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親情

舌尖上的親情

彩雲之南

 彩雲之南

徐千雅 

00:00/03:50

院子里的山茶花,一簇一簇的開得正熱烈,像是專門迎接遠途回歸的人。再遠的旅途終究有要回來的一天。人不可能永遠在路上,從哪裡來,最終還要回到哪裡去,這是宿命的圈,誰也逃不出去。

而回來之後,突然覺得像是失戀一樣。翻開手機裡面的相冊,一張張熟悉的照片在指尖划過,那些遠逝的風景,使時光暫時停歇,把我們拉扯到記憶深處,回味著點滴美好時光。

中午時分,大姨把我們的照片雲集起來做成精美的相冊,並發了一張做了一桌子美食的照片。突然間,覺得傷感,竟然對那裡有著深深的懷念。

懷念那裡的藍天白雲綠水,想念那裡的美食人情風土,更想念大姨,想念她那像山茶一樣的笑容,想念她爽朗的笑聲,想念在她手中做出來的一道道美食,想念在舌尖上享受的那份親情。

還未遠行前,當得知我要帶小寶出去,她時常打電話來千叮嚀萬囑咐的讓我帶好孩子,注意安全。這份心細讓我有點意外。後來聽婆婆說,當年姨媽帶著兩個外孫回來的時候,那時還沒有高鐵,坐火車要一天多。夜晚睡覺時,她就用繩子綁在自己手裡,那頭牽著外孫,生怕會遇到什麼意外。

那晚深夜到達楚雄,我們早已車馬勞頓。沿途中,望著遠方萬家燈火,猛得生出一種身在異鄉為異客感覺。天涯咫尺,唯有在黑夜中,人心中的那個漏洞才會無限制的擴張,生出幾許薄涼。夜幕下,空氣也逐漸變得稀薄,透出些涼意,明亮的路燈把夜的沉幕拉扯的更加柔弱寂寥。

(依舊漂亮的姨媽)

車穿過盤旋蜿蜒公路駛向市區,在輝煌的霓虹燈下,每個街道巷口已空無一人。長時間的顛簸坐車使我們有些困頓和焦躁。後來,司機說馬上就到,讓我們再忍耐一會。車緩緩駛過一條靜謐的小道,依稀看見有兩個孤獨的背影跟我們一樣在翹首企盼著,心想這肯定就是姨媽跟姨夫了。

隨著車子的慢慢靠近,兩位老人急忙迎上前來。車門剛打開,就聽見一陣熱情的寒暄。下車後更是笑聲不斷,問長問短,握手相談。兩位均是六十多歲的老者,身材略微有些發福。帶有雲南地區的口音,我一時還不是很聽得懂。

我無法體會親人念念多年,久別重逢的感覺。但我知道,為了這一刻相聚,在那些無妄的歲月中,在秋水又輪迴的光陰中,那些真摯的渴盼,那些情深的期待,每個人都已經在心中演繹過千百遍。

大姨很熱情的的把我們迎進家門。一進門就香飄入鼻,放眼望去,一桌子的美食在那裡靜候品嘗,另外一張桌子則是不下十餘種的水果乾果。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準備很長時間的。

聽說大姨年輕的時候也是個美人胚子,這時也已經青絲變白雪了。歲月在臉上刻下滄桑的痕迹,可仍掩飾不了年輕時嬌好的容顏。尤其是笑起來,就像盛開的山茶一般燦爛,給人一種想要親近的感覺。

大姨夫也年近花甲,卻依舊身姿挺拔,精神矍鑠,身上散發著一股溫文爾雅的書卷氣,說話也總是笑眯眯。很早就聽說姨夫知識淵博,待人熱情周到,這回真是切切實實體會到了。

深夜的叨擾已是不安,這樣的招待更是受寵若驚,所謂賓至如歸也大抵如此。很快,心裡的不安和身體的疲憊也一掃而光。簡單的洗漱後,大姨逐一端上了飯菜,做的具有雲南特色的食物,初嘗,有種生澀的不適。後來,竟也覺得別有一番滋味。

滷肉,滷雞,炸粉皮,油炸涼粉,燉烏雞,骨頭湯,還有米線。由於早已餓過了頭,加之長時間的勞累,我們只是短暫的寒暄了片刻。洗漱完畢,已是深夜,睡在乾淨的床單,整潔的被褥上面,心裡滿滿的暖意。

(深夜的晚餐)

第二天,當清晨的第一縷清風送來,夾雜著一陣花香,我睜開了眼睛。過度疲勞,竟一夜無夢,睡得格外的沉穩。兒子依偎在我身旁,我環顧著這間陌生的屋子,房間簡潔乾淨。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間,一張床,一個衣櫃,一排書架。拉開窗帘,太陽的光線已經灑滿四周。藍天白雲,清風朗日,讓人神清氣爽。

洗漱後,姨夫執意要帶我們去吃當地的特色小吃。滿滿的一海碗米線,餌絲,餌塊讓我們這群早晨吃慣了清淡米粥的人來說,還真有點不適應。大姨笑呵呵的說「米粥,米粥,在家還沒吃夠啊!」

吃完飯,我們去附近峨碌公園看櫻花。姨夫說,我們正趕上好時間,公園的山茶花這幾日開得正好。這裡真不愧為花的王國,我們一路走來,看見每家每戶邊上都種著花花草草,宛若一個個小型的後花園。

姨夫邊走邊介紹,這裡花草種類繁多,山林面積廣,峰緩谷幽,是休閑散步的的好去處。我們一進門就看見林木蒼翠,亭廊水榭,大清早就有人在那裡載歌載舞,十分熱鬧。

十里櫻花盛開在道路兩旁,白的嬌柔盛雪,粉的粉嫩如霞。一簇簇,一列列綻放在枝頭。山茶園裡的山茶更是如火如荼的盛開著。碩大錦簇,紅艷似火。

櫻花,山茶,杜鵑,紫花地丁,紫藤花,看得我們也是眼花繚亂。當然,也少不了小朋友最喜愛的小動物——猴子,小鹿,孔雀。兒子也是喜歡的不亦樂乎。

臨近中午,紫外線變得強烈起來,我們便徒步往回走。回到家,大姨又做好了一大桌子飯菜在等著我們。走進廚房,窄小的廚房窗明几淨,瓶瓶罐罐幾十餘種,各色各樣的碟碗羅列的整整齊齊。看著大姨忙碌的身影,卻總插不上手。

我望著桌子上一些再家常不過的飯菜,同樣的油鹽醬醋,同樣的食材,不同的做法帶來的總是不一樣的感覺。在老家,香椿炒雞蛋十分美味可口。可是這邊,是把香椿焯水後涼調沾醬,嚼著有點澀澀的苦,細細品嘗,酸辣爽口,鮮香宜人。

更多的是沒有聽說過的名字。

(棠梨花炒蠶豆)

棠梨花炒蠶豆。棠梨花,一聽名字就覺得富有詩意。它外形不香不艷,有蠶豆般大小。這種產自於雲南的野生灌木,口感軟綿,甘香爽口。聽說這種山茅野菜,春季開花,花開時滿山皆是,花謝結果,未熟時苦澀,成熟後變成紫銅色,味酸甜。它不僅可以食用,也可以用藥。

(金雀花炒蛋)

金雀花炒蛋。雞蛋的益處不言而喻。雲南以花卉著稱,金雀花也是雲南特有的花卉之一。雲南大多以花入食,取材天然,做法簡單,風味自然。當花的香甜融入雞蛋中,花香襲人,細脂鮮嫩,相得益彰,美不勝收。

(藜蒿炒肉)

藜蒿炒肉。我在網上查了一下,藜蒿本是一種水草,藜蒿嫩莖呈深青色,像豆芽一樣粗細,有一種特殊濃烈的異香,比芹菜的味道要好。藜蒿青綠,脆嫩爽口,且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道。

一桌子菜,葷素搭配,野味十足,彷彿立足於鄉間田野間感受春天。一桌家常,體會平凡生活的美好。有的時候,簡單的食材,簡單的烹調,比得過那些工序複雜,製作瑣碎的大餐。有的時候,不用一味的追求繁複和高級,簡單和原始的風味往往更出乎意料地可口。

任何食物,只要品出它的原味,就是最佳口感。人生又何嘗不是,我們不斷的追求,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姨媽停止了忙碌,跟我們邊吃邊絮叨著家常。說起一年前做手術的情景,說那時化驗結果剛出來,她隱隱覺得姨夫臉上的神情不對。就尾隨著姨夫出門,剛出門就看見小女兒蹲在地上哭,姨夫抱著大女兒哭,她便什麼都明白了。

她什麼事情都要操心,卻對自己身體的隱患不在意。她什麼事情都記得清楚,卻忘記了自己是個需要人照顧的病人。

做切除手術的時候,她不願意身體捆綁著袋子盛著排泄物活動,所以央求醫生保留住了身體的一些部位。她感念丈夫的體貼,女兒們的孝心,話語間有些哽咽。她辛苦操勞了一輩子,這些年才開始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卻不想還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累及到家人,說著說著便忍不住落下淚來,我們連忙勸慰著。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生老病死更是平常之事,誰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呢。就像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是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世事難料,生命如此脆弱。我們在抱怨自己多麼不幸的時候,要想想這個世上還有更多不幸的人,我們無法阻擋病痛的折磨,但為了不讓有限的生命虛度,活著一天便要快樂一天。

即便我們這樣勸慰著,我們依舊知道,這世上不可能有感同身受這回事。我們永遠無法體會她心中的那份凄楚和辛酸。

很快,大姨主動轉移了話題,告訴我們附近的太陽曆公園很好玩。一提起玩,她的眼睛就散發出熠熠的光輝。出門前,大姨拉著婆婆走進衛生間,說:小妹,出去玩,也不打扮打扮。婆婆笑著說,一把年紀了,還打扮什麼。姨媽不由分說,把婆婆按在凳子上給她梳頭編辮子。又把自己的口紅,眉筆拿出來仔仔細細把她的小妹打扮一番。

過了一會,我聽見她們在卧室倒騰著,姨媽又把自己漂亮的紗巾頭飾一一搬了出來。笑呵呵的說,看著紗巾顏色多鮮艷呀,配你那裙子多好。說著把紗巾系在婆婆身上,仔細打量著,又像是想到什麼似得,翻箱倒櫃的又把一套顏色鮮亮的衣服翻了出來,硬要姥姥換上了。我們都笑得前仰後合。

看著牆上掛著那麼多她曾經去過地方的照片,聽著她那爽朗的笑聲,我一陣心酸。是啊,她那麼愛玩,愛笑,愛打扮,愛美。現在,身體的不適剝奪了一切,可她依舊這樣堅強的勞碌著,依舊讓幸福細水長流著,依舊多姿多彩的活著。

(一對姐妹花)

尤其大姨跟婆婆那樣親密的樣子,心裡也隱隱一動。原來,我一直以為所謂姐妹間的情感也不過是你來我往,出嫁之後便各奔東西。竟不知,血脈相連心連心,咫尺天涯親更親。我以為世上的情感不過是像我家那樣清淡如水,默默無語。竟不知,也可以表達的如此熱烈活潑。

很快我又見到了姨媽家的兩個表姐,一個溫婉大方,一個活潑直爽。兩人既有南方女子的清秀內斂,也有北方女子的豪放大氣。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頗有大家風範。

雖然我知道每一個人不可能都是按著自己理想的樣子生活的。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想按著希臘雕塑一樣雕刻自己,把自己綻放光芒的部分展示出來,活成別人所羨慕的樣子。可是,內在淡定從容的氣質是永遠不會變的。它在你的一眼一眉,舉手投足之中展示出來,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在去各個景點之前,姨夫又貼心給我們安排好路線,規劃好時間,更把水果點心準備好。他指著桌子上的一袋酸果說,不知道你們愛吃這個不,沒敢買多。我怕他又偷偷的去打點,趕緊擺手說不好吃。可是,一眨眼的功夫不見他的身影,過了半天卻見著他掂著兩袋子酸角糕回來了。

臨走時,大姨又給我送了件衣服和一件飾品,給家人帶上當地的特色火腿,醬菜,花餅,菌菇。我們總說這些東西當地都有,可她總說,上次小弟來了說這個下飯好吃,我就老惦記著。看著這些日常並不缺稀的東西,想著這些時日的叨擾和體貼入微的照拂,我心頭又一陣心酸,有點哽咽,把她緊緊抱住,在她臉頰輕輕一吻。我是個不善於表達情感的人,可是在這裡,我總是不由自主的做出超出我意料的舉動。這些細小的愛和舉動,讓我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在路上,小妗還跟我說,我們都是容易被溫暖打動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漏洞,我們甘之如飴的接受著這一點點愛和溫暖,填補了內心的失落和貧乏,在心中湧起澎湃的波瀾,化成細長悠遠的情誼。

再豐富的旅程也有結束的那一天,我們又要回到煙霧瀰漫,忙忙碌碌的生活中。離別,為這段路途點綴了一絲傷感的氣息。可是,內心像是注入了一股豐盈新鮮的血液,在不停沸騰著。旅途,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沿途不斷變換的風景,更是讓我們與生活和諧相處,學會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學會審視和反省自己,學會接納一些新的人和事。

唯有愛與食物不可辜負。走遍萬水千山,嘗遍山珍海味,美味,往往醞釀在人與人之間,最好吃的,永遠是藏在舌尖上永恆不美的感情。有一天,當我們咀嚼著這些食物,它會喚起我們對雲南的味蕾記憶,喚起我們對親人的情感留戀。

食物的記憶能讓顛沛流離的人落地生根,行屍走肉有了魂,有了這些歡樂的瞬間和叩擊靈魂的感動。美好的東西永遠會停留在昨天,我們只需要等待著時光慢慢變老,把這些記憶化成永久的回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行走的魚 的精彩文章:

最是日常動人處,此心安處是吾鄉

TAG:獨立行走的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