東坡所寫的《東坡》,正是他之前從黃州太守手中的獲得的一塊荒地,他學起了他的偶像之一陶淵明躬耕田野,而將一塊地名之為「東坡」,又是緣於東坡的另一位偶像——白居易。白居易曾經被貶忠州,在城東得一地,亦稱之為「東坡」,還曾有詩《步東坡》。詩云:

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

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

東坡平生最喜歡的詩人乃是陶淵明和白居易,這一塊荒地倒成了他對兩位前賢表達敬意的「寶地」。東坡亦曾自言「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較前賢」,想是他慕白樂天,既是慕白居易的「樂天」,也是憐白居易與自己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經歷。通過一個坡地——東坡,兩個相距百年的大詩人實現了他們的神交。

只是白樂天,不似東坡,亦可享受與雨後的犖确坡頭路,愛著自己的鏗然曳杖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我國古代最開放的朝代,大臣可以隨便罵皇帝!事後還沒有人追究?
唐詩三百首經典詩句,「同為天涯淪落人」是否說的一事無成的我們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