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都是柔弱的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都是柔弱的

什麼才是真正的強大?

老子曾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就像這大千世界裡的水,我們看它最為柔弱,但它卻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不能阻止它,戰勝它。

是啊,堅強和溫柔一直是並存的,而只有內心堅強的人才能流露出溫柔的一面。誠如柴靜所說:「強大的人不是征服什麼,而是能承受什麼。」

劉若英

在與世界溫柔周旋中,堅定做自己。

10歲時,劉若英上台參加鋼琴演奏會,一時緊張左眉心竟撞上鋼琴的尖角,血流如注,她自己卻一聲不吭地彈完整首曲子,鞠躬下台。

童年時的劉若英

即使是成為演員的劉若英,身上也沒有一點大明星的架勢,眼睛圓溜溜,沒有問題時絕不會主動開口,面對衣架上的大牌服飾只挑最中庸平和的一套,外表柔弱讓人心疼。她說:「我這種個性,如果在銀行每天數鈔票,緊張啊,一來人馬上按警報。」

劉若英

婚後的劉若英,每個月都要飛到幾個陌生的城市去開演唱會。頭一天晚上還在保姆車裡喝冰咖啡,第二天一早就打電話回家,讓阿姨把冰箱里的魚拿出來解凍。一回到家就換掉上鏡用的裙子,趴在地板陪兒子玩一會,這十幾分鐘,脖子一直保持某一個角度,因為待會還有別的拍攝妝發不能亂。

她仍然保持獨立的自我,既做好母親、妻子的角色,也做好演員、歌手的角色。

她朋友問她:「你那麼累,不然別做飯了。」但她覺得怎麼可能不做飯,她既希望孩子想起家來是媽媽的味道而不是餐廳的味道,也希望丈夫出去吃飯會想念家裡的味道。

木心說,只有倔強的人才溫柔。如劉若英一樣,柔弱的外表,往往內心住著一個倔強、獨立的小孩。

對於她來說,在與世界的溫柔周旋中,堅定做自己。

胡適的母親

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母親,是世界上最柔弱的角色,卻也是世界上最剛強的人。

胡適曾說,自己的好脾氣和待人接物的柔軟都是來自母親。

胡適母親23歲就做了寡婦,且比胡適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年齡還要小。這兩位兒媳們又怎能孝敬年齡比自己還小的婆婆呢,於是,胡適4歲就注意到母親在人際關係上的艱難。

1913年馮順弟(後排左邊坐者)與家人(後排右二是胡適未婚妻江冬秀)

每次嫂子生氣,半個月都板著臉、咬著嘴唇,打孩子出氣,胡適母親也有她自己的應對辦法。天亮的時候,起身後輕輕地哭,埋怨去世的胡適父親。這時,泡茶進來的一定是這半個月來鬧脾氣的人,嫂子端著熱茶送到母親床前,母親慢慢停住哭聲,嫂子站著勸一會才離去。

這一哭,換回家庭的清凈日子,母親不會抱怨或指責誰,而嫂子面對母親示弱的態度,也不再犟。哭,看似弱者的表現,但是,在親密關係中,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敢用「以柔克剛」的方式,發脾氣很容易,難的是讓步。

馮順弟

在胡適眼裡,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胡適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因為母親交會他,無論順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因為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胡適

何志森

越平凡的人,越強大。

每一個人,無論是小孩、老人、女人、男人,都有柔弱的一面。這一面可能是面對最親近的人,可能是面對最愛的事業,也可能是面對社會的每一個平凡人。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建築設計師畫著漂亮的圖紙,設計光鮮靚麗的建築,喜歡穿一身高級的黑色。但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老師何志森,是一名非常喜歡粉色的設計師。

建築設計師何志森

當你第一次聽說他在做的事情,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畢業後何志森在學院做了一個工作坊,其中一個項目是跟蹤在廣州花城廣場賣冰糖葫蘆的阿姨。

他發現八點鐘的時候阿姨站在地鐵口,九點鐘站在廁所門前,十點鐘站在一棵樹前。在和阿姨的聊天中知道,阿姨的孩子是留守兒童,她每天早上五點開始不喝一口水賺的錢,三分之二都為了寄給遠在山東的孩子。

何志森和他的學生,通過觀察賣糖葫蘆小販的行動軌跡和城管的巡查軌跡,為阿姨設計了「逃跑路線」。

小賣部的老闆娘也當了一回「規劃師」

他不僅帶學生觀察平凡人的生活,還在香港觀察警察如何巡邏,如何抓小偷,富人如何散步。在何志森眼裡,設計不是製造圍牆,而是服務每一個平凡的使用者,把人與人連接起來。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大」,喜歡強大的外表,喜歡講大道理,喜歡做大生意,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在於「小」的東西,一個謙卑的態度,一個溫柔的擁抱,一個弱小的平凡心。

何志森喜歡逛菜市場

當困難降臨時,

真正能撐過去的一定是柔弱的人。

就像外表柔弱的劉若英,

在與世界的周旋中堅定做自己;

就像胡適的母親,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就像喜歡粉色的何志森,

平凡人的世界一點都平凡;

柔弱的人就像堅韌的蒲葦,

他們總能夠在狂風中找到自己位置,

用溫柔得體的方式去應對。

劉若英的書作《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文字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道 的精彩文章:

2年尋遍10餘省,拜訪數十位茶人,中國最原始淳樸的春茶,我們終於找到了

TAG: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