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曹操終生不敢稱帝?而曹丕繼任登基就馬上稱帝?無非兩個原因

為何曹操終生不敢稱帝?而曹丕繼任登基就馬上稱帝?無非兩個原因

關於曹操為何不稱帝,是一個歷史板塊多年來無數次重複的話題,其原因無非兩個:1.內外環境不允許。 2.曹操個人不想稱帝。

曹操的一生,實在是不容易。曹操從漢末大亂以來,直到他自己去世,幾乎一直在南征北討中度過。在北方,有平呂布,滅袁術,破袁紹,征烏丸,定西涼。在南方,有張綉劉表張魯這樣的小諸侯,更有孫權劉備這樣的大諸侯,曹操至死沒能跟孫劉打出一個結果。連綿的戰亂,讓曹操對於稱帝這一激化矛盾的行為不敢輕舉妄動。

在內部,民間的叛亂且不說,朝廷里,以荀彧為代表的漢臣是堅決反對曹操稱帝的,這些人的力量絕不可小視。而關於曹操這個人,他的內心是很複雜的。從他一聲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曹操本人一直有一個忠臣的夢想,這可能是他終生不稱帝的最主要原因。

而到了曹丕繼位,情況又不同了。

曹丕繼位時,天下略以大定。中國北方的叛亂基本已經消除。在朝廷里,荀彧等漢臣一派已死,新生力量中,基本沒有傾向於漢朝的實力派,曹魏政權的內部環境已經肅清。

而外部環境下,三國鼎立的局面業已形成。尤其是孫劉兩家的矛盾激化更是給了曹丕可乘之機,讓曹丕可以從容的搞政變。

但這些原因都不是主要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操是草創之主,一輩子南征北討功業顯赫,四海賓服。只要曹操活著,沒有人能夠真正威脅到他,稱不稱帝只是換個名頭而已,實際意義有限。

而曹丕不同,曹丕的地位是繼承來的,繼位以前,曹丕既無文治也無武功,他需要加強自己的統治合法性,需要團結政權內部,需要封賞部下來給自己贏得忠心,而這其中最有用的辦法就是——稱帝。

所以曹丕稱帝了,曹魏政權正式名正言順的誕生,曹丕也就成了開國之主。更重要的是,曹丕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篡漢」,而是名正言順的接受獻帝禪讓「代漢」,無論從現實還是歷史角度上講,曹丕這項操作,都是很成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清朝對中國到底是功大還是過大?史學家也說不清楚
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傅善祥最後為何慘死?歷史專家:向來了解一下經過

TAG:歷史智囊 |