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種特殊的河流地貌——河流階地

一種特殊的河流地貌——河流階地

1.概念:

河流下切侵蝕,原來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階梯狀分布在河穀穀坡上,這種地形稱為河流階地。

2.成因:

河流階地是河流在相當長時期內穩定在一個高度之後又突然轉向深切侵蝕,使原河谷底部高懸而成。形成的條件有兩個:較寬廣的谷底和河流的下切侵蝕。由於河流下切侵蝕的原因不同,階地的成因也不一樣,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氣候變化。氣候變冷,流域內物理風化的加強,或者氣候變干,流域內植被覆蓋度減小,坡面侵蝕強度加大,都使流域補給河流的水量減少,沙量增加,造成河床加積。相反,氣候變濕熱,河流中泥沙量減少而徑流量增加,導致河床下切侵蝕,形成階地。可見,長期的氣候乾濕變化引起堆積和侵蝕作用的交替,便會形成一系列階地。這種階地稱為氣候階地,如第四紀以來與間冰期氣候交替出現所形成的階地。

②構造運動。當河流流經地區的地殼上升時,河床縱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蝕作用加強,使河流下切形成階地。地殼運動是間歇性的,在地殼上升運動期間,河流以下切為主;在地殼相對穩定期間,河流以側蝕和堆積為主,這樣就在河谷兩側形成多級階地。這種因構造運動形成的階地,稱為構造階地。

③基準面變化。下降通常會引起河口段河床比降的增加,比降的加大則引起水流下切侵蝕,形成河流階地。引起基準面升降的原因可以是地殼的升降或第四紀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引起的海面變動。一般認為,間冰期是海面普遍上升的時期,也是河流因海侵而發生淤積的時期;冰期是海面普遍下降的時期,亦是河流下游或河口段河床下切形成階地的時期。由於海面變化在晚近地質時期內交替出現,因此基準面變化形成的階地稱為旋迴階地。

④人為活動。人類活動能使河流的水流和河床情況發生一定的變化,如由於水庫的興建,上遊河段因基準面的上升,使原河流階地被水淹沒成為河床或河漫灘。而水庫以下的河段,由於洪峰後水庫調平,下泄徑流量減少,原河漫灘受不到洪水的淹沒變成新的階地。

3.河流階地的形態:

按地形單元劃分為

階地面:階地的表面,實際是原河谷底,大多向河谷軸部和下遊方向傾斜。

階地斜坡:是階地面以下的坡地,也向河谷軸部傾斜,但坡度大得多。

階地前緣:是指同一級階地的階地面與階地斜坡相交的地段。

階地後緣:是指階地面與較高一級階地的斜坡或谷坡相交的地段。

如下圖所示:

其中階地面和階地斜坡是組成階地的兩個主要形態要素,說明階地發育的兩個主要過程:階地面形成時期,河流的側蝕作用或沉積作用佔優勢;階地斜坡形成時期,河流的下切作用佔優勢。

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級或幾級階地。把高於河漫灘的最低一級階地稱為一級階地,向上依次為二級、三級……階地。一般說,階地愈高年代愈老。

如上圖,三級階地形成的時間由新到老的順序依次為:Ⅰ級階地、Ⅱ級階地、Ⅲ級階地。

4.河流階地的類別:

按組成物質及其結構分為:

①侵蝕階地:由基岩構成,其上很少有河流沖積物覆蓋,一般發育在構造抬升的山區河谷。這裡水流流速較大,侵蝕作用較強,侵蝕階地面上往往只有一些坡積物和殘積物。

②堆積階地:完全由河流沖積物構成,又稱沉積階地,在河流中下游最為常見。其形成過程:先是河流側向侵蝕展寬谷底,同時發生大量堆積,形成寬闊的河漫灘;然後河流強烈下蝕,當河流下切深度不超過沖積層的厚度時,形成堆積階地。它分為內疊階地和上疊階地兩種:

內疊階地:是在階地形成時的下切侵蝕深度正好達到發育前階地的谷地,由內向外疊生而成。(如下圖所示)

上疊階地:是階地形成時河流下切深度較前期階地下切深度小,河谷底部仍保留有一定厚度的早期沖積物,因此每一較新階地的組成物質就疊置於較老階地的組成物質之上,從下到上疊生而成。

③基座階地:由兩種物質組成,上部是河流沖積物,下部是基岩的階地。它是由於構造抬升,河流下切深度超過原沖積層的厚度,切至基岩內部而成。主要分布於新構造運動上升顯著的山區。

④埋藏階地:早期形成的階地被後期河流沖積物覆蓋而埋入地下的類型。早期地殼上升,或侵蝕基準面下降,而後地殼下降或侵蝕基準面上升,發生堆積,把早期形成的階地全部埋沒形成埋藏階地。

例:

1.河流階地是河流下切侵蝕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階梯狀分布在谷坡的地形。下列屬於河流階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根據階地的概念,階地要位於洪水位之上,選B。

2.下圖反映某河上遊河流階地的形成過程,下圖中河流階地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有( )

A.地殼下降 流水侵蝕 B.地殼抬升 流水沉積

C.地殼下降 流水沉積 D.地殼抬升 流水侵蝕

解析:河流流經地區的地殼上升時,河床縱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蝕作用加強,使河流下切形成階地。注意圖中階地是由基岩組成,屬於侵蝕階地,答案選D。

3.河谷中常有多級階地,其中高於河漫灘的最低一級階地被稱為一級階地,向上依次為二級階地、三級階地……在正常情況下,階地越高年代越老。讀下列河流階地形成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河流階地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有( )

A.地殼下降 流水侵蝕 B.地殼抬升流水侵蝕

C.地殼下降 流水沉積 D.地殼抬升流水沉積

(2)早期的人類遺址多出現在河流階地,早期人類選擇在河流階地居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運便利 B.便於農耕 C.軍事防禦 D.文化傳統

解析:

(1)當河流流經地區的地殼上升時,河床縱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蝕作用加強,使河流下切形成階地。地殼運動是間歇性的,在地殼上升運動期間,河流以下切為主;在地殼相對穩定期間,河流以側蝕和堆積為主,這樣就在河谷兩側形成多級階地。從圖中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河流階地的高程在不斷升高,階地呈現一層一層的堆積狀態,屬於堆積階地,可以判斷圖中河流階地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是地殼抬升和流水沉積,選D。

(2)早期的人類遺址多出現在河流階地,是因為河流階地土壤肥沃,而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利於農耕,B正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求疑 的精彩文章:

兩地同南亞 干雨不同天
珊瑚環礁的形成

TAG:地求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