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歷史上三大驚人的巧合,難道真是冥冥中註定的嗎?

古代歷史上三大驚人的巧合,難道真是冥冥中註定的嗎?

三、得國小兒,失國小兒——宋朝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逼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宋,史稱「陳橋兵變」。當時,周恭帝柴宗訓只有七歲,小符太后二十歲,孤兒寡母無力支撐,只得禪位於趙匡胤。趙匡胤登基後,降封柴宗訓為鄭王。並頒布聖旨優待柴氏他們母子。

三百多年後,蒙古大軍兵臨城下,宋使請和,元將伯顏說:「你們得國來自於小兒,也會失國於小兒,道理世如此,何必說那麼多!」七歲的宋恭帝與祖母謝太后、母親全太后奉表降元。(南宋除了趙構以外,其他皇帝都是趙匡胤的後代)忽必烈封宋恭帝為「瀛國公」,也算是善待他了。同是孤兒寡母,同樣都是「七歲」皇帝,連謚「恭帝」都一樣,難道世歷史的巧合。

二、篡漢建魏,代魏建晉——魏晉

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死後他兒子曹丕剛繼呈魏王王位不久,就逼迫漢獻帝讓位,曹丕建立魏朝。封漢獻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

後來朝政大權落到司馬氏手上,司馬昭死後,他的兒子司馬炎繼位為晉王不久。司馬炎照搬曹丕做法,逼迫曹奐禪位,建立晉國。曹奐被封為陳留王,得以善終。曹操父子世怎樣篡奪漢朝江山的,被司馬氏父子直接照搬,用在曹氏子孫身上,連改都不改。

一、興於白蟒,亡於王莽——西漢

當初泗水亭長劉邦,在芒碭山斬白蛇起義,按照楚懷王的約定,率兵西入關中,兵伐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大家都建議殺了他以謝天下,劉邦卻優待子嬰。

兩百年後出了一個「安漢公」王莽。王莽立廣陵侯子嬰為皇太子,史稱「孺子嬰」。王莽篡漢自立,改國號為「新」,封孺子嬰為定安公,並定安國中立漢祖宗之廟,世代祭祀。劉邦興起於白蟒,而亡於王莽;劉邦優待秦子嬰,王莽也優待了劉子嬰。難道這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菲菲說情感 的精彩文章:

TAG:菲菲說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